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中产品造价的合作博弈效益量标准控制模型研究
2018-08-16余梅
余梅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当前我国部分商品在国际贸易中仍然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趋势有所增长的大背景下,我国进出口企业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出现了更多的壁垒。为更大范围地促进对外贸易合作,本文针对国际贸易中的产品造价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贸易双方合作博弈效益量的标准控制模型。首先分析了对外贸易中影响产品造价的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了产品造价的合作博弈特征;其次对贸易双方的产品价格偏好做出基本假设,构建了产品造价合作博弈效益量标准控制模型并对其进行求解;最后对设计的控制模型做实证研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关键词:对外贸易 产品造价 合作博弈 控制模型
19世纪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认为,不同国家之间针对不同产品差异化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决定了国际贸易的产生。国家之间互相出口自己国家的优势产品和劳务,就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本国的劳动生产效率,贸易双方也能够同时获利。对外贸易国家都有自己的优势产品,利用对外贸易会产生规模经济效应,提高生产效率。
对外贸易中影响产品造价的因素分析
(一)国际市场供需
基于经典西方经济学和国际贸易学理论研究,供求关系是影响对外贸易商品价格波动众多因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国际贸易中产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着最终产品的造价及变化趋势,基于贸易双方的这种供求关系,产品和劳务的价格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随着全球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地均衡化,价格垄断及少数国家控制产品价格的情况会越来越少,而对外贸易中的产品造价则更多地依靠供求关系决定。大多数国际贸易领域的专家认为,尽管目前影响对外贸易产品造价的因素多种多样,但产品的供求关系依然是决定贸易产品造价的主因。在贸易产品造价过程中,价格的最终确定离不开贸易双方产品的结构特点。
(二)资本市场
在国际资本市场高度发达的今天,对外贸易中的产品造价早已脱离了单纯供需因素的影响。国际范围内的资本投资和其他的投资因素同样会对对外贸易中的产品造价产生深远影响。在对定价权因素做系统的分析时,大都离不开对资本市场和期货市场的研究。国际资本市场对国际贸易中产品造价的影响主要通过期货市场的价格预期对贸易定价的影响作用来实现。期货市场中通过对商品价格的预期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影响现货的价格,也从另一个侧面对产品造价产生影响。我国的资本市场起步晚、不成熟、影响力小,因此国际上发达国家的一些金融巨头常利用资本市场上的优势,对一些进口产品的价格进行控制。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快我国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丰富期货产品的种类,以扩大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增加国际贸易中产品造价的话语权。
(三)国家政策
政府的政策导向也会对国际贸易中产品的价格制定产生一定影响。与资本因素和供求因素这些市场因素相比,政府政策对贸易产品定价的影响更直接、更有效。一个国家的政策制定会给出口企业带来优惠,例如欧盟和美国等农产品出口大国或者是地区出口补贴,会给本国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制定带来很明显的优势。而像我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补贴较少,这样出口企业为了获利就不能将产品的造价定得过低,因此在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中就会明显地处于劣势。不是所有的政府政策都会对国际贸易产生积极的影响。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为了限制我国产品进入其市场,将正常国际贸易中的价格战定义为倾销。尽管我国劳动力成本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优势,而且我国拥有丰富的资源,但却遭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例如西方国家对我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对我国清洁能源产业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四)市场垄断
在国际贸易中市场垄断仍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出口产品和劳务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而进口产品和劳务以知识密集型产品和劳务为主,因此发达国家在技术和创新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发达国家在大宗对外商品贸易中也处于垄断地位,在造价方面会有垄断的倾向,在对外贸易产品定价方面将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在对外贸易中某些产品的最终定价,会受到某个单一因素的影响,或受到某两个或多个组合因素的影响,总而言之对外贸易中产品的造价受价格因素、政策因素、资本因素和垄断因素的影响。
产品造价合作博弈效益量标准控制模型的构建
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在对外贸易产品造价中的优势还是主要体现在以创新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方面。高新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实力和雄厚的资本支持,因此该部分产品的市场门槛很高。发展中国家的大多数出口企业存在技术落后、资金不足、劳动力资源优势丧失等问题,客观上提高了西方发达国家对高新技术垄断的程度。当两个同行业企业进行相同产品的价格博弈时,两个企业的边际成本与产品造价成线性关系,类似于一种完全竞争。本文在引入差异化产品造价的过程中,对产品定价合作博弈特征进行了分析。
在对外贸易的博弈模型中,假定出口国产品的材料成本为Cm、加工成本为Cs、产品定价为P、与决策变量相关的供应链函数参数为η 和ζ,在贸易双方合作博弈的条件下,贸易双发的交易信息透明而且共享,此时的最佳销售量Qm和最佳造价Pm分别表示为:
(1)
对外贸易中供需双方以利益最大化为定价决策原则,即在博弈的过程中贸易双方都要达到一定的预期结果,否则贸易不可能达成。贸易中即使是相同的产品,由于原产地、品牌、外观等的不同,也会使出口产品具有明显的差異化特征,而且产品的横向差异也会打破这种价格的均衡。
本文假设造价的合作博弈是一种双边贸易博弈,且不存在资本市场因素的干扰和市场垄断因素,以及没有来自于政府任何形式的国际贸易政策性补贴,两国的贸易属于一种自由贸易。设参与贸易的双方为A国和B国在某领域的甲企业和乙企业,对外贸易产品的位值为a1和a2在区间[0,1]内,且满足a1
如果B国的消费者对于A国甲企业的产品具有需求和偏好,为此需要支付两部分的成本,包括价格成本和偏离成本。假设在位值a1和a2处时,产品的价格分别为P1和P2,此时消费者认为两种产品无差异,消费者的偏好满足ξ=ξ*,ξ*满足如下条件:
(2)
若,△a=a2-a1,式(2)可以改写为:
(3)
此时对外贸易活动中的典型消费者对于位值为a1的消费者的产品需求表示为:
(4)
式(2)、(3)、(4)中,(P2-P1)为A国甲企业在产品造价方面的优势、a为甲企业的消费者数量、为对外贸易的市场竞争度,竞争度越大,价格优势越明显。
同理采用F2(a1,a2,P2,P1)表示乙企业的需求函数,由于满足F1+F2=1,则有:
F2(a1,a2,P2,P1)=1-F1(a1,a2,P2,P1) (5)
那么乙企业的消费者数量为1-a,此时甲企业和乙企业的利润函数profit1和profit2可以分别表示为:
(6)
完成产品造价合作博弈效益量标准控制模型的构建之后,关键还要对模型进行求解。当甲乙两个企业对价格进行选择时,都要最大化本企业的利润函数。
对于甲企业而言,固定a1、a2和P2,求解P1的最大化问题:
(7)
对公式(7)进行求导处理,求解甲企业和乙企业之间的价格反应函数:
(8)
(9)
公式(8)和公式(9)代表的反应曲线变化满足纳什均衡,可以表示为:
(10)
在首个产品造价合作博弈效益量控制阶段,甲乙两个企业都能最大化自己的利润函数,求解a1、a2的最大化问题,并分别求解利润函数的一阶导数:
(11)
由于a1的取值范围为[0,1],当a1=0时,a2的取值最大。同理对于乙企业而言也有:
(12)
a1的取值范围也为[0,1],当a2=1时,max.profitB2(a1,a2)的取值最大。当实现均衡时,两企业对于外贸产品造价的合作博弈效益量能够达到最大值,此时的价格表示为:
P1*=P2*=c+λ (13)
当甲企业位于a1=0处时,乙企业位于a2=1处,这时消费者需要支付的成本分别为λ(ξ-0)和λ(1-ξ)。对于消费两种产品无差异时,基于合作博弈效益量控制模型求解出的最佳产品造价分别为P1*和P2*,满足如下条件:
P1*+λ(h-0)=P2*+λ(1-h) (14)
由此能够分析出,P1*和P2*对外贸易价格博弈双方能够实现双赢的临界点,在这一点各企业能够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本文在合作博弈特征的分析基础之上,设计了对外贸易中产品造价的合作博弈效益量标准控制模型,求解出能够实现博弈双方利润最大化的最佳产品造价。
实证分析
本文首先基于产品造价合作博弈效益量标准控制模型,对国际贸易中进出口的价格进行修正,基于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最终的造价进行测度。A国对B国的剩余产品需求RiA表示为:
RiA=DA-SA-IMPA (15)
式(15)中,DA为国内总需求,SA为国内供给,IMPA为其他国际的进口量。将RiA采用价格的反函数PiA予以表示:
PiA=PimpA(RiA,ZDA,ZSA,IMPA) (16)
式(16)中,PimpA为进口价格,ZDA为国内的需求变量,ZSA为国内的需求变量。同理,求出出口企业贸易产品价格的反函数:
PiXP=PAXPT(RAi,ZAD,ZAS,XPT) (17)
通过实证回归分析,来验证合作博弈效益量标准控制模型的有效性,回归模型如下所示:
lnPi=τ1+γ1lnRSi+γ2lnP1+γ3lnP2+γ4lnPGDP+γ5lnIMP (18)
式(18)中,RSi为产品的供给量,P1和P2为主要竞争对手的价格,PGDP为人均GDP水平,γ1至γ5表示回归系数。
本文统计了2001-2015年我国玉米出口的定价权,如表1-表3所示。
表1显示了在2001-2005年间我国出口玉米的产品造价能力,LNRD的系数通过了产品显著性检验,估值系数在区间[0,1]内,符合上文的模型表述。因此基于回归结果能够说明在该时间段,我国玉米出口具有一定的定价权。表2的数据分析能够显示出在2006-2010年间,LNRD的估值系数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而且趋近于0,证明了回归结果稳定和可靠,同时LNPGDP的估值系数也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表3的数据显示在2011-2015年间,LNRD和LNPGDP的估值系数都没能通过显著性检测,这是由于这段时间全球经济低迷,我国的产品出口也缺乏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武,李海红.中国对外贸易价格竞争的困境与对策[J].价格月刊,2014(12)
2.郭国强,彭斌.我国进出口贸易偏价格弹性的研究及应用[J].中国工业经济,2012(3)
3.夏先良.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的机遇与前景[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3)
4.贺海波.我国国际贸易规模对世界市场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2(4)
5.何维达,万学军.铁矿石国际贸易定价权与议价力的博弈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8,24(2)
6.唐凌,李春杰.世貿环境下的倾销与反倾销博弈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3(7)
7.赵春明,王怀民.大国政府间的汇率博弈—中美巨额贸易差额下的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5(1)
8.周密.不平衡中的博弈,积极探索中国企业“走出去”之路[J].国际贸易,2011(5)
9.吴高明,吴高升,熊吉峰等.环境与贸易:国际贸易主体间的博弈与融合[J].商业时代,2011(11)
10.赵婷婷,侯贵生.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下我国对外贸易的机遇与挑战[J].商业时代,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