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快乐教学”
2018-08-15吉罗日日
吉罗日日
“快乐学是当代教胄界正深人探讨的课题。近年来,由于新课改进一步推进,这些实验成果在小学阶段得以充分体现。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深深感到,小学生从年龄段上看,正处于好奇心最强,求知欲最旺盛的时期,在小学课堂上引人“快乐教学"是完全必要的。尤其语文课的课时较少,教与学的任务相当艰巨,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学、爱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就可以调动起来。那么,争取课堂的最佳效果,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也就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了。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传授的知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深入地、兴趣盎然地学习领会。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有一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今天我们的语文教学,完全有可能做到让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成为“乐之者“,从而进入最佳学习境界。
本文现就以下几点,浅谈小学语文课引入“快乐教学”的体会。
一、优化导语设计,引发学生好奇心
学生的心理尚处于不成熟状态,他们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作为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感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来尽快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从而使导语成为一堂课成功的铺垫。我在讲《挑山工》一课时,考虑到我们学校的学生平时在家里就经常爬坡上坎这一特点,便在课堂上让学生先回忆自己在家里爬坡上坎的生活片断,并让学生简要复述几个环节,说说自己的亲身感受,然后指出,这篇课文讲挑山工挑重物登山,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的事实,这是什么原因?难道他们真的会“腾云驾雾"?那么挑山工是怎样挑货物上山的?作者在游览的途中几次与挑山工相遇?结果怎样?作者从挑山工意味深长的话中感悟到了什么?作者说从泰山回来画了一幅画挂在书桌前,因为需要它。作者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扣住了学生的心弦,驱动了他们的好奇心。接着进入新课的讲授,学生便很容易接受了。根据教材内容,导语可以有多种形式:或者利用谜语、成语导入,或者利用名人名言诗词歌赋导人,或者利用乡土历史导人……总之,上课开始,就要让学生感到新奇,有悬念,有学头,愿意学,喜欢听。古人说: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学生有了疑问,求知的欲望就被激发起来了,作为教师也就可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了。
二、将语文知识生活化,拒绝枯燥无味的照本宣科
值得尝试的是,将语文知识揉进学生的实践生活中,把语文知生活化,以曲折的情节,生动的形象,去吸引学生。这样学生有兴致,容易接受,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也能加深。例如讲《乌塔》这一课时,我们把了解德国小姑娘乌塔为什么能独自出国旅游作为这一课的重点。为了突出这个重点,我在课堂上穿插讲了“天黑不敢出门"和“平时独自一人不敢出门办事"的学生生活实践中的故事。然后问班上哪些同学有乌塔这样的生活经历,结果举手的没有几个学生。这个事实说明了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孩子普遍缺乏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这样,学生学习这一课的意义,就能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语文本身是一门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在各种类型的文章中,每个人物、每个事件,往往都包含生动感人的故事。这些人物、事件就在学生的生活中。作为语文教师,要深人挖掘教材,补充必要的情节,以生动的故事,感人的形象,饶有风趣的语言,将学生引人到快乐的学习环境中,将语文生活化。
三、不可忽视的情感融入
小学学生求知欲很强,对什么都感到好奇,而且有了一些独立的见解。语文课内容丰富,许多文章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若能进行情感引导,不仅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能使学生更热爱这门学科。例如,在讲解《长城》、《世纪宝鼎》、《清明上河图》、《卢沟桥的狮子》、《圆明园的毁灭》等课文时,教师要带着激情洋溢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和强烈的民族意识。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更加深切地了到:我们的祖先曾创造了光耀千古的优秀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也会使他们振奋起来,为成为二十一世纪祖国的有用人才而读书。我们要为恢复昔日的荣光而努力奋斗,学生也能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的含义。
把“快乐教学"引人课堂,要做到这一点,要求教师要用真情对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教师必须真情付出,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那些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心,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教师如果真情付出,一定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除了课堂,课下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也有许多“快乐"方式,这里不再多说。
总之,要让学生逐渐把學习语文,当作一种愉快的求知增能活动,这不仅可以积极地“减轻学生负担",而且会使他们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