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语言饥饿源于教养不当
2018-08-17
宝宝3岁多,却只会发一些简单的音节,一句完整的话都不会说。去医院检查,孩子的听力、声带和神经系统一切正常,只是词汇量严重匮乏。宝宝语言发展的这种状态就是语言饥饿,即宝宝的语言发展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受到阻碍。
儿童语言饥饿主要源于教养不当。不少家长对宝宝百般宠爱,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宝宝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宝宝想要什么用不着说话,只要手一指,家人就会给他拿过来。日常生活中,宝宝没有学习与使用语言的必要,通过行为就可以达到目的,因此词汇量极其匮乏。还有不少家长觉得宝宝太小,听不懂,也不会说。他们更为重视孩子物质生活的保障,重视孩子的喂养,忽视与孩子的语言交流与社会互动。这也是造成宝宝语言饥饿的重要原因。
正确应对宝宝“语言饥饿”——
1.不急于满足宝宝要求
宝宝有什么要求,父母不必急于满足,可以适度地让宝宝将要求用语言表达出来,给宝宝创造练习语言表达的机会。譬如,宝宝想喝牛奶,用手指指奶瓶,父母不妨递给他一个空奶瓶。宝宝捧着空奶瓶喝不出牛奶,这时候父母要耐心等着宝宝说出“奶”或者“牛奶”。
2.鼓勵宝宝用语言表达
对于宝宝的语言表达,父母要及时予以鼓励,加以赞许。有的宝宝不说话,只是用手指着某一个事物摇头或者点头,用动作来表达自己想要或者不想要。遇到这种情况,父母要鼓励宝宝说“要”或者“不要”,只要宝宝开口,就要给予鼓励或者加以赞许。父母的鼓励和引导对于孩子的语言发展非常重要。
3.创造适宜的语言环境
适宜的语言环境有利于宝宝的语言发展。在宝宝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家庭成员应尽力说标准的普通话,这样才不会令宝宝产生困惑。与此同时,父母不妨经常与宝宝聊天,睡前给宝宝讲故事、听音乐等。此外,与宝宝聊天尽量不说儿语,如把猫说成“喵喵”,而应说“小花猫”等规范词语。
语言能力是通过语言交流与语言使用习得的。因此,父母不管多忙,都应该多与孩子进行面对面的语言交流,这样既可以促进孩子语言发展,也有助于孩子心理健康。
编辑 乔可可 1525188915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