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对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的疗效分析
2018-08-17仇建华
仇建华
(葫芦岛市中心医院龙湾院区呼吸内科,辽宁 葫芦岛125001)
支气管扩张症是指反复的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慢性炎症,导致支气管壁结构破坏,支气管官腔出现不可逆的扩张和变形。常见感染病原体为革兰阴性杆菌,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为慢性的咳嗽,大量的脓痰,反复咯血。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长期慢性疾病,患者因反复感染频繁应用抗生素,常出现细菌耐药,给临床用药带来了很大困扰。本文探讨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患者联合应用阿奇霉素的疗效。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本文选取了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期间于我科住院明确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的患者共80例,年龄在40~80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反复咳嗽、咳脓痰、咯血病史,肺高分辨CT明确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反复多次住院应用抗生素,依据住院期间应用抗生素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肺CT支气管扩张程度上均无显著差异。
1.2 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阿奇霉素静点,阿奇霉素每次0.5 g,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β-内酰胺类联合喹诺酮类抗生素静点,疗程均为7 d。两组患者均给予化痰、对症治疗。
1.3 评价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无脓痰。复查CT见炎症病灶吸收。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脓痰明显减少,痰量仍有1~10 mL/d。复查胸CT见炎症病灶明显吸收。无效:临床症状无减轻,复查胸CT无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情况见表1.观察组治愈率为70%,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愈率为50%,总有效率为8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2.2 不良反应:观察组中6例患者静点阿奇霉素时出现胃部不适,给予抑酸药物治疗后好转。
3 结 论
支气管扩张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支气管树的病理性、永久性扩张,导致反复发生化脓性感染的气道慢性炎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病程长,病变不可逆,由于反复感染,可严重损害患者肺组织的结果和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卡他莫拉菌等。许多支气管扩张患者因反复感染频繁应用抗菌药物,易于造成细菌对抗生素耐药,且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气道细菌定植部位易形成生物被摸,阻止药物渗透[1],因此常导致临床用药疗效欠佳。
生物被膜是指细菌自身产生的外部多糖基质、纤维蛋白质、脂蛋白等包裹着的菌细胞的结构。生物被膜是细菌的一种具有保护性的生长模式,对抗生素和机体防御机制的抗性很强,从而导致了严重的临床问题,尤其是慢性和难治的感染性疾病。这是由于:①多糖蛋白复合物封闭和(或)影响了抗生素进入到被膜深部;②多糖蛋白复合物与抗生素的化学反应吸附作用使被膜表面及细胞外抗生素药物浓度低;③由于被膜内部营养物质的限制,细菌生长缓慢;④表面附属物可促使细菌对某些基因去阻遏或诱导产生,协同影响细菌对抗生素的感染性。阿奇霉素作为唯一的半合成十五环的大环内酯类药物,有着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的特点,其抗菌的作用机制是阻碍病原体的转肽过程,从而抑制病原体蛋白质的合成,达到抑菌的目的。有研究报道大环内酯类药物可以抑制细菌产生糖蛋白复合物,从而抑制细菌生物被膜的生长[2]。同时,阿奇霉素同免疫系统存在着相互协同的作用,在作用于呼吸道时可减少支气管黏膜分泌黏液,刺激黏膜产生多种的细胞因子[3]。近年来多项大规模临床研究显示,长期小剂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囊性肺纤维化病、支气管哮喘及支气管扩张等慢性呼吸道疾病均有良好的疗效[4]。
本文的研究进一步证实支气管扩张患者反复慢性感染,细菌易形成生物被膜,从而降低抗生素的疗效,而联合应用阿奇霉素可抑制、破坏细菌的生物被膜,从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抗生素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