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县蔬菜穴盘育苗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2018-08-16王付勇杨爱军
王付勇 杨爱军
(1.新野县农业局,河南 新野 473500;2.新野县绿健农业有限公司,河南 新野 473500)
1 新野县蔬菜穴盘育苗现状
1.1 发展历史
河南省新野县以发展越冬甘蓝为主导,但国产甘蓝种子夏季生长情况不好,损失较大。2002年,开始引进国外甘蓝种子,但成本较高。于是,当地政府于2004年开始引进推广穴盘育苗技术,经过2年的推广,效果显著,推广面积逐步扩大,在西蓝花、花椰菜、大白菜育苗上也得到逐步应用,并取得了成功。
1.2 穴盘育苗推广应用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甘蓝类、大白菜、茄果类、瓜类、莴苣和生菜等穴盘育苗应用面积较大;菜心、芥蓝、上海青等因定植密度较大,使用穴盘苗成本较高,难以推广;大葱、洋葱经过育苗技术改进,实施一穴多株,降低了育苗成本,逐步开始推广应用;其他蔬菜如芹菜、石刁柏、萝卜、甜玉米等穴盘育苗处于推广阶段,目前应用面积不大。需要说明的是,萝卜经穴盘育苗定植后不会发生分叉。
1.3 育苗主体
新野县穴盘育苗主体有三类:一是以集中育苗,分散供应为特点的企业工厂化育苗中心,约占新野县穴盘育苗供应量的15%;二是合作社或种植大户建立的育苗场,约占新野县穴盘育苗供应量的20%;三是农户自育自用,这是新野县穴盘育苗主体,约占穴盘育苗供应量的75%。
1.3.1 企业工厂化育苗中心。新野县有规模的工厂化育苗中心仅1家,该中心拥有现代化连栋温室17座、日光温室20座,总计育苗面积13万m2,拥有自动播种流水线3套,可一次完成装盘、压穴、播种、盖种等工作,幼苗生长过程中,温度、光照、通风、空气湿度、基质水分等环境因素能够实现自动控制。年培育穴盘苗2亿多株,可供应5万亩大田用苗。
1.3.2 合作社或种植大户建立的育苗场。这类育苗主体育苗设施较为简单,一般为6~8 m跨度大棚,长度随地块而定,一般70 m左右,每户一般5~8个大棚,育苗面积4 000 m2左右,一次性可放置标准穴盘2.5万盘,若育甘蓝类蔬菜幼苗,可供定植40 hm2大田,所育菜苗除供应自身使用外,还可供应其他农户使用。
表1 新野县蔬菜穴盘育苗应用情况
1.3.3 农户自育自用。农户根据自己的种植面积和种植品种,在市场上选择购买穴盘,以及购买相应的基质,一般利用自己原有的大棚进行育苗,大部分在定植田附近选择育苗场地,也有在房前水泥地上进行育苗,不同蔬菜品种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达到定植标准后开始定植。
2 存在的问题
2.1 基质质量问题
新野县各类育苗主体所使用的基质,因原料不同、生产工艺不同、管理不同,造成所生产的基质质量偏差较大,育苗过程中经常发生杂草多、影响发芽、营养不足等问题,有的甚至给育苗造成较大损失。
2.2 育苗技术问题
12月至翌年3月育苗的瓜类、茄果类蔬菜,因育苗处于严寒,对设施条件要求较高,需要加温设备,温度、光照控制复杂,特别是需要嫁接的西甜瓜、黄瓜、茄子等,管理更为复杂,常出现徒长苗、老僵苗、嫁接成活率低、病害严重等问题,死苗现象常有发生,有时甚至全棚报废。
2.3 品种间育苗开展不均衡问题
目前,甘蓝类、白菜类、茄果类、瓜类蔬菜穴盘育苗较为普遍,而洋葱、大葱、甜玉米穴盘育苗刚刚起步,农户还没有普遍接受,需要进一步示范推广。
2.4 机械化定植应用面积较小问题
穴盘育苗的好处之一是育苗实现了标准化,便于机械化定植,但新野县因土地整理不平整、定植垄与定植机械不配套、定植机械稳定性差等问题,至今没有大面积应用,仍以人工定植为主[1-2]。
3 发展趋势
3.1 穴盘育苗技术将向更加适应机械化定植方向发展
随着农业机械作业标准与定植机械要求标准配套一致、定植机械定植标准与农艺生产要求配套一致外,还需要穴盘苗与定植机械高度配合,要保证每个穴盘不缺苗。这就需要选用高芽率种子,使用专用穴盘,这种穴盘柔韧性好,且有卡扣能在机器内走动,保证幼苗大小、高矮、粗细、苗间距等均匀一致,这样才能保证定植质量。
3.2 穴盘育苗将向更多品种发展,实现能育尽育
新野县穴盘育苗技术主要应用于甘蓝类、白菜类、茄果类、瓜类蔬菜,大葱、洋葱穴盘育苗技术较为成熟,其他蔬菜如莴苣、生菜、芹菜、石刁柏穴盘育苗面积逐步扩大,大田作物如玉米、甜玉米也开始了穴盘育苗,甚至一些园林如迷迭香、楸树等也在探索使用穴盘育苗。将来需要育苗的作物都会采用基质穴盘育苗技术。
3.3 工厂化育苗中心数量将会增加,且更加专注于高价值幼苗的生产
随着菜农对穴盘育苗认识的逐步提高和育苗品种的增加,市场需求将越来越大,种植大户一般不会自建设施进行育苗,这将促使社会资本进入工厂化育苗领域,预计未来工厂化育苗中心数量将逐步增加。产品除供应本地市场外,逐步可向全国市场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