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QCT的新型脊椎骨矿密度体模的研制
2018-08-16阳宇春康晓斌
阳宇春, 王 昆, 范 杰, 康晓斌
(1. 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1; 2. 宜宾市计量测试所,四川 宜宾 644000;3.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21; 4. 青海红十字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0)
0 引 言
QCT骨密度测量技术是采用的人骨与骨标样的比较方法,由Genant等[1]于1977年首先研究采用,我国于1990年在临床应用开始使用这种方法,并使用K2HPO4溶液制成液体体模,其主要缺点是与骨的辐射等效性差和稳定性差[2-3]。Kalender等[4-5]于1987年研制了羟磷酸钙Ca5OH(PO4)3固体体模,我国张光等[6]于 1998年也研制并采用了这种羟磷酸钙技术,其体模制备过程较为复杂,但其骨材料的辐射等效性好。杨定焯[7]详细研究了不同QCT体模材料对骨密度测量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羟磷酸钙Ca5OH(PO4)3做骨标样效果最好,应为首用之选。
文献[6]只采用了羟磷酸钙密度值为200 mg/cm3的骨标样,相当于是单点比较,比较点数少,准确性和精度都不高。随着研究的深入,美国IA公司推出了商售的三标样、四标样羟磷酸钙体模,2005年鄢清等[8]也推出了国产商售四标样羟磷酸钙体模。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十分先进的双排和多排螺旋CT机。这两项技术极大地推动了QCT骨密度检测技术的发展,包括体模在内的QCT骨密度技术在我国推广应用[9-12]。
本文研制了新型的QCT五标样体模(简称CP体模),同四标样相比多一个数据点,在做线性比较时有更好的线性外推和内插精度,有利于检测小于50 mg/cm3和大于200 mg/cm3的骨密度。文章着重阐述五标样CP体模研制及对应的试验结果,同时介绍同国内外同类型羟磷酸钙固体体模的比较。
1 方 法
1.1 辐射等效软组织的成分及制作
软组织的辐射等效是指在CT机的X射线能量范围的辐射等效,其设计按照这个X射线能量范围的平均衰减系数计算,得到辐射等效软组织的成分别为聚乙烯、碳酸钙和氧化镁,比例依次为90%、5.6%和4.4%。将这3种材料按比例混合在一起,在塑料挤塑造粒机上加工成改性聚乙烯颗粒。在这种塑料颗粒中,3种材料均匀分布,接着将这种颗粒在2 000 g塑料注射机上加工成塑料块,这就是辐射等效软组织材料。其塑料块的尺寸为300 mm×160 mm×35 mm。这个塑料块的长度覆盖了中国人体腰椎的全部椎骨,且留有富余的尺寸。
1.2 骨标样的比例成分及制作
将前面1.1的改性聚乙烯颗粒与一定比例的等效骨矿物质羟磷酸钙Ca5OH(PO4)3,通过250 g塑料注射机,按照设计的模具加工成等效骨材料。每一根骨材料尺寸为20 mm×300 mm,加工制作成羟磷酸钙密度分别为0 ,50,100,150 ,200 mg/cm3的5种等效骨标样。设计的这5个含量涵盖了人体生理病理的脊椎松质骨的骨矿密度变化范围,适应CT机检测人体脊椎松质骨的骨矿密度的临床应用。
1.3 五标样CP体模制作
图1 CP体模(下半部分)和QA体模(上半部分)
1.4 质量保证体模的制作(QA体模)
将1.1中的软组织塑料颗粒在2 000 g塑料注射机上,按照设计的模具,加工成类似人体腰部截段的塑料块,其尺寸为300 mm×200 mm×40 mm,并在靠下边75 mm的中间位置打1个30 mm×40 mm的孔,在其中紧密安装一个30 mm×40 mm的骨标样,其羟磷酸钙密度为150 mg/cm3。它的位置、形状和羟磷酸钙密度都模拟了人体脊椎骨及其相应环境。
2 CP测量体模的性能试验
2.1 线性试验
在西门子公司Somatom Defintion Flash型 CT机上进行试验。CT机检测条件:室温20.6℃,130 kV,100 mA,2.1 s,层厚10 mm。
将CP体模放在CT机扫描床中间,并把QA体模如图1放在CP体模之上,让CT机对两个体模作横向扫描(扫描路径与CP体模的骨标样垂直)。得到各个标样相应的CT数,数据列于表1。
表1 各个骨标样的CT数
根据CT值的定义[9],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H——CT值,Hu;
μ——骨标样的质量衰减系数,cm2/g;
μw——水的质量衰减系数,cm2/g;
1 000——厂家机器常数。
从式(1)只能看出CT 数与质量衰减系数有关,不能看到其与密度的关系。因此将其变换为
式中:ρ——骨标样的羟磷酸钙密度,mg/cm3;
K——依赖于CT机的X射线能量和被检测
物质的质量衰减系数的一个系数,Hu/(mg·cm–3)。
从式(2)可以看出,CT数与骨标样的羟磷酸钙密度成正比线性关系。于是,对表1的数据用最小二乘法作线性拟合,得到拟合直线的截距A=–5.4、斜率B=1.271 8和线性相关系数r=0.999 96,拟合直线的公式为
式中:Y——CT数,Hu;
X——骨标样的羟磷酸钙密度,mg/cm3。
2.2 CP体模骨标样羟磷酸钙密度的均匀性
由2.1可以看出,CT数与羟磷酸钙密度成正比关系,所以用CT数的均匀性代替羟磷酸钙密度的均匀性。CT机条件及参数设置同2.1。
将CP体模放在CT机扫描床中间,并把QA体模如图1放在CP体模之上,每间隔3 cm取一个位置,共10个位置,每个位置扫描1次,得到每个位置5个标样的CT数,数据列于表2。
表2中CT数的相对标准差Sr,根据下式计算得出:
式中:s——标准差,Hu;
——每一个标样10个位置CT数的平均值,Hu;
xi——每一个位置的CT数,Hu;
n——位置数目,n=10。
在表2中, 4个含骨矿的标样的羟磷酸钙密度不均匀性误差都在±1%内。羟磷酸钙密度为0 mg/cm3的骨标样就是软组织(水),其相对标准差在±11%内,这是因为其CT数很小,统计涨落大而导致的。但是,它在骨密度计算中所占权重很小,对总误差的影响也小。
2.3 CP体模骨标样羟磷酸钙密度的稳定性
每过3个月对体模做一次测量,每次测量获得扫描10次的数据平均值。在一年时间内做4次测量,用标准误差计算法计算一年时间内的稳定性。
CT机条件及参数设置同2.1。体模的摆放位置同2.2中的任意位置,一年内对200 mg/cm3骨标样进行4次测量,每次测量保持位置不变,数据见表3。表中的数据为测量该骨标样相应的CT数,用CT数的变化考察体模的稳定性。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骨标样的稳定性优于0.12%,这是固体体模的优点。
表2 骨标样均匀性Hu
表3 CP体模稳定性Hu
3 同国内外体模的比较
用任意CT机对体模进行测量,比较测试结果与CT数的相关系数r,相关系数越接近于1,说明体模越好。不直接对某一实际的骨样品测量,因为骨样品的软组织部分与各个体模的的软组织可能有一定的差别,会使测量结果误差较大。
用目前我国使用最多的国产HK2000型和美国QCT3000型脊椎骨密度测量体模作比较。保持设置参数不变,在CT机上扫描3个体模,考察它们的线性拟合情况。表4为CT机测量各体模骨标样的CT数,国产HK2000型和美国QCT3000连0 mg/cm3标样一起算,只有4个骨标样。
各体模的CT数与相应的羟磷酸钙密度进行线性拟合,可得到相关系数r,如表5所示。虽然没有用统计方法对r进行差异性检验,但从表中数据可以定性看出3个体模的相关系数都十分接近于1。从原理上讲,数据点越多,线性拟合越精确,本例体模更接近于1。
表4 3种体模的CT值Hu
表5 同国内外体模的比较
4 结束语
本文制作的五标样体模是改进羟磷酸钙固体体模的尝试。从试验结果来看,得到5个骨标样的羟磷酸钙密度分别为0 ,50 ,100 ,150 ,200 mg/cm3,拟合方程的线性相关系数r=0.999 96,均匀性都在±1%内,稳定性优于0.12%。相较于另两种体模,本例体模线性相关性系数更接近于1。增加1个数据点,不增加软件编制工作量,也不延长患者检查时间。实际用于临床及研究中,对收集更多的数据,有突出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