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国手握厉害贸易牌
2018-08-16
美国“真实清晰市场”网站8月15日文章,原题:别天真了,对付美国,中国手握一些厉害的贸易牌特朗普总统及其贸易政策盟友常提到中国经济不稳,以及美国强势增长和美企强劲盈利,将这些作为关税“施压”效果良好的证据。然而,中国的下一步行动可能损害美国知名品牌,影响更是今后几代人的事。
关税支持者称,美国进口中国产品远多于美国对华出口,从而限制了后者的关税报复能力。有鉴于此,中国坚持不了多久就会让步。但迄今,中国并未退让一步。实际上,这应是意料中的。《国际先驱论坛报》曾称,“与中国人打交道,一切都围绕面子——给人面子、有面子、留面子、不使人丢面子……”在中国文化中,“面子”思想特别表现在与西方的关系中。但“面子”文化并非北京面对白宫施压不为所动的唯一原因。尽管北京对美国产品加征关税的能力有限,却能利用众多其他报复手段。
有中国学者撰文,暗示苹果这类硅谷巨头可能受到“特殊对待”。该公司有必要多与中国人民分享经济蛋糕,尤其是因为“苹果公司对中国创造就业贡献显著,但享有在华业务的利润也最多”。作者并没明说“分享”究竟何指,但潜台词显而易见。在中国,“民族主义情绪”或将激起反苹果的社会压力。
尽管CNBC的吉姆·克雷默坚称,“不认为会有抵制”。但中国媒体的言论——或将事实上针对个别公司作出针锋相对的报复,暗示这种几率并非不存在。这就像先开枪警告,预示着之后中国的密集火力。
若中国人采取行动,会以公开或隐秘的社会压力形式展开。亚洲文化中,同侪压力比在西方更普遍、更强烈。中国民众肯定会不好意思不向大家看齐。
此外,中国还可能动用“社会信用体系”。设想,若购买国产华为手机,社会信用分会提高,即便这种施压持续时间不长,也将产生影响。短期而言,这可能减少美国品牌盈利。但长远影响更重大,会深刻影响中国人的品牌偏好。若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一旦开始买华为手机、拒绝苹果产品,他们形成新习惯后再作出“大转变”的机会就很小了。
特朗普以为自己放眼长远,而中国人的眼光看得更远。这并非说美企应向中国低头。但表明,北京确实拥有“唯关税”路线以外的可畏报复手段。对于贸易战,美国绝不要产生虚假的安全感,以为我们会比中国人坚持得更久。▲
(作者吉米·森根伯格,汪北哲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