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PP开启治水新模式

2018-08-17

浙江人大 2018年8期
关键词:巡河河长杭州市

■专家推介

这是一个“互联网+”时代,“无人不网”。面对治水这一民生热题,用“移动互联网+”人大监督,是“剿灭劣Ⅴ类水、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的管用好用抓手,带来了监督维度的拓展和监督效能的提升,在人大监督中具有标志性意义。

“随手拍”“全天候”“APP互动”,按下“移动互联网+”的“快捷键”,跑出人大监督“加速度”。这不仅让监督治水成为一种政治生活,彰显人大代表的履职自觉,更诠释了一个朴实的道理:“监督方法迈进一小步,人大效能提升一大步”。

“移动互联网+”为人大监督治水插上科技翅膀。

“治水有事找河长,治水不力找代表。”

在杭州市200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的手机上,都装有一个“杭州河道治水”APP。点击“代表监督”模块,首先跃入眼帘的便是这句话。

这个模块,是杭州市人大常委会2017年上线的治水监督“新武器”,更是杭州市各级人大代表治水监督的“掌上神器”。

这是一款人大代表对河道状态进行实时监督、规范履职、高效管理、快速整改的履职工具。借助智慧化监督治水APP平台,治水剿劣又多了数千双“千里眼”“无形手”,建立起人大、政府、选民三者之间治水的综合体系,多方合力,促进政府高效治水,获得了广泛认可与点赞。

人大代表监督治水平台,让代表监督治水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功能强大的掌上监督治水“神器”

“我们现在都在用人大监督治水APP,很方便。”杭州市人大代表杨彬边说边点开了APP软件。每周巡河两次、每次巡河的轨迹、每处地方发现的问题、每个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这些平时监督治水所需的记录、查看的信息一目了然。

人大代表监督治水平台自2017年6月正式上线运行以来,就被代表们广泛应运于日常巡河中。

“代表通过日常巡河、监督河长和投诉问题3种方式,实现对联系河道治水工作的监督。”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巡河模块可实现对河道水质、保洁,河岸养护、违法建筑、排污口等几个方面的监督,并可将发现问题拍摄照片及时上传;监督模块可实现对河长制落实情况的监督,包括河长是否按要求开展巡河,是否及时解决群众投诉等情况;投诉模块可对发现问题进行投诉,投诉经后台系统即时发送给河长和治水办,督促河长尽快解决,并在5—10个工作日内反馈代表。

同时,通过河道信息查询、代表履职统计、标准规范收录等功能,还能帮助代表了解河道的整体状况及等级,记录巡河轨迹,分享经验做法,学习规范法规,做到高效履职。

“以前巡河时都要带上本子和笔,发现问题了拍照加手写记录,回去后再到电脑上将照片和文字一一对应整理成文件材料送属地政府。”杨彬感慨,“现在有了人大监督治水APP,反映问题的渠道更宽了,解决问题的效率更高了。”

履职状态有据可查,监督数据归类完整。河道水质怎么样,点点手机便知晓;发现问题就投诉,河长马上来解决。“杭州河道水质”APP数据更新动态、实时,信息推送智能、精准,真正实现高效便捷、实时互动。

据悉,APP平台还向社会公众公开了杭州全市乡镇级以上河道水质监测数据,开放了投诉、监督渠道。所以,和人大代表一样,公众也可以通过APP实时上传图片、文字等投诉材料,或直接一键拨通河长和人大代表的手机,进行举报或提出建议。

“大数据”发力,微监督发挥大作用

西湖区是杭州市人大治水监督APP的先行试点单位之一,162名市、区、镇人大代表率先装上了治水监督“掌上神器”。

按照就近、就便原则,西湖区人大仅用了4天时间,便完成了辖区内156条河道和162名代表的配河任务。

主任笔谈

“互联网+”,为人大监督插上科技翅膀

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于跃敏

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创新人大工作,提升人大履职能力,是当前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面临的重大课题。2017年以来,杭州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省、市委“五水共治”决策部署,将治水作为监督重点、将移动互联网和手机APP作为监督工具,依托“杭州河道水质”APP,开发建设了“人大代表监督治水平台”,组织人大代表就近、就便参与监督治水,开创了“移动互联网+人大监督”新模式。

“人大代表监督治水平台”体现了工作理念的创新。借助这一平台,把人大代表、政府部门和被监督对象“网”在一起,民情民意民声一键直通,代表发现问题随手拍、监督信息随地发,职能部门随即办、问题解决随时回,将传统的人大监督变成全天候、互动式、经常化的监督,极大地提升了人大监督的信息化、智慧化水平。

“人大代表监督治水平台”创新了人大监督方式。借助这一平台,人大代表走近河道、贴近百姓,为杭州的治水剿劣增加了数千双眼睛数千条腿,每个问题从发现、处理到反馈,都形成一个高效运转的闭环,微监督发挥了大作用。与视察、评议、调研等常规监督形式相比,对象更加广泛,流程更加便捷,信息更加实时,既延伸了监督链条,也使监督格局从“以点带面”拓展到“点面结合”,丰富了人大监督形式。

“人大代表监督治水平台”还使代表履职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根据代表工作圈生活圈就近分配监督河道,代表履职从“集中行动”到“就近就便”,不再受时间空间限制,监督工作可以随时发力。代表不仅可以灵活安排履职时间,也可以在“家门口”开展监督,“随手拍,随时转,随机督”,履职既在指尖,也在当下。一线监督使代表荣誉感、河长责任感、群众获得感同步提升,代表从依法赋予的“我能履职”提升到主动有为的“我要履职”。

“移动互联网+人大监督”模式使人大监督工作更聚焦、更深入、更快捷、更有效。市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健全代表履职评价体系,并积极把治水的APP监督从河上扩展到岸上,从污染的终端拓展到污染的源头,拓展监督领域,提升监督绩效。

这在西湖区三墩镇人大看来,几乎是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三墩镇辖区内共有65条河道,占西湖区总河道的40%以上,比杭州个别城区的总河道数还要多。

“把代表根据就近就便原则分到对应的河道,光带这么多代表找到自己的河道,收集汇总每个代表反映的问题,然后根据层级分类反映到乡镇、部门,再把乡镇和部门的意见反馈给代表,这工作量就大得惊人。”三墩镇人大有关负责人坦言,要是没有这个APP,都不知该如何完成今年的“剿劣”监督任务。

有了这个APP后,三墩镇人大只要把代表与河道进行匹配,并指导代表安装和使用APP,那工作量最大、操作最复杂的找河道、问题交办和反馈环节,就交由系统完成了,其效率比人工操作要高得多。

当然,最满意的还要数代表们的“用户体验”。

“您好,我是西湖区人大代表朱连琴,是沿山河蒋村段的监督员,该河段因昨天下雨,河道上漂浮物剧增,需要及时清理。”朱连琴说,以前要是碰到河道漂浮物问题,她往往会选择不反映,因为等她逐级反映上去后,这些漂浮物都不知漂到哪条河道了,“现在有了APP,即时反映,马上处理,我们代表监督起来更有劲儿了。”

从“集中行动”到“就近就便”,“监督治水平台”让代表履职不再受时间空间限制,监督工作可以随时发力。

为进一步发挥APP的功用,推动人大代表发现问题的整改解决,杭州各区(县、市)人大还建立了APP监督机制,要求对巡河中发现的较为复杂或具有典型性的问题,可以组织人大代表小组开展视察,通过集体监督推进问题得到更好解决;对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做好建档立据,落实解决途径并跟踪监督,实现河道治理监督全程可追溯。

这项制度的设立,就是为了督促人大代表不仅在线上借助APP反映问题,线下还可跟踪监督,直到问题得到解决。杭州市西湖区人大代表俞芹就有过线下跟踪监督的经历。一次她发现修车行离河道较近,在通过APP反映后,为防止洗车污水流入河道,便多次上门细心劝导,最终说服商家重新布置了洗车位置。她说:“人大代表把时间和精力用在监督河道治理上,责无旁贷。”

正如俞芹所说,人大代表积极参与治水监督活动,是在用实际行动体现人大代表的责任和担当。而通过这款APP,利用“互联网+”监督模式,使得人大代表监督治水渠道更为顺畅,成效更为明显,切实形成了人大监督与政府工作的强劲合力,推动了水岸同治、提质剿劣工作。

杭州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人员认为,通过这一APP还实现了监督从“文件跑路”到“信息跑路”的转变。

人大代表的巡河、监督、投诉记录会实时发送给河长。对投诉类的问题,河长须在5个工作日内给予反馈,反馈会实时发送给人大代表,再由人大代表评价投诉处理的满意度。过程中,市、区两级人大常委会和治水办可在系统后台实时查看并掌握流转进程,视情况对有关环节进行督办。通过“信息跑路”的监督模式,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

据统计,截至2018年7月底,平台已建立各类代表账户2118个,监督河道1217条(段),各级代表参与巡河活动33686人次,参与监督河长工作2791人次,巡河投诉的问题全部得到处理,有力助推杭州剿灭劣Ⅴ类水工作。

成效初显,持续优化升级

“人大代表监督治水平台”的成功运行,大大深化了监督治水工作,创新了人大监督方式和代表履职形式,延伸了监督链条,实现了对水质、环境治理工程、问题整改、环境执法情况和河长、治水办履职情况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督,得到省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

2018年3月,浙江省人大在参考杭州试点基础上完成了浙江省人大河道治水监督APP平台建设并正式上线运行。通过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使用河道治水监督APP平台,必将进一步激发我省各级人大代表履职积极性,为“美丽浙江”建设做好监督服务等助推工作。

与此同时,治水监督APP平台也打开了政府高效治水新局面。

伴随着河道水质监督APP平台的上线运行,杭州市人大督促市建委、市城管委、市环保局等相关部门以及各区、县(市)政府加大河道整治建设、日常管养和附近企业偷排漏排执法力度,河道水质有了明显改善。

根据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在APP平台上监督反映情况并结合各部门工作计划,2017年,杭州市区两级河道建设部门共安排完成51条河道整治工作,市区两级河道监管部门也加强对河道水质的日常维护。全市9个县控以上劣Ⅴ类水断面全部摘帽,1256个小微水体通过省级剿劣考核验收。地表水交接断面水质持续改善,省考核连续三年保持优秀。

虽然这款治水“神器”如此神通广大,但还有可提升的空间。下一步杭州市人大将与浙江大学团队继续合作,对特色功用进行持续的完善升级优化。

猜你喜欢

巡河河长杭州市
河长智能巡河APP 系统设计与应用
河长制推行中法律问题探讨
山西省省内主要河流河长调整公示
从法律视角看“河长制”对水污染防治的作用
风景如画的杭州市卖鱼桥小学
《杭州市行道树修剪技术规范》编制的必要性探讨
图说河长制
杭州市城乡协调发展的薄弱环节与深化举措
杭州市赴阿坝州开展交流考察
布局著名变例典藏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