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用预设的受话心理探析—以受话方被惹怒的缘由为例

2018-08-16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动态性言语预设

[四川大学 成都 610064]

引言

预设,也称“先设”“前提”,是哲学、逻辑学、语言学等学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是德国语言学家弗雷格(Frege)在区分意义(sense)和所指(reference)时所注意到的现象。弗雷格认为,人们通过一个句子做出声言时,必然存在显而易见的预设,即声言中所用的专用名词必有所指。20世纪50年代,英国语言学家斯特劳斯(Strawson)发展了弗雷格的这一思想,将“预设”看为自然语言中的一种特殊推理关系。预设由此进入语言学的研究范围,成为语言学特别是语用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

语用预设,是指那些对于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有时包括说话对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关系。综观学术界对语用预设的已有研究,成果颇多。从接受者角度研究语用预设的文献虽相对较少,但大都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显著。向明友指出,“我们分析某句话的前提就必须选择该话语相邻对中的第二部分,即听者的反应,作为参照物,否则该话语的前提就无法准确地判断出来。”[1]他的这一观点能够克服以往语用预设分析时过分强调言者,而忽视听者的片面性。谭学纯等指出,“表达者提供获取言语交际最佳效果的可能性,接收者完成由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接受不仅实现表达的价值,而且对表达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2]。魏在江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指出,“语用预设是表达与接受的对立统一,表达与接受二者之间相互依存、互为参照。从接受者角度来研究语用预设是预设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3]杨小龙等从哲学阐释学的角度提出,“预设的本质是一种基于主体间性对话互动的认知交际。语用预设的领有主体是交际双方,应注重说话人和听话人的主体间性对语用预设的影响。”[4]

言语交际离不开话语双方,语言的解码和编码同样重要。受话方的接受心理是影响语用预设能否顺利进行的主要因素。在本文中,笔者对受话方被惹怒的缘由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从预设接受者的角度出发,对其受话心理进行深入分析,所做研究有助于言语交际双方在交流中更恰当地理解预设、运用预设,确保双方的交流达到预期效果。

一、受话方被惹怒的语用预设实例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因考虑到受访群体对该话题的参与兴趣及话题敏感度,特选取18~28岁的年轻群体为主要调查对象,借助互联网,通过线上问卷法、线下访谈法对目标语料进行初步采集。通过调查和访谈,以期了解到日常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受话方会被发话方的哪些言语激怒,产生不悦情绪,从而进行数据统计,整理出频率较高、含有语用预设的语句,并从受话方接受心理的主体性,动态性,选择性三方面特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的命名为:日常言语交流中你会被对方的某句话惹怒吗?调查问卷问题设计分为三类:封闭式问题、半封闭半开放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包括参与者的年龄,性别。半封闭半开放性问题要求参与者对问卷中既定的内容做出负面情绪等级选择,例如“你又怎么了?”“你总是这样……”“随便你怎么想”“就算我错了,还不行吗?”要求参与调查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在日常言语交流中听到这些语句时情绪反应:“会被惹怒”“不会被惹怒”或者“没什么感觉”。开放性问题是要求参与调查者给出自己会被惹怒的理由,并尽可能多地列举出自己在日常交流种会被惹怒的语句。

本次的线上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30份,其中男性47人,占调查人数的36.15%,女性83人,占调查人数的63.85%。

表1中,列举了六个半封闭半开放性问题的调查数据,数据显示这些问题引发了问卷调查参与者的情感共鸣,每个选项都有过半的调查者选择“会被激怒”。从后台数据分析可知,大多数人对自己被激怒的原因感到莫名其妙,不少受访者表示,仅仅是觉得发话方的语气不好,有些盛气凌人;也有不少受访者表示,自己是被话语中某个字或词激怒,例如“又”“总是”“随便”;还有一部分受访者表示听了就是很生气,没有什么原因。由此可见,多数受话方都没有意识到,被惹怒的原因是自己的受话心理在发挥作用。

表1 半封闭半开放问题结果统计

表2中的实例是问卷调查参与者所列举的自己听到后会被惹怒的语句,笔者对总体样本数据进行了初步整理,将表意相近的语句进行整合,选取出百分比占总人数30%以上、含有语用预设的实例。笔者认为,表2中的这些语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实际研究价值,在下文分析中,笔者将结合表1、表2中的实例对语用预设受话方的受话心理特征进行深入分析。

表2 开放式问题数据汇总

二、语用预设受话心理特征分析

接受心理是“一个黑箱”。如表3所示,张春泉指出,接受者的接受心理分为“受话个体结构”和“受话心理结构”两部分。除了与语境密切相关外,接受心理还与受话者自身的受话能力、受话动机、受话需要、受话兴趣等密切相关”[5]。笔者认为,正是接受活动的复杂性导致了语用预设受话心理的丰富性和开放性。

表3 接受心理模式

在语用预设表达与接受的过程中,人的主体性作用是言语交际成功的保障。魏在江认为,语用预设接受心理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语用预设的主体性、语用预设的动态性、语用预设的选择性。

(一)受话心理的主体性

在语用预设表达与接受的过程中,言语交际双方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是言语交际达到双方预期效果的有力保障。发话方和受话方都是作为独立的主体而存在,双方的持续互动确保言语交流活动顺利进行,两者缺一不可。作为受话的主体,交流过程中会在自身受话动机的影响下产生相应的心理活动,并对发话方的语用预设施以影响。在语用预设的研究中,应该充分考虑预设接受者的主体性作用。

例如,表1中“随便你怎么想”这句话的预设触发语是“随便”,换句话说,也就是“不论你怎么想,都是对的”。我们把这句话放在具体的语境中,例如,一对情侣,女生发现男朋友手机里有其他女生的照片,于是质问男朋友是怎么回事。男生回应一句:“随便你怎么想。”这句话在女生听来,意味着不论自己怎么想都是对的。作为受话方,在接收到该句的预设信息后,受自身的主体性作用的影响,会充分发挥自身的推理、联想能力,推测出男朋友不喜欢自己了,联想到男朋友跟照片上的女生关系不正常等等,进而与男朋友吵架甚至分手。再如表1中的“就算我错了还不行吗?”这句话的预设触发语是含有假设的意义的“就算”,在受话方听来,发话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更没有悔过之意,发话方只是暂时采取妥协的态度,试图逃避自己的过错。再比如,表2中“你别说了,我不想听。”这句话的预设触发语是“不想”,预设信息是“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但我没兴趣听下去”。受话方接收到这个预设后,便会发挥自身的主体性,认为对方产生了厌倦的情绪,或对方想让自己闭嘴,会话双方势必会不欢而散。

我们通常认为,预设信息是不言自明或者双方共知的,但从接收者受话心理主体性来看,并非如此。受话心理主体性作用的发挥,使得预设信息传递给受话方后变得丰富、开放,并非与发话方期待传达的预设信息一致,两者间的信息差距造成交流障碍。

(二)受话心理的动态性

语用预设对语境因素十分敏感,语境具有延伸性。在言语交际中,受交际双方生活经验的影响,语境会延伸到过去或者未来。因此,预设是动态的、变化的、甚至是不确定的。预设的这一特征决定语用预设受话方接受心理的动态性。例如,表1中“不懂不要乱说”,在具体的语境中,如果受话方本身对话题的理解是错误的,这句话产生的预设信息是“你不清楚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或者“你说的都是错的”。受话方意识到自己理解有误,便会虚心接受,选择倾听或询问。相反,如果受话方本身对话题的理解是正确的,“不懂不要乱说”这句话产生的预设信息就是“我不赞同你说的”或者“我不想听你的意见”。受话方觉得自己没有受到尊重,并将此刻的语境延展到过去,想到对方曾多次不尊重自己,便会与发话方发生争执。

张春泉指出,受话心理是“内容”之所以成“内容”的必要条件[6]。预设信息从发话方编码到受话方解码,前后两者并非完美契合。例如表2中的“我这么做都是为你好”这句话的高频语境是出现在亲人、朋友的对话中。发话方与受话方对某件事情意见产生不合时,这句话预设的信息是“你应该听我的,我是不会害你的”。如果受话方体谅到发话方的良苦用心,或理解发话方的意图,那么他对预设的解码便会与发话方相似;如果受话方产生的不满情绪,并将此刻的语境延伸到过去,会想到类似的情景在自己的生活中总是不断上演;再将此刻的语境延伸到未来,便会将预设信息解码为“他认为我是不会反抗的”。但如果受话方不做出相应的反抗,那么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将会一直受发话方的掌控。

预设的动态性决定了同样的句子,在不同的语境中产生不同的预设效果,在相同的语境中也会产生不同的预设效果,预设接收方的受话心理的流动性决定预设接受的动态性。

(三)受话心理的选择性

在表3中,张春泉将接受心理分为“受话个体结构”和“受话心理结构”两大部分,其中“受话个体结构”包括受话动机、受话需要、受话兴趣和受话能力,“受话心理结构”包括感知与定势、意识与注意、理解与揣摩、联想与记忆、意愿与认同、情绪与情感。由此可见,接受心理是十分复杂的,包含的成分很多。语用预设中的受话心理也不例外,同样的语用预设,在同样的语境中,对不同的受话者来说,具有不同的选择;同样的语用预设,在同样语境中,对同一个受话者来说,其受话需要不同,也具有不同的选择。

例如表1中的“你又怎么了?”,预设触发语是副词“又”,预设信息是受话者之前有过类似或同样的行为。同样的语用预设,面对不同的发话者,受话者的受话需要和受话情绪会做出不同的选择。情景一,小A近来家事缠身,工作状态不佳,部门领导看到后便说道:“你又怎么了?”小A作为员工听到领导说这句话以后,对其预设的理解和揣摩是“领导对自己工作状态表示不满”或“领导之前对我的工作也有过不满”,但发话方作为自己的上级,双方仅仅是工作关系,小A不会对其产生情感诉求,因此小A不会有其他过激反应。但同样的预设,换成不同的发话者,小A便会做出不同的心理选择。情景二,小A下班回到家后,老公看到小A满脸愁云,开口就问“你又怎么了?”,小A对预设信息的理解便是“老公作为我最亲近的人,本该对我嘘寒问暖,现在非但不关心我,居然还质问我,简直是无法容忍”。因受话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小A可能会恶语相对,双方发生口角,夫妻吵架,感情破裂。

表1中的“你总是……”,这句话的预设触发语是表示事件发生频率的“总是”。公司两名同事之间发生不愉快,小C走过去帮忙讲和,其中一名当事人对小C说:“你总是做老好人。”小C的初衷是帮忙劝架,对这句话预设信心的揣摩便是:“谁当和事佬不重要,同事之间友好相处最重要。”但在场的其他同事受话动机是看热闹,对“你总是做老好人”这个预设的联想便是“小C这个人没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每次出事情就会当老好人,谁也不得罪”。

同样的预设信息,不同的信息解码,其原因在于受话方的接受心理需求不同,对不同的发话者有不同的心理期待。

语用预设受话心理的主体性、动态性、选择性三者之间并非是孤立的,三种特性紧密相关,相互印证。正是接受心理的主体性和动态性决定其具有选择性,正是其动态性和选择性证明了其主体性的存在。语用预设受话心理三个特征的分析,有助于提高受话方在语用预设研究中的地位,同时有助于研究者更深刻地认识到语用预设受话心理的本质。

三、结语

在本文中,笔者从语用预设接受者的角度出发,结合预设受话方被惹怒的实例,从受话心理的主体性,动态性,选择性三方面对语用预设的受话心理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语用预设的受话方并非处于被动的不利地位,而是按照自己特有的心理结构去观察、理解和联想,以自身心理需求去解读发话方的预设信息。从受话者接受心理的角度研究,有助于理解把握受话方微妙的内心世界,帮助发话方在交谈中恰当地运用语用预设,以保证语用预设发挥最大效力,促进双方言语交流的顺利进行,以提升语用预设的实际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动态性言语预设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离群动态性数据情报侦查方法研究
交际中模糊语言的动态性阐释
国土资源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动态性探讨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基于CDM系统的航班动态性调度研究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关于冬天
关于言语行为的现象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