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火灾隐患分析及消防建设对策探讨

2018-08-16王俊森赵文玉孙鹤宁泽康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消防界(电子版) 2018年14期
关键词:宿舍消防火灾

■ 王俊森 赵文玉 孙鹤 宁泽康 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一、高校消防安全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群体特点

大学生是年轻群体,具备较好的体能和很强的学习能力,他们能快速的掌握火灾预防知识、逃生知识以及灭火知识。体能和学习能力,决定了大学生能够在火灾发生时,拥有较强的逃生能力以及灭火能力。在有组织的情况下,大学生还可以参与疏散群众和指挥他人逃生,从而减轻火灾给人们带来的危险和财产损失。

(二)高校消防教育现状

我国教育部和公安部联合签署的《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36条也明确规定,学校校应当采取下列措施对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使其了解防火、灭火知识,掌握报警、扑救初起火灾和自救、逃生方法。每年组织一次消防演练,开展相关的防火知识宣传、将消防知识纳入教学内容之中、对新生进行必要的消防培训、对进入实验室的学生要求掌握一定的安全技能以及进行相关培训、学校赢积极开展消防安全讲座。从目前看来,大多数高校没有按照规定对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学校管理层对消防工作不够重视。

火灾带来的危害极大。2018年3月16号上午10点,中央美术学院南门宿舍发生火灾,受灾人数高达440人,其中烧伤一人,烧毁宿舍100多间。2008年5月5号,中央民族大学发生火灾,大火蔓延的范围极广,上千学生的宿舍着火,幸运的是消防员及时赶到疏散了学生,及时控制了火情。大多数学生的火灾逃生能力弱,火灾发生是手足无措,究其原因还是高校消防工作做的不到位。

二、事故发生原因分析

(一)消防安全意识的缺乏

即使保卫部门负责管理全校的消防安全工作,但消防安全工作并没有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演练等工作,安全意识薄弱。师生同样缺乏火灾防范意识,对消防安全隐患不重视,对危险事故发生心存侥幸。根据在桂林几所高校的调查可知:36%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在学校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50.6%学生表示对《消防法》没兴趣或不清楚。

(二)学生宿舍存在安全隐患

基本上全国高校学生均有随意乱拉乱接电线的现象。2003年2月11日,中央民族大学8号楼学生因宿舍内私拉电线导致宿舍发生火灾。在易燃地乱用明火会导致火灾频繁发生。夏天为防止蚊虫叮咬,有的宿舍选择点蚊香,碰翻蚊香,引起火灾。

(三)安全疏散通道不足

对于火灾极易发生的校园建筑物,教学楼、图书馆、食堂等。消防安全措施不到位,楼道狭窄,逃生通道少。某些大学为了加强对学生管理,会设置栅栏等措施,这样一旦发生危险,会因为没有宽敞疏散通道而引起拥挤等现象。

三、安全消防建设的意义

现如今校园安全建设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很多师生也认为消防安全问题不会存在,但大学校园火灾惨痛教训仍在存在,2011年10月12日中南大学一栋化学化工学院教学楼顶楼发生火灾,最终导致整栋楼烧毁。因此校园仍然是火灾隐患极高的领域之一。校园内学生公寓、教室、实验室、食堂、图书馆、电子计算机教室等均是火灾容易发生的场所。对于刚刚出家门的孩子来说,基本上没有安全意识。学校领导还应把校园消防安全排上议事日程,采取演习,加强消防建设。

大学校园消防安全建设意义深远。不仅关系到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对远在他乡的亲人担当起一定的责任。我们要从火灾事故中汲取经验、教训。当前我们师生要充分认识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学校领导要坚决做好学校的消防安全工作,坚决杜绝火灾事故发生。这样不仅有利于广大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使得学校的稳定,家庭和睦。

四、校园消防对策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消防教育对策仅利用信息通知以及传统课堂教育,此传统、枯燥的推广方式极度缺乏学生的共鸣性和感染力,很大程度上难以将消防意识深入学生内心,导致了高校“有消防教育,无实际意义”。因而,多样化的消防安全教育体系急需建立健全。高校需以学校自身为体系中心,采用枝状扩展体系建设开展消防意识提升,培养大学生对于消防安全的自身责任感和积极性,根据本校情况和实际需求,制定专业可行的教育形式。具体措施可参照以下四点。

(一)扩展消防意识影响

“教育、人力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有关职业培训机构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培训的内容”,思想观念是根本意识形态的体现,因而思想建设应占据消防教育的绝对地位。对此,为改变本校消防安全教育的不规律性、随机性,可制定专项教育计划和教育大纲,独立开设消防教育课程,将消防安全知识作为公共教育基础组成部分,不能让消防教育流于形式。本地教育部门也应应援鼓励此项计划的进行,建立权威的教育大纲,实现专业、切实、新颖为一体的教育体系。同时,多方位的宣传体系也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校方可聘请本地消防部分人员,定期开展消防宣传知识讲座、观看消防事故影片,利用震撼教学模式从根本上让学生形成对于消防重要性的认识。另外有必要从根本上发挥问责制度作用,以“校、院、专业、班级”四位一体,做到逐级问责,责到个人。

(二)消防知识专业性与趣味性相统一

枯燥的书本教学只会让消防教育走于过程,丰富的教学形式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让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统一。根据调查,仅有4.65%学生学习了解过消防法律法规以及消防器具的操作方式。为此高校可在军训期间加入消防演练项目,从一开始便建立学生的消防观念,培养他们的消防意识,并通过实际参与让学生切实经历这一流程。演练过程可增设学生实际操作消防器具过程,做到“理解、学会”。为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校方可举办消防趣味知识竞答,以第二课堂分为奖励机制,将消防教育切实的投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与此同时,可利用校园网站信息和微信公众号推送等网络信息传播方式普及相关消防知识,以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达到“习以为常”的效果,潜移默化的传播消防知识,提高宣传效率和质量。

(三)建立健全监督防范措施

加大校园消防监督的执行力度,定期对宿舍、办公室进行安全排查,并采用一定的奖惩制度,对于在检查过程中出现的违纪违规现象予以及时的批评教育,从根源阻断校园火灾的发生。违规电器是宿舍火灾诱发的最普遍因素,因而,健全的监督系统能及时有效的对火灾隐患源头进行排查。监督意识的增强,伴随着各级部门的相互鼓励配合,从高层到个人,切实完善互相监督、互相问责的体系。与此同时,校方应定期做好校园消防设备的检查工作,严格把关,及时更换清理老旧、过期灭火设置,保障消防设施的稳定使用。校园建筑多数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灭火等级基本属于轻危险级,因此,应配备与之对应的消防设施,并严格把控宿舍、教学楼用电指标。尤其是宿舍大功率电器的使用,此类违纪现象应严肃对待,杜绝一切火灾侥幸发生的根源。

(四)校园消防硬件的完善

学校进一步落实责任,构建防火长效机制。学校相关部门在具体工作中要把消防教育普及与消防设备结合起来,以学生宿舍、食堂、实验室、教室、图书馆、会议室等人群聚集场所重点开展安全检查,督促整改火灾隐患,电器的安装与使用都必须符合国家要求,拆除乱私拉电线。学校增加与更新消火栓等防火设施。对于建筑物耐火等级低、室内消火栓系统不完善、应急照明以及疏散指示标识不完善等安全隐患,学校整改到位。学校要落实防火设施设备维护等经费,定期检查防火设施,确保室内外消火系统、自动报警系统、灭火系统、火灾应急照明以及疏散标志等完好无损。科学管理,加强宣传,提高自身自救能力。学校要加强防火安全教育,普及防火知识,提高防火意识。定期举办火灾报警、火灾扑救及火灾逃生等消费演练,提高广大师生的防火意识和自救能力。学校及时通报社会上火灾新问题,有针对的开展火灾教育,实现“带动一个学生、影响整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防火效果。

五、结语

目前,校园消防问题已经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受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尤其是火灾高频发生的高校,紧密联系着师生的生命安全问题。因此,学校应落实消防建设工作,建立健全消防对策与管理,落到实处,明令奖惩。这工作并不是一劳永逸,而是任重道远的长期任务,将消防工作放到首位,共筑平安校园。

猜你喜欢

宿舍消防火灾
《消防界》征稿启事
热得快炸了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漫画说消防
学校到底是谁的
消防也幽默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热得快炸了
如何帮助大一新生建立良好的宿舍关系
离奇的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