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流产业发展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

2018-08-16刘佳郑艳娜

商业经济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物流产业

刘佳 郑艳娜

中图分类号:F259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我国1997-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PVAR模型实证检验了物流产业发展与城乡居民消費差距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物流产业发展显著缩小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从动态关系来看,在第5期前,物流产业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具有正向作用,扩大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但总体而言,扩大消费差距的作用呈现递减趋势。在第5期之后,物流产业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开始产生负向作用,缩小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且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作用不断增强。原因在于随着农村基础设施完善,物流产业向农村纵深发展,物流产业开始产生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作用,且缩小作用不断增强。本文结论启示在于加大力度促进农村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扩展农村消费市场,激发居民消费潜力。不断加强完善农村地区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提高基础设施运用效率来降低农村物流成本,提高居民消费边际收益。完善搭建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平台,增强农村地区居民参与农村电子商务的融合度。

关键词:物流产业 城乡消费差距 PVAR

引言及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30余年,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与此同时,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较大程度提高。从消费角度来看,人均消费支出从1978年的184元迅速增长到2015年的19308元,增长超过100倍。但是,居民消费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城乡之间消费差距扩大的事实。人均消费支出比由1978年的2.9倍扩大到2013年的3.8倍,之后一直维持在较高位置。而持续处于高位的城乡消费差距,无疑会激化城乡矛盾、影响社会稳定,进而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产生阻碍作用,这也是解决十九大提出的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着眼点。因此,在当前的社会经济背景下,研究如何缩小城乡消费差距,逐步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已有文献从不同角度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财政支出(刘吕吉和申经宇,2017;孙文杰,2010)、人口年龄结构(吴海江等,2013;王笳旭,2015)、劳动力市场扭曲(高帆和汪亚楠,2016)、产业结构升级(徐敏和姜勇,2015)、城乡收入差距(范菲菲,2012;朱琛,2012)等,都是影响城乡消费差距比较重要的因素。

但是,已有研究较少关注我国近几年快速发展的物流产业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互联网驱动下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迅猛,2000-2015年,我国人均产值由6161元增加到30364元,年均增长率高达11.22%。而且,物流行业也在不断增加对农村物流服务网络的建设投入,据统计,农村快递网点在2014年新增加了将近5万个,包裹寄送量也高达20亿件。从以往农村消费的发展历程来看,农村居民因远离城市产品市场,消费产品较为单一,即使有消费意愿也因昂贵的消费物流成本而抑制其对城市中多样化、专业化产品的消费。但是,物流产业的发展大大降低了农村居民的消费物流成本,物流行业向农村地区的纵深发展,将缩短农村居民与消费市场的相对空间距离以及由此产生的交通成本、心理成本等交易费用,大大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意愿,刺激了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因此,物流产业的发展有利于缩短农村居民与消费市场的距离,从而扩大农村地区消费,进而缩小城乡消费差距。

目前,关于物流产业发展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仅有少数文献涉及,韩术斌和肖歆(2016)研究表明,物流产业发展对居民不同的消费类型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李骏阳等(2011)的实证研究表明,物流产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苏俊华等(2017)运用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发现,物流产业发展能显著促进居民消费增长并存在地区差异。但是,上述文献并没有考虑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产生的消费二元结构问题,并未研究物流产业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通过梳理既有文献发现,研究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实证文献只有一篇,孙文娟(2017)通过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发现,发展物流产业有利于缩小城乡消费差距。本文使用PVAR模型研究城乡消费差距是否会由于物流产业发展而缩小,并对其动态关系进行分析。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一)模型建立

PVAR模型主要是基于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它不仅具有时间序列VAR模型的所有优点,还具有面板数据独有的优势,因而对分析本文的问题具有较大的可行性。PVAR模型具有如下优点:它事先假定模型中所有变量均为内生变量,利用正交化的脉冲响应函数去识别模型中的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冲击的反应程度大小,从而分析变量间的互动关系。同时,PVAR模型由于其面板数据结构特征,还可以对个体效应和时间效应进行识别,从而分析个体差异和截面异质性的共同冲击对模型系统的影响。在构建PVAR模型前,首先要确定该模型的滞后期。根据AIC、BIC、HQIC准则,本文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1 滞后期选择结果表明,在第4期的时候,AIC准则和HQIC准则均显著拒绝原假设,表明4阶之后是较优选择,因此,本文宜采用PVAR(4)模型。

根据上文检验结果,本文构建如下PVAR(4)模型:

yit=αi+βt+Ayit-1+μit

其中,yit中的i表示省份,t代表年份。A是2阶的系数矩阵,αi地区固定效应,用以表示模型中可能遗漏的影响因素以及与地区特征相关的固定效应。βt表示变量的时间趋势yit=(lnwl,lncg)。 yit-1是yit的一阶滞后项。扰动项μit满足E(μit|αi,βt,yit-1)=0。

(二)数据说明

本文主要变量包括物流产业变量和城乡消费差距变量。物流产业变量(lnwl)用交通、运输和仓储业增加值衡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lncg)用城镇居民消费与农村居民消费的比值衡量。本文对所有变量采取对数处理,已消除变量间的波动性。本文面板数据样本期间为1997-2015年31个省,变量的统计性描述如表2所示。所有数据来源于1998-2016年份《中国统计年鉴》。

实证结果分析

(一)面板单位根检验

在进行正式的PVAR模型估计前,需要检验各变量是否平稳,如果变量是平稳的,则进行协整分析,如果变量是单整的,则使用PVAR模型分析。因此本文需要驗证各变量是否是平稳或者是单整的。基于LLC和IPS准则联合检验对变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如果拒绝原假设,则为平稳,反之为不平稳。表3结果表明,原始变量平稳性检验不显著,未通过平稳性检验,即为非平稳变量。为此,本文进一步检验各变量是否是单整的。通过对各变量进行一阶差分,利用上述两种检验方法检验,发现各变量依然不平稳,因此非一阶单整,因而需要进行二阶单整检验。通过对各变量二阶差分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所有变量均显著拒绝原假设,表明各变量是二阶单整的I(2)。因此,可以进行PVAR模型分析。

(二)脉冲响应分析

图1为脉冲响应图,具体冲击响应数值如表4所示。图1表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对物流产业发展冲击的响应,从整体效应变化趋势来看,物流产业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呈现减弱趋势,也就是说,物流产业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从效应变化的具体趋势来看,在第5期前,物流产业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具有正向作用,扩大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但总体而言,扩大消费差距的作用呈现递减趋势。在第5期之后,物流产业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开始产生负向作用,缩小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且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作用不断增强。这是由于一方面,农村居民因远离城市产品市场,消费产品较为单一,即使有消费意愿也因昂贵的消费物流成本而抑制其对城市中多样化、专业化产品的消费。而物流行业向农村地区的纵深发展,将缩短农村居民与消费市场的相对空间距离以及由此产生的交通成本、心理成本等交易费用,大大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意愿,刺激了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因而,长期而言,物流产业发展通过扩大农村居民消费起到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作用。另一方面,物流产业的发展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首先在基础设施较发达的城市地区发展。相对而言,国家在农村地区对基础设施投入前期不足,因而,物流产业的溢出效应还不足以惠及农村地区,消费增长也就相对较慢。但是当农村地区交通邮政等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物流产业也能逐步波及农村市场,从而有利于开拓农村市场,激发农村消费潜力。因而,促进农村消费的作用存在滞后期。

结论

一是加大力度促进农村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扩展农村消费市场,激发居民消费潜力。从目前我国消费市场的发展实际来看,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间的消费差距仍然较大,而过大差距也预示着挖掘农村消费市场会是将来刺激消费的主要着重点。加大力度深入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可以解决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过大的问题。其中,农村电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极大地阻碍了农村消费潜力的释放。因此,解决的办法在于改变过去信息闭塞,物流不通畅,难通达的顽疾。具体可以与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研发等企业广泛联合,致力于搭建农村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积极支持第三方物流机构和企业扩大在农村地区的物流网点建设,顺畅商品物流信息向农村地区推广扩散,以实现商品和消费及时快速准确到达农村居民消费者手中。这一举措不仅释放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扩大了农村消费市场,还可以进一步缩小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的消费差距。

二是不断加强完善农村地区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提高基础设施运用效率来降低农村物流成本,提高居民消费边际收益。从“互联网+”发展的历程来看,首先受益的城市地区居民,其最先接触并使用互联网服务。而农村地区居民因为地域原因,受限于信息闭塞等原因,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红利并不能迅速被农村居民获得。加上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同时交通基础设施等硬件也明显滞后于城市地区,导致农村地区物流业发展严重滞后,从而制约了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的增长,因而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不断扩大。为激发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畅通农村物流通道是当务之急。首先,可以完善健全农村物流通道道路、仓储、运转等物流基础设施,完善建设农村物流的配送、转运、冷藏和仓储等物流供应链条和技术,扩大此类网点在农村地区的配置数目。从而最大程度提升农村地区物流通达配送效率,减少物流业在农村地区的物流成本,提高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收益。其次,为解决农村地区信息闭塞等问题,需要加强农村地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全面通俗的电子商务教学以及基础网络使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居民获取信息的能力,提升其消费欲望,刺激农村消费。

三是完善搭建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平台,增强农村地区居民参与农村电子商务的融合度。从当前农村地区物流业发展的实际来看,发展还比较滞后,因此,通过深入发展物流业可以极大释放农村消费潜力。通过构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农村物流商贸可以将农村消费市场和城镇消费市场有效结合,加强农村地区消费者和城市地区消费者的沟通联系,实现城乡消费一体化的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在农村地区建设电子商务培训基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农村居民对电子商务的应用能力,提高其参与物流和电子商务的积极性和融合度,激发起消费能力和消费潜力,从而整体扩大农村地区消费水平,缩小城乡消费差距。

参考文献:

1.林毅夫,陈斌开.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城乡消费不平等—来自中国的证据[J].浙江社会科学,2009(4)

2.徐敏,姜勇.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能缩小城乡消费差距吗?[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3)

3.刘吕吉,申经宇.福利性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7(3)

4.孙文杰.政府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22)

5.吴海江,何凌霄,张忠根.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2)

6.王笳旭.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5(5)

7.高帆,汪亚楠.劳动力市场扭曲与城乡消费差距: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学术月刊,2016(12)

8.范菲菲.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之间的回归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27)

9.朱琛,赵帝.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与收入差距的相关性研究—基于1992-2009年经验数据的考察[J].财会研究,2012(4)

10.韩术斌,肖歆.商贸流通业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影响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3)

11.李骏阳,包伟,夏禹铖.流通业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11)

猜你喜欢

物流产业
一起由质押监管骗取贷款的贷案及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