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通过小学数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8-08-15赵清香
赵清香
摘 要:依托小学数学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利用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众多的优势,教师要充分挖掘并认识到这些优势,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要让学生在掌握基础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熟练运用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促进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3-006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3.038
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发挥好引导者的角色,开展更多的探究式创新型学习活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通过不断地参与和体验这些活动,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获得相应的提高。
一、 小学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
作为学习的主人,如果自己都不会学习,只是被动地服从教师的安排,这样的学生,不仅在未来发展中容易受挫,而且他们的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也很难获得有效的提升。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尤其是数学这门学科,抽象性很强,如果教学中不注重方法的渗透,学生很容易受挫,进而丧失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时,教师先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想知道哪些问题?”学生争着回答:“三角形的面积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这就促使学生寻求解决三角形面积计算的途径和方法。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解决途径,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设想,并且根据已经学过的基础知识和公式定理,推断问题假设,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因此,教师一定要讲究方法,而且要具有耐心,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要促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 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情境问题的创设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结合小学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可以通过情境问题的创设与解决来实现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養。作为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情境教学才能降低难度,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情境中的具体问题可以促进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充分感受数学的魅力,进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一节数学课的开始,教师若善于从实际出发,巧妙地设置悬念性问题,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的情境中,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发现过程中,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励他们开展探索性学习行动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一般都很喜欢那些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他们经常会缠着教师问很多的为什么,很多问题连教师都没有想到过。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往往思维会更加开阔,发散思维能力也比较强,体现出来的创新素质比较高。例如,在一次素质教育研讨会上,一位教师在进行“十几减9、8”这一内容的教学时,在课程将要结束时,一位学生问:“老师,12减9,2减9不够减,我是倒着减的。先用9减2得7,再用10减7得3,因此12减9得3,这样做可以吗?”会场一开始非常安静,但是,很快教师们就开始窃窃私语,讨论着问题的解决思路。这样的思考和引导,完全可以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主要是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为学生提出问题创造浓厚的氛围,帮助他们更好地运用基础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认识到提问能力的重要性,这是创新的起始点。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提出自己的质疑,鼓励他们有不同的想法。有时学生不会提问题,为了让学生学会质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当教完某个内容时,不妨来个“回马枪”,对学生自认为掌握的内容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如果不这样做,还有其他什么方法吗”等,鼓励学生打破条条框框进行思考。很多时候学生们各有各的角度,他们有时候提出来的问题非常新颖,经过长期的鼓励和熏陶,学生的质疑能力就会获得很大的提升。而这些都是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必要因素。
四、 大量借用开放题的设计,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开放题型使学生的思维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可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开放题型让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受到了很大的刺激,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从不同的思路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所以,在开放题的教学中,选用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既要隐含“创新”因素,又要留有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探究的余地。如调查本校学生的课外活动情况,面对这个比较复杂的课题,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充分的探索和交流。在教学实践中,首先可以通过一些问题去启发学生,让学生学会如何调查和收集数据;在收集上来数据的基础上,对于如何进行数据的分类和整理,要为学生提供基本的方法,鼓励学生灵活组合选用方法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大胆提出假设的基础上找到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而组织学生深入讨论:从这些解释中能作出什么判断?能想办法证实或反驳由这些数据得来的结论吗?这是一道开放题,它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锻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综合角度去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大有助益。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可以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良好的条件,在这样一个平台中,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以得到刺激,他们的创新能力可以得到培养。当然,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离不开教师创新的教学方式。教师要通过一些开放题型的设计,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多角度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在长期的训练中,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获得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魏运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
[2] 张凤如.谈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培养[J].管理学刊,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