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兴趣品质
2018-08-15赵秋菊
赵秋菊
一、培养积极健康的兴趣倾向
兴趣有倾向性。兴趣的倾向性是指对什么内容发生兴趣,它是形成其它兴趣品质的前提。孩子的兴趣可以是指向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指向精神方面的。不同的孩子,其兴趣的倾向性是有差异的。如有的孩子对绘画有兴趣;有的孩子只对影响自己个人利益的东西感兴趣等。应该运用自身和周围的教育力量,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兴趣倾向。
二、围绕中心兴趣,培养和激发广博兴趣
广博兴趣和中心兴趣是一个良好兴趣品质的两个方面,二者是辩证统一的。良好的兴趣品质是既博又专,专博结合。现在,中小学学生的学习负担普遍偏重,这对孩子兴趣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家长应该走出只重视智育或考试成绩的怪圈,为孩子多创造一些条件,鼓励并调动孩子。使孩子课外活动丰富多彩。一方面要为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广博兴趣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当好参谋和组织者;另一方要指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潜力,努力培养中心兴趣。
对中小学阶段来说,首先应培养孩子有比较广泛的兴趣,到了高中阶段,再慢慢引导孩子逐渐形成中心兴趣。
三、培养稳定而有效的兴趣
兴趣的稳定性,是指兴趣长时间地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些对象上。在这方面,个性差异很大。有些学生对事物缺乏稳定的兴趣;有的孩子有着稳定的兴趣,凡事力求深入,锲而不舍。稳定而持久的兴趣,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都有重要的意义。
另一方面,兴趣的效能也是兴趣的重要品质,只有培养孩子形成稳定而又有效的兴趣,才会产生积极的内部动机,激励学生掌握知识,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
四、增强孩子的成就动机,提高兴趣的效能
成就动机是指一个人力求实现有价值的目标,以便获得新的发展或地位或赞扬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有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表明:成就动机越强的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内在潜力就发挥得越好。如何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是教育学家一直在致力研究的目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尽量为孩子提供成功的机会
孩子成就动机的强弱受早期学习经验的影响。早期有失败体验的孩子由于经常受到指责和惩罚,会影响他们以后的大胆创新;反之,早期体验到成功的孩子由于经常到鼓励和赞扬,就会增加其成就意识和自信心。
2.根据孩子实际情况,不断提高抱负水平
孩子对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是否满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抱负水平与成绩的差距。抱负水平高的孩子学习目标远大,成就动机强;反之,学习目标模糊,成就动机弱。家长应该教育并帮助孩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和调整自己的抱负水平。抱负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人格的健全发展。
3.引导孩子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适当的归因
所谓归因是指寻找自己或别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对自己的同一行为结果进行不同的归因,对其动机和情绪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家长在引导孩子进行适当的归因时,一方面引导他们实事求是地进行归因;另一方面要对他们加强内部归因训练,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高,将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这对孩子增强自信心,提高抱负水平是必要的。
五、培养孩子热爱学习的愿望
掌握知识和获得应用技巧,是一个复杂的认知活动。这一活动的重要动力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热切愿望。
1.抓住知识间的连接点,帮助孩子找到克服学习困难的途径。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也不回避这些困难,而要诱导孩子走克服困难的道路,虽说有艰苦,但也有收获的道路。每个孩子都有对某些知识感兴趣的时候,孩子会对一些问题打破砂锅问到底。家长这个时候应该指导、帮助孩子查资料或向他人请教,使孩子的精神奋发兴起。这要求每个家长都要去考虑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首先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方法。
2.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教育孩子充满热情,不能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
(2)和孩子讨论学习问题时创造精神饱满和乐观愉快的语调,对培养孩子牢固持久的学习愿望和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方面,具有极大的意义;
(3)善于保持学习的紧张情感,并赋予它积极的性质,鲜明地向孩子指出他应当奋力以求的目标;
(4)不要形成问题定势,问孩子问题时应该留给孩子思考的时间,并调动孩子思维的积极性。
3.把培养学习愿望与孩子的意志方面紧密地联系起来。孩子应当孜孜以求,力争学好,但这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虚荣心和自尊心。激励孩子学习的基本意志动因应该是:对学习的自觉态度,为社会的未来活动做好准备,为了班级和学校等的集体荣誉感等。
为了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和为集体争光的愿望,要让孩子明确学习目的和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使孩子学习的愿望变得切实有效和富于理性。而且只有这样的动力,才具有永久性,才能使学习不走上歧路。
4.为孩子创造成功的“预感”。合理地利用奖惩措施,充分调动内在动机(求知欲、对知识的追求等)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对培养学习愿望是必要的。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指出,有些学生之所以不爱学习,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感到是一种“苦难”,其原因在于他们的学习是受间接的、外在性的动机所支配。许多家长用物质奖励来调动孩子的外部动机,这对兴趣这一内在动机的发展是有害的。
六、指导孩子学会学习
學习兴趣与学习方法、学习策略也存在密切的关系。有研究表明:认知策略的层级与学习动机水平有很大的相关,认知策略越好,学习动机水平越高,认知策略的改进总伴随着学习动机水平的提高。”实际上,使用学习策略的过程,就是学习者进行自我调节的过程。根据不同的策略在自我调节中所起的作用,一般地来说,有如下四种类型:
1.学习努力程序的调控策略
努力程度的调控策略属于手段调节策略,包括时间利用策略、学习情境创设策略和寻求帮助策略等等。
2.普通认知策略
普通认知策略能够使学生有效地进行信息加工,从而控制自己的知觉、注意、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现有的研究表明,掌握寻找深层意义、分解目标、灵活探索和将部分综合整体等四项普通认知策略,有助于增强自我调节。
3.解决学科问题的特殊策略
在解决不同学科问题时,学生还需要运用一些特殊的策略。家长、老师都应该结合自己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把这种具体的学科策略步骤地传授给学生。
4.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metacognition)又译认知监控或对认知的认知。学生动用元认知策略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进行计划、监督和评价,保证学习活动有效地进行。
总之,学生学习和掌握学习策略的过程就是学会如何学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