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气风发时(1954-1958)》

2018-08-16

中国摄影 2018年3期
关键词:解放日报底片丛书

(年度摄影集)

编著:解放日报

版本:上海三联书店 2017-6

【评委评语】

这是《解放·城市底片》丛书继第一册《开国那几年 (1949-1953)》之后出版的第二册摄影图文集。1954至1958年间,正是新中国建立之后逐渐完善制度、经济、外交、卫生、教育等的建设,也逐渐进行思想政治改造工作的重要历史阶段,在这样一个“意气风发”的年代,人的精神面貌展现着多元的风采及时代、制度的突出印记。摄影图像不仅记录着一个时代与社会的精神表征,更为历史留下了研究这个时代图像生成机制的佐证。作为摄影图集,这一画册通过精到的编辑、设计和印制,体现了那个历史阶段强烈的“作品”意识。因此,这是一本难得的以点带面,兼具社会学文化学意义,又有着时代美学品质的摄影专辑。

—王璜生

《意气风发时》是《解放·城市底片》丛书的第二辑。第一辑《开国那几年》于2015年9月出版。两本书出版时间相隔一年有余,于我们确感汗颜。原本丛书的考虑是每年至少成书一辑,因为当初考虑之时,正值我们完成了11万张《解放日报》珍藏的历史资料图片底片的数字化工作,颇有一番“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壮怀,所以我们延请书籍装帧设计大家袁银昌老师为丛书进行整体设计,并请雅昌负责落实袁老师所要求的精细印刷效果。然而,在第一辑《开国那几年》出版之后的2016年,《解放日报》整体转型,开始征战新媒体,转型的碰撞是激烈的,以至于丛书的编辑和写作工作延宕下来,而大家都很急。

從一开始,我们就是从丛书的逻辑进行策划的。当时有很热烈的讨论,但我们发现,虽然我们完成了部分资料底片的数字化工作,但无论从整体上还是细节上,我们对这批宝贵财富的认识还是不全面的,因为即使11万张数字化成果,要能仔细看完默记在心也是不易的,更不论那些整齐摆放在资料袋里的百万张底片了。所以,我们采取了以纵向的编年方式展开,一方面稳妥,另一方面也能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认真理解、仔细揣度这些静默影像后蕴藏的意义。我们计划是按五年一个内容周期,出版5辑,我们就可以考虑横向的专题形态了。

即使是编年的形态,在选择图片方面仍有极多的考虑。我们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初衷,就是为了尊重历史。这时不得不面对许多历史所造成的局限,比如摆拍等这些在新闻摄影界一直热议的话题。还好,时代的进步令我们可以更加从容地去面对这些问题,即使摆拍,只要这个行为忠实地重现了某个历史阶段的真实性,为什么要规避呢?包括书中的文字,我们也鲜少主观性的评头论足,但是又不能仅仅限于缺乏时代背景观照的简单说明,所以几乎针对每一幅图片,我们都去查找当时与图片叙述之事直接相关的新闻报道,选取其中最能打动我们自己的语言进行朴素的加工。我们希望以这种白描的方式,给读者创造更多自己的理解空间。

参与编辑和写作工作的每一个人都知道,我们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也许在表象上,我们是在回味影像与历史的奇遇,但从另外一层意思上,则是我们对传统的尊重,对文脉的尊重,对人的尊重,所以我们在序言中将我们的敬意献给了那些在历史中俯仰沉浮的老摄影记者们。

如今第三辑的编辑工作已经开始,又一次有意义的旅途,每念于斯,心静如水。

文/张陌,《解放·城市底片》丛书执行主编

猜你喜欢

解放日报底片丛书
旧底片
“人梯书库”丛书
艺术创想丛书
艺术创想丛书
一座城的70年时光底片
解放日报“特稿”:新传播环境下的热点选题深度报道
保护光明的“底片”
移动互联网时代纸媒组织架构“柔性再造”——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栏目制为例
《社会组织培训教材丛书》简介
议程设置框架下肿瘤防治议题浅析——以《解放日报》、《文汇报》2013-2014年相关报道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