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与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2018-08-17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1期
关键词:生儿胎儿孕妇

苗 娜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41)

高危妊娠孕妇指的是在妊娠期间因某类致病因素或病理因素而可能危害孕妇自身、胎儿或是新生儿的情况,严重时还可能造成难产[1]。高危妊娠孕妇与正常妊娠孕妇相比,难产率与病死率较高,还可能使得围生儿发病或死亡,所以临床必须给予高危妊娠孕妇高度重视[2]。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讨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与护理干预效果,特选择我院96例高危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予以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把我院从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高危妊娠孕妇9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本次所选孕妇均经高危妊娠临床诊断标准予以确诊且无精神系统疾病患者。把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各有48例孕妇。观察组48例孕妇,年龄18~42岁,平均年龄(27.7±5.7)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3±0.6)周;其中19例初产妇,29例经产妇。对照组48例孕妇,年龄20~42岁,平均年龄(28.2±5.5)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5±0.5)周;其中20例初产妇,28例经产妇。两组孕妇的一般资料对比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1.2.1 问卷调查:为孕妇发放自制护理需求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有心理问题、社会支持系统、经济压力、家庭责任、胎儿情况以及孕妇自身身体情况等,由孕妇当场填写后收回,共发放问卷96张,全部回收,回收有效率为100%。

1.2.2 护理方法:对照组孕妇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孕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产前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有:①心理干预:按照孕妇产前需求与日常表现情况评估产前心理状态,加强孕妇健康教育来提高其对高危妊娠的认知水平;注意和孕妇家属交流,创建友好护患关系,多给予孕妇关心及鼓励;针对孕妇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心理护理方案,耐心解决孕妇所有疑惑,尽可能消除引发孕妇不良心理的相关因素,让孕妇保持良好的待产心理状态;为孕妇介绍治疗成功病例,提高孕妇继续妊娠的信心,减少孕妇恐惧感与顾虑,加强治疗依从性。②孕期保健:创建专属门诊健康档案,对孕妇体质量、血压、腹围以及宫高予以密切监测,动态了解胎儿在宫内的发育状况,有助于及时发现异常,给予针对性处理,提高母婴安全;按照孕妇需要监测血常规与尿常规等生化指标,加强饮食与运动干预,增加孕妇的妊娠适应度,避免糖代谢异常[3]。③产前检查:利用B超动态监测宫内胎儿情况,叮嘱孕妇定时产检并适度加多产检次数,以定期产检来预防或减少各类高危因素;仔细询问孕妇产科病史,分析孕妇身体情况,筛除各类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早期辨别出高危妊娠孕妇[4]。④家庭和社会支持:重视家庭护理的重要性,通过向孕妇发放产前需求表了解其家庭基本状况;加强和家属交流,告知孕妇本次妊娠的基本状况以及相关风险等;分享孕妇病情进展,让孕妇能够全面了解妊娠时基本情况,有助于配合护理人员完成护理;指导孕妇家属准确发挥家庭支持作用,让孕妇在心理与精神上都能感受到家庭支撑,提高孕妇妊娠信心。

1.3 观察指标:分析两组高危妊娠孕妇的护理需求;观察并比较两组孕妇的心理应激状态,分别应用特质性焦虑指标(T-AI)与状态性焦虑指标(S-AI)予以评估;应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两组孕妇的护理满意度,主要有非常满意、一般以及不满意3个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软件SPSS20.0统计全部数据,用(%)和(±s)表现计数及计量资料,用χ2和t检验;比较有无明显差异以P<0.05为据。

2 结 果

2.1 两组孕妇护理需求对比分析:两组孕妇的护理需求主要是胎儿情况、孕妇自身身体情况以及社会支持系统,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孕妇护理需求对比分析[n(%)]

2.2 两组孕妇心理应激状态对比:观察组T-AI与S-AI评分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孕妇心理应激状态对比分析(±s,分)

表2 两组孕妇心理应激状态对比分析(±s,分)

组别 例数 T-AI S-AI观察组 48 34.2±4.8 39.3±6.4对照组 48 44.8±5.5 46.3±7.3 t值 - 10.060 5.067 P-0.000 0.000

2.3 两组孕妇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是95.8%,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是85.4%,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χ2=3.878,P=0.049)。见表3。

表3 两组孕妇护理满意度对比

3 讨 论

高危妊娠对于产妇与胎儿而言均具备高危险性,首先孕妇产前极易被外界与自身因素影响而发生紧张、焦躁以及恐惧等不良心理,使得分娩质量降低,甚至还可能发生心理障碍;此外高危妊娠孕妇对妊娠时期的风险了解度不够,一定程度上会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因而高危妊娠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和围生儿的病死率要高于正常妊娠分娩孕妇[5]。有相关研究文献显示[6],大约有45%的围生儿死亡是因高危妊娠造成。所以通过对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予以调查及分析后,采取针对性产前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加强孕妇心理应激能力,可降低孕妇与围生儿或新生儿的病死率,具有显著临床价值[7]。

此次研究显示,孕妇护理需求主要是胎儿情况、孕妇自身身体情况以及社会支持系统(P<0.05)。通过针对孕妇产前护理需求,为观察组孕妇加强产前护理干预后获得了显著护理效果。观察组心理应激状态与护理满意度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果表明,通过依据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予以针对性产前护理干预可以获得显著护理效果,可增加孕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生儿胎儿孕妇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2019年福建省围生儿死亡情况分析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265例围生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MRI在胎儿唇腭裂中的诊断价值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孕期适度锻炼能够促进胎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