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凉山州肉羊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8-08-17俄木曲者熊朝瑞张林范景胜骆佳锐王同军

四川畜牧兽医 2018年8期
关键词:种羊凉山州凉山

俄木曲者 ,熊朝瑞 ,张林 ,范景胜 ,骆佳锐 ,王同军

(1.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动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66;2.四川省凉山州农牧局,四川 西昌 615000)

随着凉山彝区产业扶贫的深入,产业发展转型效果显著,草食畜发展尤其是肉羊特色产业发展成为凉山州重点扶持产业,对凉山州增加农牧民收入、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高寒地区、二半山区少数民族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但受到历史文化、地理环境、交通等基础条件的限制,凉山州肉羊产业仍存在产出率和良种率低、适度规模化程度低、标准化程度低、饲料资源开发不足和天然草地利用率低等问题。

1 凉山州肉羊产业现状

1.1 羊品种资源 凉山州幅员辽阔,气候温和,草山草坡资源丰富,地形地貌复杂,适宜发展养羊产业,在不同生态地区形成了丰富的羊遗传资源,为发展肉用羊产业提供了种源保障。凉山州有地方品种资源(类群)2个:建昌黑山羊和美姑山羊;育成品种1个:凉山半细毛羊;特色优势群体2个:布拖黑绵羊、藏系绵羊山谷型。此外,还先后引入了南江黄羊、川中黑山羊(金堂墨黑山羊)、波尔山羊、安哥拉山羊等,在不同区域呈零散分布。

1.2 产业发展

1.2.1 产业概况 2016年凉山州羊出栏量为314.51万只,占全省17.66%,同比增长5.10%,全省排名第一;年末存栏肉羊556.94万只,占全省31.62%,同比减少1.12%,全省排名第一;羊肉产量54012吨,占全省19.65%,同比增长5.33%,全省排名第一;绵羊毛产量5 495吨,占全省85.57%,同比增长0.99%,其中半细羊毛3056吨。

1.2.2 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近年来,凉山州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肉羊保种选育工作,确定了保种选育区域,制定了保种选育措施,加大优良品种推广力度,出台了支持保种场和保种农户的政策,建立保种选育档案,落实专门科技人员开展羊的保种和选育提高工作。先后承担了国家和省部级科技项目,启动了凉山半细毛羊选育提纯及新品系选育工作,美姑山羊、建昌黑山羊选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在布拖县、会东县、美姑县、昭觉县等地建立起了原种场(保种场)、扩繁场和育肥场(或养殖小区)的三级网络。凉山半细毛羊在长期选育过程中,形成了以国(联)营原种场主体核心群为龙头、乡(镇)场(群、点)选育群为枢纽、各县畜牧改良站和大面积种羊饲养户扩繁群为基础的凉山半细毛羊育种体系。凉山半细毛羊原种场占地面积2880余亩(1亩≈667m2,下同),近年来,原种场对所属放牧草地和人工饲草基地进行了翻耕改良,实施人工牧草机械化种植、收割和加工储藏,保障了饲草饲料四季均衡供应,制种供种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在保障保种美姑山羊选育场的同时,大力扶持发展纯繁户,控制种羊价格和出栏数量,种群质量和数量得到了较大提升。布拖黑绵羊作为优质特色遗传资源群体,在没有核心基地的情况下,有关畜牧部门通过优质种公羊补贴、规模户扶持和火把节斗羊赛等形式,鼓励养殖户选留优质种公羊,避免了优质种公羊的流失,保障了群体定向选育。

1.2.3 肉羊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情况 凉山州绵羊中,半细毛羊属肉毛兼用型,山谷型藏绵羊以肉用为主,引进的其他绵羊品种多为肉毛兼用型为主。山区散养户的饲养方式以放牧为主,河谷和城郊地的饲养方式以放牧+补饲为主。美姑山羊和建昌黑山羊保种场等规模场及养殖大户以放牧加补饲为主,其他散养户多以放牧养殖为主。在饲养规模上,近年来山区农户大量向河谷和城乡结合部转移,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传统散养户不断减少,繁殖母羊数量在20只以上的养殖大户占绝大部分,大规模集约化、工厂化的养殖场尚较少。

1.2.4 区域布局 凉山州羊产业的发展正在向优势区域集中。经过十多年的退牧还草和退耕还林,高原草场恢复较好,养羊区域形成了以高原牧区和城郊半农半牧区为主的养殖模式。养殖户以放牧饲养的方式大力发展养羊生产,存栏繁殖母羊50只以上的养殖户占多数,城郊地区养殖户以短期育肥为主,与场区活畜羊交易市场和羊肉馆等消费市场相连接,充分利用秸秆、人工牧草及农副产品的饲料资源,将收购的架子羊经过2~3个月的短期育肥后出栏,常年存栏肉羊在30只以上,配套技术相对较成熟,对凉山州羊产业发展和结构转型起到了重要作用。

1.2.5 经营模式

1.2.5.1 原种场(保种场、纯繁场)+合作社+纯繁户的种羊繁育出栏模式。原种场(保种场、纯繁场)以种羊出栏资质,与合作社和纯繁户联袂,合作社主要负责组织管理种羊培育,纯繁户繁育种羊,原种场(保种场、纯繁场)订单收购,经2个月左右培育选择后出栏,此种繁育经营模式主要针对凉山半细毛羊、建昌黑山羊和美姑山羊等种羊繁育体系。

1.2.5.2 以肉羊出栏为目的短期育肥模式。此种模式主要存在于城郊河谷地区,羊经纪人通过各乡镇集市等收购架子羊,经2~3个月的短期育肥后,定向出售给羊肉馆和活羊交易市场等。此模式集架子羊收购、短期快速育肥和活羊屠宰于一体,技术含量高,养殖效益好,平均每只纯收益在200元左右。

1.2.5.3 高山、高原牧区的自繁自养自销模式。高山高原牧区充分利用天然草原资源,以放牧为主要饲养方式,零散向农村消费市场出售。此模式饲养规模大,绿色、生态、无污染,有一定的消费市场,但缺少科学养殖生产计划,养殖效益相对较差。

1.2.6 产品类型 凉山州养羊生产中,主要产品为羊肉与羊毛。羊肉市场相对较稳定,但仍主要依赖于本地的传统消费习惯,以活羊交易为主,羊肉深加工工艺非常欠缺,外部市场仍未打开。羊毛主要用于察尔瓦、毛衣及羊毛被的制作。上世纪90年代,昭觉县毛纺业较兴旺,但近年来,随着纺织工业的发展,羊毛深加工业持续低迷,羊毛价格也较低。同样,随着人造皮工业的发展,羊皮价格也持续回落,从上世纪末的30元左右降到目前的几块钱,且收购商寥寥无几,养羊生产收益受到严重影响。

2 存在的问题

2.1 优势品种资源利用不足,选育与改良缺乏统一规划部署 凉山半细毛羊是在本地条件下历经几十年持续选育而成的新品种,但近年来凉山半细毛羊发展后劲不足,主要表现在纯种群体数量出现下滑趋势,老百姓养殖积极性不高,品种品牌未得到充分挖掘。建昌黑山羊、美姑山羊等地方特色优势品种的选育复壮进展缓慢,良种繁育体系不完善,优质种羊供应能力不足,选育研究技术力量薄弱。引入凉山州的外地优良羊品种较多,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部署,杂交利用效果参差不剂,加上私自引种较频繁,势必影响和阻碍区域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2.2 饲养管理科技含量不高,生产水平低 凉山地区养羊管理粗放,一般采用夏秋两季完全放牧,冬春两季少量补饲甚至完全不补饲的传统落后养殖方式,多数养殖户未完全走出“秋肥、冬瘦、春死亡”的怪圈。饲养管理、选种选配、繁殖生产、环境控制、疫病防制等技术水平低。养殖户普遍存在经营意识淡薄、饲草料搭配不合理、圈舍的修建和管理不科学、对羊病轻预防重治疗、生产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

2.3 产业化水平不高,缺乏特色肉羊或羊肉品牌

目前,凉山州适度规模养殖场及养殖专业户数量不少,但缺乏行业协调性和统一性,内部恶性竞争严重,种羊、商品肉羊养殖未区分,阻碍了羊产业化发展。尽管区域优势品种资源丰富,但各地缺乏区域优势特色品牌的发展规划,优势品牌塑造滞后,严重影响了商品附加值和养殖效益。

2.4 养殖出栏率低,缺乏适宜的产业经营模式从全省范围来看,尽管凉山州羊存栏量和年出栏量均位居前列,但出栏率较低。山区广大养殖农户为养而养,缺乏年度出栏计划,羊群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养殖出栏率及养殖效益。虽然各县均有牲畜交易市场,但肉羊消费群体仍以农村零散市场为主,未形成特色终端产品消费区域及营销体系,缺乏适宜的产业经营模式。

2.5 示范基地建设缓慢,未形成“点、线、面”结合的产业带动模式 虽然凉山州有多地建立了原种场、扩繁场和养殖区的三级网络,但由于各级生产者未形成利益联营机制,缺乏协调性和统一性,养殖户多数以自繁、自养、自销的模式为主,原种场、扩繁场等适度规模养殖场产业带动效应较弱,影响了区域优势产业区的发展。

3 发展对策

3.1 进一步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肉羊产业是凉山州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各级部门增加投入,加强基础建设。积极探索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新机制,对养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专题研究,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羊养殖生产水平,积极推广优良品种(资源),推广快速育肥、程序化免疫等养羊新技术,提高群众养羊生产水平。探索创新新形势下羊产业化发展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的路径,通过招商引资等,多途径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及规模养殖场的发展,为凉山乡村振兴和产业扶贫做出应有贡献,促进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

3.2 加强优势品种资源的选育提纯及推广应用按照“优势区域,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先发展”的产业发展原则,围绕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和企业产业带动作用,逐步形成原种场、扩繁场、育肥场(养殖小区)的三级良种繁育体系,建立肉羊产业化基地。加大对地方优良品种保种选育的规划和支持力度,建立地方优良肉羊品种资源档案,开展生产性能及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工作,加快优势品种(资源)的选育复壮,规范肉羊品种引进与改良。以凉山半细毛羊新品种培育经验为基础,利用信息、生物技术,结合常规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特色品种资源群体质量及养殖效益。

3.3 强化种草养羊意识,提高养殖出栏率 通过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及技术示范等不同途径,转变传统的靠天养殖模式,强化农牧民种草养羊意识,大力推广粮草轮作模式。适度规模养殖场根据生产能力配套建设人工牧草基地,采取轮牧、补播等方式合理利用天然草场,建立种养结合的肉羊饲草生产技术体系,形成三级肉羊优质饲草料供应系统,保障饲料营养水平,提高育肥效果,缩短羊的出栏年龄,从而提高养殖出栏率。

3.4 加快示范基地建设,优化产业运营机制 进一步优化产业经营运行机制,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广“统一良种供给、统一饲料供应、统一饲养标准、统一技术规范、统一技术培训、统一产品回收、统一产品销售”的全产业链管理模式,推进适度规模化、标准化饲养,建立稳定的优质种羊核心选育区及商品肉羊养殖示范基地。在优势产区建立羊业合作社或标准化养殖小区,作为联系农户与龙头企业、饲料加工企业、肉羊交易市场的载体,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同时,要加强“育、繁、推、销”一体化的龙头企业培育建设,合理调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做到固本培源,使各个龙头企业都与相应生产基地(养殖户)在共有产业链条上,建立互惠互利、长期稳固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同时,不同企业之间建立互信互补的良性产业发展机制,建立产业联盟,避免恶性竞争带来的产业弊端。

3.5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育研究型和生产型人才队伍 党委政府应进一步加强与凉山州畜科所、四川省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紧密合作,以就地培养和外地引进相结合,加强培育研究型和生产型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出台人才引进优惠政策,确保年轻科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建立完善的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技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畜牧兽医部门的管理作用,采取定点帮扶、技术培训等方式,加强对良种、饲养、疫病防控和经营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

3.6 建立规范化的疫病防控体系 完善疫病防控体系,推行“统一规划、统一防疫、统一服务、统一治理”的疫病防控模式,划定不同功能区域,加强活羊进出检疫,严进宽出,逐步消灭流行性传染病病原,建立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产业区域,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种羊凉山州凉山
凉山“6·26”致洪暴雨天气的成因分析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种羊示范场
“放牧+补饲”春季种羊饲养有诀窍
“你这块凉山的石头”——倮伍拉且访谈
凉山州创新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提高种羊疫病防控措施的举措
稳岗拓岗凉山就业扶贫拔“穷根”
凉山有了致富金“药”匙
种羊的兽医防疫方法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