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高职院校医护英语课程设计与实践
2018-08-15吴雷达孙磊孙燕
吴雷达 孙磊 孙燕
【摘要】为了适应医学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在需求分析理论和课程设计原理的基础上,从实用的角度,对高职医护英语课程进行了系统设计,其中主要包括以下环节:护理英语的课程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组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考核评价方式。通过实施教学,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了医护背景下的英语交际能力,改革成效显著。
【关键词】医学高职;医护英语;教学设计
一、引言
高职医学院校医护专业是培养面向医疗、卫生、保健、康复第一线的,从事临床、社区护理的高端技术型人才。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如何以职场交际为目标, 以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是一个不可回避问题。但传统医护专业英语课程的问题是要么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系统性,忽视了知识与工作任务的联系。要么选取的教学内容过于专业,给学生造成过度的学习负荷,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面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多数学生基础相对薄弱,这一实际情况,鼓励教师编写符合高职学生水平的教学内容并确定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评价考核方式是当前高职医护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郑爱仙,2016)。以下是我们在医护英语课程设计和实施方面的一些实践。
二、医护英语课程需求分析调查
通过对护理专业学生英语学习需求的调查分析,发现医学高职院校学生对医护英语的学习需求强烈。护理英语教学具有广阔的需求空间,但又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使教学更有成效,建议根据未来职业活动的需要编写体裁多样的实用性和专业性教材;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模拟真实语言情景,教学做相结合(孙燕,2012)。根据臧爽和李妍(2010)对不同层次护生ESP学习需求的调查分析,护生对英语学习的认同度很高,对自身外语水平较不满意,希望在大学二年级后继续学习护理专业ESP课程,并重点加强英语听、说能力的训练。这与Lepetit等对美国Clemson University医疗专业学生的调查结果相似,该调查对象也认为应该把外语学习的重点放在口语上。唐鹰(2010)对涉外医疗机构的调研,对护理学生未来职业情景进行了归纳并提炼出五个学习领域,包括门诊服务、急诊室护理、住院护理、出院护理和家庭护理。
三、医护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制定
基于以上护理英语学习的需求分析,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和师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护理专业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目标应该避免走向完全以内容为基础(content-based)的专业英语教学, 其定位应介于专业英语与公共英语之间,即护理行业的“窗口”英语,这样不但能适度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其掌握有效的护理英语学习方法,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提升就业竞争力及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制定了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医护英语课程教学目标。
在学习完本课程后,学生应该能够:
1.知识目标:
(1)掌握基本的语音知识。
(2)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规则。
(3)认知2500~3400个英语单词(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1600个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其中2000个左右的单词能正确拼写,英汉互译。学生还应结合专业英语学习,认知400个护理专业英语词汇。
2.技能目标:
(1)听:能听懂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使用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较慢(每分钟110~120词左右)的英语对话和不太复杂的陈述,理解基本正确。
(2)说:能用英语进行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交流。
(3)读:能阅读中等难度的科普性卫生保健题材的英语文章,理解正确。在阅读生词数不超过3%的英文资料时,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50~70词。能读懂通用的简短实用文字材料,如信函、药品说明书等,理解正确。
(4)写:能填写和模拟套写简短的英语临床应用文,如填写表格、病历、处方、电子邮件等,词句基本正确,无重大语法错误,格式恰当,表达清楚。
(5)译:能借助词典将中等偏下难度的一般临床实用题材的文字材料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
3.素质目标:
(1)具备使用英语进行初步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在日常和涉外业务交流时,持有积极主动的态度,具有自信心,克服产生的焦虑情感。
(2)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具备初步的跨文化护理的知识和人文素养。
四、医护英语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1.内容的选取:基于以上对护理英语课程的学习目标,所选取的内容包括了学生在未来工作中面临的主要涉外职业情境包括:(1)预约挂号;(2)导医咨询服务;(3)接听急救报医电话,询问病情;, (4)协助病人办理入、出院手续;(5)给药、注射、输液;(6)术后及康复护理;(7)对患者的健康教育。(8)书写简单的临床护理文件。(9)读懂处方和药物说明书。在此基础上,每个单元都设计了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训练任务,侧重听说能力的培养。另外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还兼顾了学生职业素养方面的培养目标,如跨文化护理、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交流。
2.內容的组织:医护英语内容的组织不同于传统的按照语法功能的序化方式,而是基于学生未来的临床医护工作过程和岗位群设计各单元的学习任务。语言技能的训练则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每个单元的开始都给学生提供一个情境,并就其展开讨论或描述,以便激活学生的原有知识,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然后通过spot dictation, short conversation, create a dialogue等任务,使学生掌握与职业情景相关的表达方法。课文则提高学生阅读技能,并通过填空、学习构词法、翻译、句型替换等任务扩充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写作任务包括临床常用表格、病历、处方、Email, 通过仿写,熟悉其格式和常用句型和词汇(表1)。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根据教育学、心理学和二语习得理论选择教学方法,如交际法,任务驱动法,语法翻译法等。各学习单元和学习情境采用的主要教学活动有教师讲授,角色扮演,学生演示,情境模拟,小组讨论等方法,使用实物,图片,录像,录音等手段训练学生的听力和会话能力。在实施教学时,与传统的教学不同的是,护理英语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语言使用策略的训练上,而不是语法和词汇。如“Finding Your Way in the Hospital”这一学习任务中,学生应该重点掌握的是“如何在医院内给患者指路”,其策略应该包括,1.利用地标指路,如电梯,候诊室等;2.利用左、右、对面等表示方向的词;3 利用恰当的关联词,表示顺序,如first, then, after that等。4.注意調整语速及发音。
六、考核与评价
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强调综合能力的评价。考核的总成绩中,平时成绩占40 %;阶段考试成绩占30 %,期末成绩占30 %。考试方式包括闭卷,开卷,小测,课堂表现,学习态度等。除了校内的考核之外,积极引入社会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医护英语水平考试”。
七、结果
经过的我校2016级护理专业学生的调查,92.5%的同学认为通过这一课程改革,掌握了护理英语常用句型、词汇和在医院某些特定情景下的交流技能。89.1%的学生认为,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课堂活动新颖活泼,特别是运用图片和图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94%同学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树立信心,英语期末总评及格率由65%提高到98%。12.2%的同学认为某些教学内容偏难,还有待改进。8.7%的学生认为本课程应该加大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和辅导,以便能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八、结论
通过对高职医护英语课程的设计,满足了学生学习护理英语的需求,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较好地调动了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本课程的较好地掌握了医护背景下的英语交际能力。从教学实施的情况和调查分析可以看出, 医护英语改革成效是十分显著的。
参考文献:
[1]郑爱仙.高职院校医护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科技展望, 2016(13).
[2]臧爽,李妍.不同层次护生ESP学习需求的调查分析[J].现代医学, 2010(6):636-638.
[3]唐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护理专业英语课程设计[J].当代职业教育,2010(3):32-34.
[4]孙燕.医学高职院校护理英语需求分析[J].护理研究,2014,(4): 1440-1441.
[5]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2-20.
[6]孙晓玲.医学英语教学中的学习需求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0,(5):19-27.
[7]刘威.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国际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