APP下载

数感的基本内涵及培养策略

2018-08-17郑秀张濡川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数感培养策略

郑秀 张濡川

【摘要】数感及数感教学问题一直是数学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小学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黄金时期,因为此时的学生积极活跃,有很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应该抓住教育的“黄金期”.本文阐述了数感的内涵,对于数感的培养提出建议,希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数感;培养;策略

一、数感的内涵

所谓数感,是一個人对数(量)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从而为复杂问题的解决提供形成解题建议.其次,凭借对数的感觉,在一定的数学情境中对数有所感悟,促进学生更好地认知数学对象,进而形成解题技能.最后,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运用数(量)进行运算的基本能力.因此,数感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体现,是有效进行数学运算及数学活动的基础.

二、数感培养的策略

1.在数的认识中形成数感.数的认识在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在小学阶段学习了整数、分数和正负数等.例如,把13,25,0,43,2按从大到小排列,学生通过计算才能排列.在比较的过程中使学生对于数字有更好的认识.我们都知道,学生能够按顺序数数,但是相隔2个数或者相隔3个数数到40以上,有的同学速度会变慢.教师可以随便说一个起始数,让学生相隔6个数依次数数.教师利用这种类型的游戏,加强学生对数的敏感程度,从而形成数感能力.

2.在运算教学中培养数感.数学离不开运算,教师可以通过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当然运算分为很多种.例如,笔算、心算、口算,估算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习题,让学生计算.例如,25+672+175=□;0.02×7.6×5=□;4×5+32=□.长期保持,可以提高学生的做题速度,提高做题的准确性,也可以提高学生做题的自信心.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估算,如“教室中来了新的客人,估一估一共有多少人?老师拿了一盒粉笔,装满的盒子一共有多少根粉笔?”学生回答后,再一起数一数,让学生有大致的了解,下一次可能估计的就会更接近准确值.

3.在实际操作中强化数感.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如果只让学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而不去联系生活实际,或者说不能触摸或亲眼所见,对小学生来说,很难真正地理解.比如,1平方米,1千克,学习这些概念能够应付期末考试,但是知识永远停留在书本上的概念.久而久之,概念不再有实际价值.教师应该把书本上的知识直观化,让枯燥的知识变得具有操作性.比如,在教厘米、分米和米等长度单位时,可以让学生在纸上,用尺子画出1厘米和1分米,然后教师拿出卷尺做教具,找一名学生来合作,在黑板上共同画出1米的长度.当然,这三个量完全可以用几何画板来呈现,但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参与进来,他们对所学内容的印象更加深刻.讲解面积单位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在本子上画出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然后用剪刀剪下来,让他们自己摸一摸,感受一下所剪图形的大小,然后可以评估一下教师给出的面积,活用知识,培养学生的数感.

4.在生活体验中建立数感.众所周知,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字无处不在.比如,家里的门牌号、手机号、矿泉水瓶上的单价、教室时钟表盘上的数字等.去商店买东西是每个小学生都有过的经历,这就隐藏着一类数学问题——买卖问题.还有和同学约定好几点见面,在去见面地点之前,学生都有算过出发时间,这里面就隐藏着行程问题.也许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你并不知道什么公式,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你已经考虑过、应用过.在教师讲解行程问题的时候,不要只说几小时、几千米.不如列举一些例子,直观化、形象化的内容更容易让小学生接受,让学生深有体会,知道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的数感有所提高.

5.在实践中感悟数感.教师应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机会.例如,全班53名同学中有49名报名参观动物园,单人票25元,团体票200元10人,要怎么买票才划算?经过计算可以知道,第一种是只购买单人票:49×25=1225元;第二种是购买9张单人票和4张团体票:4×200+9×25=1025元;第三种是购买5张团体票:5×200=1000元,所以第三种方案最划算.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多种活动,如果条件不允许,就要多做一些这类型的习题,让学生自己研究活动方案中哪种更经济,以达到训练学生数感的目的,让学生在玩中学,不仅乐在其中,也巩固了书本知识.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三、结论

数感不是在短期内就可以飞速提高的,它需要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教师应该认识到数感的重要性,从小学生抓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培养策略.数感是抽象的数学与复杂的现实联系的纽带,是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我们要重视数感的培养,进而强化和建立数感,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深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罗远连.小学生数感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5(3):80-81.

[2]马云鹏,史炳星.认识数感与发展数感[J].数学教育学报,2002(2):46-49.

[3]刘影,程晓亮.数学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2-48.

猜你喜欢

数感培养策略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新理念下学生数感培养策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