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燎原 革命精神永相传
2018-08-15赵德山
2017年12月22日,冬至,由沈阳音乐学院倾力打造的歌剧《星星之火》主创团队在参加完由文化部、江苏省政府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歌劇节展演之后,回到沈阳。此时正值辽宁省艺术类统考的最后一天,清早的沈音校园,《星星之火》的优美旋律仍未散去,东北的寒冷、艺考生们年轻的脸庞,使我忘却了满身的疲惫,这是多么和谐的一幅画面——鲁艺-沈音,冬季-星火。
一、老鲁艺 新沈音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成立于1938年,是由毛泽东、周恩来、林伯渠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水河畔发起、创立的我党第一所艺术院校,也是在特定历史时期中创办的具有特殊使命的艺术院校。学院成立以来,培养了郑律成、安波、刘炽、李焕之、卢肃、李尼、王昆等大批音乐家,涌现出了《黄河大合唱》《白毛女》《兄妹开荒》《大刀进行曲》《团结就是力量》等大量脍炙人口、凝聚人心、弘扬革命精神的作品,为抗日战争时期宣传、发动与组织群众提供了有力武器,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抗日战争胜利后,学院于1946年由延安迁至辽宁沈阳,1958年更名为沈阳音乐学院,培养了傅庚辰、谷建芬、袁方、羊鸣、秦咏诚、雷雨声等大批优秀人才。尽管和平年代,战争远去,但鲁艺精神却根植于每个沈音人的心中,“植根民族、融入时代、突出特色、服务社会、引领先进文化”的办学理念是继承鲁艺光荣传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党中央提出的新时期人才培养标准的具体内容,传承、弘扬和发展鲁艺精神和鲁艺文化是学院始终坚持的办学方向,也是我们的历史使命。
二、老《星火》新《星火》
歌剧《星星之火》是新中国建国后的第一部歌剧,由作曲家、东北鲁艺音乐部部长、沈阳音乐学院首任院长李劫夫领衔作曲,剧作家、东北鲁艺戏剧部实验剧团团长、导演侣朋等编剧。全剧共54个唱段,劫夫独立完成其中的37首,讲述了李小凤从一名16岁的小姑娘成长为优秀抗联战士的历程以及军民同心消灭日本鬼子的故事,真实再现了抗联战士的勇敢、坚定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014年底,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学院酝酿将《星星之火》重新搬上舞台。2015年3月开始进行剧本改编和音乐创编,6月排练,9月全剧彩排,10月31日在沈阳盛京大剧院首演,11月作为“春华秋实——艺术院校舞台艺术精品展演周”的演出之一在国家大剧院上演。至12月2日,《星》剧先后在清华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国音乐学院、沈阳师范大学等地演出9场,2016年6月16日—7月3日又在沈阳连续演出十余场。重新编排的《星星之火》共22个唱段,其中,重新创作了包括序曲和终曲在内的8首、在原作基础上创编了14首作品。艺术总监由学院前院长、歌唱家刘辉担任,音乐总监由作曲系主任刘晖担任,编剧由青年教师丁姝杰担任,并邀请了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廖向红任总导演,指挥家洪侠、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沈阳音乐学院管弦系副教授谢江任指挥,作曲团队、剧中角色、合唱队和乐队等均由沈音师生担任。2015年,该剧成功获批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资助项目,2017年再次获批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成为了该年度155部获批作品中唯一一部歌剧项目。从2015年至今两年多的时间中,主创团队不断进行修改打磨,先后进行了两改两演——一改研讨会在2017年5月,并于9月18日、“九一八”事件86周年当天在沈阳盛京大剧院演出;二改研讨会在2017年9月,并于12月19日、20日在江苏宜兴保利大剧院进行了两场演出,暨第三届中国歌剧节展演剧目演出。本届歌剧节共有23台优秀剧目参演,《星星之火》是入选五部经典民族歌剧之一,与其同时入选的还有中国歌剧舞剧院的《小二黑结婚》和《白毛女》、空政文工团的《江姐》以及湖北省歌剧舞剧院的《洪湖赤卫队》。
三、老歌剧 新形式
由于创作时间较早和演出条件的限制,原剧中歌唱比重较大,宣叙调较少,这引起了众多专家对该剧体裁的讨论,有人认为属于“歌剧-清唱剧”的范畴{1},有人则认为用“音乐会歌剧”来界定更为适合。
所谓“清唱剧”,是形成于16世纪末的介于歌剧和康塔塔之间的多乐章大型声乐套曲,有一定的戏剧情节,由咏叹调、宣叙调、独唱、重唱、合唱、序曲等组成,管弦乐队伴奏。与歌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没有布景、服装和戏剧动作,合唱比重较大,演唱者一直在台上,多在音乐会上演出。而“音乐会歌剧”则是歌剧演出的音乐会版本,演出场所在音乐厅,乐队演奏、合唱和指挥与演员们同台,但表演区域不同。与歌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以音乐会的静态形式呈现故事情节,人物和戏剧情节弱化,以音乐为主,宣叙调较少,“因此本质上属于音乐作品而与清唱剧更为接近”{2}。
那么,复排之后的《星星之火》究竟属于何种体裁?准确来说,它在逐渐修改打磨的过程中经历了清唱剧——音乐会歌剧——歌剧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清唱剧阶段。2015年,学院第一次将这部剧搬上舞台是以清唱剧的形式呈现的,没有布景和道具(仅有简单的篝火),乐队与合唱队均在舞台上与演员同台;第二阶段是音乐会歌剧阶段。2016年,该剧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演出,演出地点在音乐厅,音乐也做了部分修改;第三阶段是歌剧阶段。2017年,按照国家艺术基金两改研讨会提出的修改建议,主创团队制作了全新的舞台背景,乐队下到乐池中,同时增加了老李头的唱段和戏剧表现以及对李小凤成长过程的表述,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戏剧性大大增强。至此,《星》剧已成为完全的歌剧——由序曲、终曲和22个唱段组成,由双管编制的交响乐队伴奏加上80人的合唱团,作品既保留了劫夫创作的原有风貌,又增加了歌剧性与交响性,更符合现代听觉的审美需要。
的确,一部好的作品,是改出来的,是打磨出来的。 四、革命人 永年轻
68年前,《星》剧首演,1950—1964年间共演出四百余场;68年后,该剧复演,2015—2017年间共演出二十余场,受众数万人次。斗转星移,时代变换,很多事情都已不复当年,而《星星之火》在观众中引起的强烈共鸣却未曾改变——无论在剧院还是音乐厅,无论在大学校园还是企业厂矿,大家随着《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旋律轻声哼唱,为抗联战士的英勇牺牲而热泪盈眶。是什么让一部剧目拥有如此长久的生命力?又是什么,可以在不同年代、不同年龄的人群中引起如此一致的共鸣?
(一)爱国主义与家国情怀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是人民的文藝,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星星之火》正是这样的一部作品——它将爱国主义作为主旋律,以记录史实、歌颂抗联英雄为主题,剧情简单真实、善恶分明,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因此,观众的共鸣是心理的共鸣,是精神的振奋,是植根于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革命精神与民族魂。正如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拥有家国情怀的作品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
(二)民间素材与创作技术
将旋律置于音乐创作的首位,并创造性地使用民间音乐素材,从而创作出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又不困囿于民歌曲调的音乐,是劫夫始终坚持的原则。同时,作曲家又深受抗战救亡歌曲的影响,因此,《星星之火》“整个戏剧中的音乐素材以剧中的主题歌《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作为基调,采纳了《松花江上》作为时代与环境的表达,以东北民歌、抗联歌曲、东北大鼓为素材的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等的运用,构成了一部完整的歌剧音乐主体。当然,《星》剧在吸纳中国戏曲和说唱元素是人物形象凸显的成功之处也是处处可见的。”{3}其民间素材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节拍方面,在22首唱段中,除四首为4/4拍、一首3/8拍和一首6/8拍外,其余全部为2/4拍并以该节拍贯穿始终,少有交替节拍。即使在表现深情或凄凉的唱段中,如小凤唱段《爹妈啊,为什么你还不回家》《我是个穷苦的小姑娘》等亦是如此。节奏上也以均分为主,相对规整,常以依次出现的均分八分音符/切分音+四分音符+长音来作为一个乐句的布局。尽管该节奏布局呈现出逐渐宽放的状态,但却由于强位音的空出以及紧打慢唱的韵律而使得乐曲充满了弹性与动力。
调式方面,东北民间音乐以五声调式为主,六声、七声调式为辅,多加入变宫音,少用清角音;多用色彩明亮的宫、徵调式,少用黯淡的商、羽调式,角调式几乎不用,这些都反映了东北人民朴实、乐观的性格特征。在同一乐段内常用同宫系统内羽、商调式与宫、徵调式的交替,从而形成调式色彩的对比。
旋律形态上,《星》剧的音乐多以do、sol、re作为主干音,并常与各自的下方小三度音连用,形成la-do、mi-sol或re-si的旋律音程,具有鲜明的东北民歌曲调特征。乐句开始多用同音反复,旋律中较少出现细腻装饰,演唱时要轻松直白、亲切朴实,体现出东北语言的音调特征。
(三)革命精神与乐观主义
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九一八”事变后由部分东北军、游击队、农民武装和义勇军等组成的抗日部队,他们对日作战十万余次,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14年的艰苦斗争。东北天气寒冷、物资匮乏,抗联的条件之艰苦、牺牲之巨大、意志之坚定令世人动容,他们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
以音乐来表现战争题材,无外乎两种方式:其一是以感情打动人心。或描写亲情、爱情和军民、战友之情,或描写离别之情与生死相隔,这类题材的音乐或温暖、或悲伤,最能够使人潸然泪下;其二是以坚定振奋精神。这类题材的音乐或悲壮、或激昂,最能够点燃心中的爱国情与民族魂。《星》剧中,既有坚定的信念,也有亲情的温暖和女儿家的柔情,然而最吸引人的,却是音乐中无处不在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为例,乐曲结构规整、轻快跳跃,大调、3/8拍,旋律气息宽广、起伏较大,以语言的韵律和音调为基础,一字一音,尤其在“他不摇,也不动”处,完全再现了语言的音调——这与东北人民热情、豪爽、直接、乐观的性格特征息息相关,是语言和情感的艺术化再现。
结 语
高校排演歌剧显然不如专业院团便利,必然会面临许多困难。沈阳音乐学院此次充分调动了作曲系、管弦系、民声系、声歌系等教学院系以及戏剧影视学院、艺术实践教学中心等技术保障部门,通力协调、团结一致,既全面真实地展现了本校的创作水平与表演实力,也为高等艺术院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艺术实践的相互结合以及人才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全面提升提供了范本。
12月19日19∶00,宜兴保利大剧院,中国第三届歌剧节,当大幕拉开,灯光亮起,铜管嘹亮而坚定的音色、背景中巍峨挺拔的青松林、革命战士坚定的形象跃然耳边与眼前,观众立刻被带入了戏剧情节之中,在音乐中了解着历史,经历着战争,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的感召与洗礼。目前,歌剧《星星之火》虽已完成了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的全部演出,但这并非终点。未来,作为学科建设的重大标志性成果,学院还将继续对这部剧目进行打磨并在更广的范围内进行展演,沈阳音乐学院也将继续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传承鲁艺精神,发扬鲁艺文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忘初心,为人民而歌唱。
{1} 李吉提《“根植民族、融入时代、突出特色、服务社会”——中国歌剧-清唱剧〈星星之火〉观感》,《歌剧星星之火——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研究文集,《乐府新声》2016年6月专刊。
{2} 居其宏《以音乐会形式演绎歌剧内涵——评音乐会歌剧〈娥加美〉》,《四川戏剧》2010年第6期。
{3} 王进《论故事与结构、风格与形式的关联——复排歌剧〈星星之火〉之观后》,《歌剧星星之火——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研究文集。
赵德山 沈阳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责任编辑 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