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定要在阳光灿烂的时候修屋顶

2018-08-17栏目主持陈祥森

中国储运 2018年8期
关键词:贸易战企业家特朗普

栏目主持/陈祥森

电商物流引领着物流业,中美贸易战牵挂着众人心,因此也成为我们物流业内关注的事情。为此本刊编辑部邀请把酒临风、夜雨观澜、金玉其中三位专家做客“深度”栏目,就此问题纵横捭阖,发表看法。

■ 前行中的物流业

专栏小编:三位专家好,欢迎做客“深度”栏目。现在大家都关注什么?我看业内人们一只眼看着物流业有什么新动向、新发展,另一只眼盯着中美贸易战,研判形势,心里想着企业今后的路。好,我们先来看看物流业内有什么新动向吧。最近刘强东发给京东内部信表示,京东未来10年的国际化方向,确定为以物流为头阵的全球化供应链服务;马云在浙商总会2018年半年度工作会议上直言,未来三十年将会迎来一次重新洗牌,企业家们要有十足的紧迫感。马云、刘强东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代表性人物,对他俩所说的话三位专家有什么看法?

金玉其中:我看到有关报道,先谈谈京东吧。刘强东在内部信中表示:“两年前我们以物流为载体开始了在东南亚地区的布局,今年通过与谷歌的合作,我们也将继续开拓欧美和其他市场,将中国模式反向拓展到海外,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中国制造通全球、全球商品通中国。”京东物流国际供应链于三年前开始布局全球化业务,京东未来10年的国际化方向,确定为以物流为头阵的全球化供应链服务。京东物流CEO王振辉表示:将以全球智慧供应链基础网络(GSSC)为蓝图,以搭建830双通全球网络、十大供应链科技输出、五大全链条数字化赋能为方向,带着京东过去积累的丰富的基础设施建设经验,技术、科技成果,在全球落地开花,形成强大的全球化供应链服务网络,同时提升整个社会的供应链效率,节约供应链成本。

夜雨观澜:过去十几年,京东成功地打造了一个强有力的B2C物流体系,并成功地将物流成本降低了50%以上,流通效率提升了70%以上。那么未来呢?未来的消费需求将变得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更加精准、个性和碎片化,京东需要做的就是在正确的时间、合适的场景,把合适的商品,传递给合适的消费者。

把酒临风:这就是未来的零售格局,电商一端链接的是消费者,另一端是品牌商和制造商,电商要帮助实体企业拥抱未来的趋势,顺利完成转型,提升他们以用户为核心的产品定义和供应能力,与实体经济做朋友而不是做对手。所以京东提出,未来将成为一家服务型的企业,通过对未来零售基础设施的搭建,提供融合电商、物流、技术、金融、保险的供应链服务,提升整个零售环节的效率和体验,为社会和国家的经济增长,为亿万用户的美好生活贡献力量。在今后的十年,京东的供应链服务也将大力输出到全球市场,将中国模式反向拓展到海外,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中国制造通全球、全球商品通中国。

专栏小编:马云说,未来的三十年,还将迎来一次重新洗牌,企业家要有紧迫感,未来观、全球观、全局观和理想主义、现实主义、乐观主义是企业家再出发的关键点。你改变,你痛苦,只有痛才不会苦。对此三位专家有何看法?

夜雨观澜:与刘强东不同,马云谈的是“势”,谈企业应该怎样应势而为。正如马云所说,以前企业家做企业老是叫等政策,今后要懂政策。国家的国策如果三令五申在讲的时候,你要非常小心。去杠杆、去产能也好,供给侧改革也好,很多企业家都把它当作文件在看,因为以前说的跟做的不一样,现在说的跟做的是一样的。所以,一个政策出来,国家要想说什么话的时候,你要想明白,仔细听听它到底是真的、假的,是否真存在这个问题,你要提前两三年做好逃跑、转移、升级的准备,而不能等到来了以后再改,那只能是断臂,来了再不改,你还想等待机会?没机会了。

金玉其中:马云说,“好日子不多了”,而对于企业家来说,好的日子本就不多,不好的时间多是正常的,要把“等政策”变成“懂政策”。关于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马云的想法就是在阳光灿烂的时候修理屋顶,公司在形势最好的时候、业绩最好的时候、利润最好的时候、士气最好的时候必须改革,一定要在阳光灿烂的时候爬到屋顶上修屋顶,千万不要下雨、下暴雪的时候修屋顶,那样可能会摔死在屋顶上。形势不好的时候,要非常小心,该宰的宰、该萎缩的萎缩、该退缩的时候退缩,但是理想主义不能变。退缩不等于丢理想,要修复自己。

把酒临风:未来我们怎样去做企业?未来的利润就在于你的技术含量,未来的市场不在于多大,而在于有多深。你想想,日本的市场深度非常深,中国的市场广度很大,但中国的市场远远未开拓,中国有巨大的机会在这里。未来的制造业一定是服务业,而未来的服务业也一定是制造业。纯制造业、纯服务业的时代过去了,所以未来的30年世界会重新洗牌。

专栏小编:今后物流向供应链方向发展,面对物流新动向,你们认为我们的企业应该去做些什么?未来三十年将会迎来一次重新洗牌,那么我们现在要做些什么?

把酒临风:我认为无论是当下经济发展、企业转型,还是未来的重新洗牌,最根本的一点是要造就一大批现代企业家。企业能否成功关键看企业家,然而现在中国所缺的就是企业家。为什么说中国鲜有企业家?我们先来看看所谓的中国企业家群体的一些基本特征:以钱的数量来衡量自己的成功和企业的成功,赚钱变成了自己和企业的唯一目标。不过,如果企业没有除了钱的数量之外的目的,那么企业很少能够找到格局,因为光是钱很难撑起企业的格局。没有了格局,不管赚了多少钱,也只是小商人一个。中国尽管被视为是世界的制造工厂,但绝对没有形成高品质的“中国制造”,更不用说“中国智造”了,大多数企业进行的是组装再生产,经不起折腾,企业出生率高,死亡率也同样高。

夜雨观澜:人们眼里的大多数企业家就是“商人”,其实企业家是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物,是和西方国家近代企业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密切相关。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认为,企业家是以自己的创新力、洞察力和统帅力,发现和消除市场的不平衡性,给生产过程提出方向,使生产要素组织化的人。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企业家是不断在经济结构内部进行“革命突变”,对旧的生产方式进行“毁灭性创新”,实现经济要素创新组合的人。美国经济学家彼得·德鲁克也认为,企业家就是革新者,是勇于承担风险、有目的地寻找革新源泉、善于捕捉变化、并把变化作为可供开发利用机会的人。照此标准对比一下中国的企业家,我们就知道差距在哪里了,知道了差距当然也就有了前行的方向。

金玉其中:与和西方比较,中国的企业家的局限性是显然的,大多企业侧重于现有技术的应用,而非创造新的技术;其次、企业家侧重于内部管理方式的创新和外部商业模式的创新。但所有这些的目标都是为了赚钱,赚更快、更多的钱。所以马云说,一定要在阳光灿烂的时候修屋顶,及早加强企业的建设,加强企业家的自身的建设,不然的话,下一个被淘汰的就是你。

专栏小编:前些日看到一位媒体人演讲,“除了那些核心技术,我们还缺什么?”读后深有感触。我们不能做只看到歌舞升平的鸵鸟,要正视自己,看清不足。

把酒临风:我们缺什么?缺乏科学理论指导下的技术创新和突破,缺乏工匠精神,缺乏持之以恒的情怀。目前在某些关键技术领域,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呈现出扩大的趋势。因此,希望我们的企业家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百折不挠地进行科技创新。

求 是 梅逢春

专栏小编:接下来咱们再看看中美贸易战。中美贸易战不可避免地开打了,烈度如何现在不好说,对此三位专家怎样看?

把酒临风:中美贸易战已经是不可避免。当然,贸易战搞到中国头上也不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就是一次大的贸易战。上世纪80年代的美日贸易战,美日虽是盟友,但美国对日本也是往死里整,所以我们要意识到中美冲突的可能性。以前说中美互相依赖,说中美是“夫妻”,但夫妻打架离婚也是很常见的。一战以前欧洲国家之间的贸易依存度比现在中美之间还要高,但是欧洲国家之间还是发生战争了。贸易的互相依存能缓解国家之间的一些关系,但不能阻止冷战甚至是热战的发生。中美两个核大国之间不可能发生热战,但冷战有可能。贸易战首先要减少中美之间的贸易依存程度,如果两个国家贸易脱钩了,冷战的爆发就变得更有可能。

金玉其中:中国要削减对美贸易顺差1000亿美元其实不难,因为中国是多边自由贸易,对美出口减少可以转移到其他国家,而且中国国内市场巨大,出口的小幅下降不会对经济有太大影响,考虑到资源状况和环境状况,中国还应该对一般商品的出口进行限制。也许美国战术目标的实现可以倒逼中国做成原来想做而没有做好的事情,由此一来,美国发动贸易战的战役目标很难实现。可能在短期内对中国先进制造业有一些影响,但是,中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不是美国想遏制就能遏制的,美国过去一直严格限制高新技术及其产品向中国出口,中国仍然在如此严酷的限制环境下发展起多项世界领先的高新技术。现在的中国,人力资本积累、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已经到厚积薄发的时期,美国根本不可能遏制,只会迫使中国进一步提高研发和制造能力。只有打开中国金融大门,让中国在金融领域与美国同台竞争,这才是美国的战略目标。美国现在的谋算思路很清晰,靠与中国直接军事对抗实现不了目标,而通过金融搞垮中国,进而遏制中国,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一点。

夜雨观澜:对于中国美国是有担忧的,他们认为中国由国家主导创新会带来以下问题:首先是对市场公平的担忧。早在2016年,中国政府宣布了将投入1500亿美元,力争在2025年之前让中国的集成电路芯片产品在本土市场份额达到70%的计划,就进行了猛烈抨击,说由政府的干预行为将会扭曲市场、破坏产业内的创新环境,导致全球范围内的产能过剩,市场价格被人为压低。其次是对知识产权的担忧。美国欧盟商会报告中多次提到,中国主导行业发展的是政府而不是市场,这是中国政府承诺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之后的一次大退步。而近期中资企业在西方国家大举收购的浪潮,也是由政府在背后推动的行为结果,目的是获取关键的商业技术、实现大规模强迫性的技术转让。美国认为中方大肆收购外国公司以及技术是出于政府的利益,而非实际的商业目标。美国商会指出,预设限制将会是国外投资进入《中国制造2025》产业或更广阔的中国经济的一道屏障。欧美商会也提出,从长期看中国的市场准入空间将会收紧,并对欧洲企业造成直接的冲击。另外,中国国有银行将为目标行业的中国企业提供低息贷款,这会导致全球产能过剩,进而可能会压低价格,颠覆市场经济知识产权的高投入高回报的运作规则和整个工业革命以后形成的创新激励体制,这将拖累全球创新的有序发展。

专栏小编:今天,特朗普打的贸易战不仅仅是对中国,印度、巴西、欧盟、加拿大等国家也是特朗普贸易战的对象。特朗普是否要推倒现行的世界贸易规则,建立一套有利于美国的新规则?

金玉其中:特朗普对世贸组织的不满不是秘密,他说,世贸组织有不公平的方面,被其他成员利用,他竞选总统期间在电视媒体采访中公开称世贸组织是灾难,要对现有的秩序进行修正,使其更加符合美国的利益。美国优先原则,就是美国利益最大化,一切不符合美国利益的条条框框都必须进行修正。我们看到,特朗普退出TPP,北美贸易协定要重谈,近日还放话要退出WTO,种种现象说明特朗普要重构美国优先的贸易规则。

把酒临风:我认为,特朗普重构一套美国优先的贸易规则很有可能。现在美国新保护主义已形成主流意识,过半美国民众对特朗普的经济政策表示赞同,这个数据较第一季度上升了6个百分点,达到了51%,这是非常高的支持率。而且失业率达到了20年来最低水平,第二季度GDP增长率达到了4%,几乎是第一季度2.2%的两倍,这个数据对于美国来说是非常华丽的;经济增长增加了1%,54%的受访者认为美国经济表现良好或极好,创下10年新高。这就使特朗普有了打贸易战,要重构世界贸易新规则的底气了。

专栏小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满15年后,欧美等国并没有给中国市场经济国家地位,现在美国又直指“中国制造2025”,遏制中国的崛起。对此你们是怎样看的?

金玉其中:美国发动贸易战的目标是什么?小目标是希望中国削减更多的贸易顺差,大目标就是打击中国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要求中国放弃“中国制造2025计划”,更大的目标,就是逼迫中国按照其要求全面开放金融,即中国金融全面开放和自由化。

夜雨观澜:说美国人害怕“中国制造2025”带来的强大竞争力,其实一点不假。不但美国人害怕,其实欧洲人也害怕。因此,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满15年后,本来中国应当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但这些国家都一致坚决拒绝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他们说中国是政府干预市场太多,全球钢铁产能中国占了一半,水泥产能占了60%,再加上出口退税,如果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各个产业都将被中国制造占领。

专栏小编:最近看到山大教授一篇文章讲,中国不能被动开放金融。要冷静认识中国金融现状,决不能拿金融开放、尤其资本项目开放做交易以平息贸易战。中国如果按美国的要求被动开放金融,等于自毁长城、落入“特朗普陷阱”。

金玉其中:中国金融需要开放,但是,主动权应在中国,节奏、渠道、力度、先后顺序等应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以国家根本利益为原则。商品贸易战、同台竞争,中国现在打得起;金融战,如果按美国的要求被动开放,同台竞争,等于“自毁长城”。以中国现在的状况,根本打不起、打不赢,输的不是一单一单的生意,而是经济体系的命脉,因为中国在金融领域相对落后。因此,金融领域必须要先改善体制、在内部形成竞争和提高竞争力,不仅不能盲目开放,而且必须有适当时期、适当力度、适当方式的保护,这关系中国的国家财富和经济命脉。

专栏小编: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于6月30日以第19号令,发布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自2018年7月30日起施行,适用于所有自由贸易试验区。清单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共在22个领域推出开放措施,其中就有金融的开放。

夜雨观澜:涉及金融部分的有:取消对中资银行的外资单一持股不超过20%,合计持股不超过25%的持股比例限制;2018年将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由中方控股改为外资股比不超过51%。2021年取消外资股比限制;2018年将期货公司由中方控股改为外资股比不超过51%。2021年取消外资股比限制;2018年将寿险公司外资股比由50%放宽至51%。2021年取消外资股比限制。逐步取消金融行业对外资所有权比例限制,是中国金融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步骤,有助于倒逼中国推动金融业进一步国际化,做大做强。但是,这也对中国金融监管提出了更大挑战。

把酒临风:有人担忧因此带来银行业外资化等问题,其实对此不必过度担心。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商业银行的经营实力来自于质量与规模,发达国家先进商业银行有质量上的优势,但在我国并没有规模上的优势。在这一点上,我国银行业综合实力要更强些。当然,也不排除未来一些中小商业银行可能被外资控股,但这不会带来整个银行业的外资化,反倒有助于促进中资银行公司治理机制改善和经营管理水平提升,况且加入WTO时我们也是有这方面的承诺。这22个开放领域,只是一个开始,相信中国还将会有更大的开放。

专栏小编:据外媒报道,全球化自由贸易带来的益处很明显,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角度来看,瑞士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国,1990年至2016年,瑞士的人均GDP增长了1913欧元,紧随其后的是日本(1502欧元)。在这个包括42个国家的排行榜上,印度(22欧元)和中国(79欧元)排名分别是最后一名和倒数第二名。因此,我们要坚定地排除干扰,坚持开放,拥抱世界。请大家记住马云的话:一定要在阳光灿烂的时候修屋顶,为企业做好准备,为消除贸易战带来的影响做好准备。好,今天的谈话就到这里,感谢三位专家的参与,我们下期再见。

猜你喜欢

贸易战企业家特朗普
发扬抗日战争精神,赢得贸易战新胜利
特朗普为何执意买格陵兰
浅谈中美农产品贸易战
特朗普放话要会鲁哈尼
净能源危机:特朗普的贸易战与全球化的终结
“中美贸易战”养猪业可能发生的事
特朗普表示美国不支持G7 公报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特朗普访华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