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家底值多少钱?
2018-08-15邓翔
邓 翔
一个现场鉴定宝物的电视栏目半年收到5万封观众来信,无数人淘出自己的家底希望到节目中一求真伪和价值。甚至有人推断它将推动中国第四次收藏高潮的来临。
然而虚火背后,有识之士提醒:对任何一位民间藏宝者而言,指望靠收藏而一夜暴富是不现实的
20年了,自从何洪水的父亲从朋友那里换来这架云锣后,它便一直被家里人当宝贝一样的收藏着。“这是件古物”,年过不惑的何洪水对此深信不疑。可除了知道它是一件乐器外,关于云锣的历史、确切年代、真实价值等,工人出身的何洪水一概不知,也无从得知。云锣的神秘无形增加了宝物在一家人心中的分量。
有一天,何洪水听一个朋友说,从电视上看到专家为一辆自行车作鉴定,“样子很普通一辆的单车,专家居然说值3万5千元”。听到此言,何洪水的心弦被拨动了。
2004年3月27日他从天津赶赴北京,拿着云锣,忐忑不安地走进了中央电视台《鉴宝》节目的现场。此前何洪水估计这架云锣能值10万元。
一个电视栏目掀起的涟漪
《鉴宝》是一档鉴定个人藏品的栏目。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改版后,于去年10月25日正式播出,每周一期。节目第一期,便创下了0.33%的收视率(当时仅次于经济频道收视率最高的《非常6+1》),这是一个人数超过40万的收视群体。从栏目开播到现在,不到半年,已经收到5万封观众来信,和要求鉴定的藏品图片10万张。何洪水就是《鉴宝》栏目组从这些观众来信中挑选出来的。
于是这个本意是“聚集一群甘于寂寞又酷爱艺术的文人,小聚而欢”的节目,现在却吸引了很大一部分普通百姓,这些人里有干部、工人、退休职工,也有农民。
事实上,《鉴宝》的观众不过是中国民间藏宝中的冰山一角。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怀旧风气的盛行,民间收藏人群急剧膨胀。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收藏爱好者约7000万人。他们构成了国内收藏界“金字塔”的底座,这些还不包括因祖传或意外获得“宝物”的人。
由此,收藏界有人认为,这个群体像一股四处涌动的庞大暗流,推动着中国第四次收藏高潮的来临。
在中国千年收藏史上,前三次收藏高潮分别出现于北宋末年、康乾年间和清末民初。这几次收藏热的共同特点是:涌现大量以收藏为乐的平民百姓;仿造的艺术品、工艺品层出不穷,并以假乱真;市场上古玩字画成交活跃。
不同之处在于,此次藏宝高潮中的人群更多更广,层次更为平民,鉴赏水平参差不齐;而宝物的出处也更为复杂——而“亮家底”成为这次藏宝热中最为突出的现象。
电视游戏拍板宝物价格?
看过《鉴宝》节目的观众都知道,节目中让人最感兴趣、最刺激的就是专家现场断定宝物价格的环节,这也是藏宝人找到栏目组不惜在全国观众面前亮出私家宝物的最主要目的。然而观众在热衷于窥私和获得讯息的同时,也对节目中专家鉴宝的权威性及宝物是否有价无市等问题心有疑虑。
对于价格的权威性,《鉴宝》栏目的工作人员解释说,“我们请的专家,都是穷尽一生专研一个项目的行家,比如说研究瓷器的,他不会去研究玉器;研究玉器的,他不会去研究别的杂项。”另外,“现场发布的藏品价格是经过场外3个专家讨论过的。”
故宫博物院专职研究陶瓷史的专家杨静荣认为,“鉴定文物,仅凭经验和眼力是不够的,哪怕是专家。比如陶瓷鉴定,个人经验仅在断定它的具体年代,比如是明代还是清代时才起作用。如果要对瓷器作一个科学准确的断定,必须依靠碳14、热释光等技术”。他举例说,故宫博物院现在在鉴定一件陶瓷的真伪时,常常先依靠胎釉成分化验技术解决瓷器是否新仿的问题,然后再通过脱玻化系数测试判断瓷器的大致年代。
杨静荣强调,这种做法已经是国际惯例,不仅陶瓷,书画、青铜器等收藏市场上的热门藏品都需要用科技手段甄别一番。
王子初,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从事音乐史研究四十年。他在《鉴宝》栏目中对天津工人何洪水收藏云锣的真伪和价值做了现场鉴定。王子初介绍说,云锣最早出现在宋代,俗称“九音锣”,其作用类似西洋乐队中的三角铁。他推断何洪水收藏的云锣年代大约为清代前期,因此给出市场参考价5000元左右,这显然与何洪水10万元的自我估价相去甚远。
王子初解释说,云锣的价格之所以偏低,是由于“目前在收藏界,古旧乐器被称作是冷门中的冷门,往往是有价无市”。只有收藏者成套收藏,它的意义才非同寻常。
“价格是电视表现的一个手段,价格竞猜能更好地激发观众的收视兴趣。”《鉴宝》节目的编导不讳言节目的娱乐性和游戏性,“游戏并不一定就是轻浮低级的,以游戏的形式,让人们在轻松的状态中得到文化熏陶,有什么不好?”
然而专家却对节目中过多的游戏性和娱乐性表示不同的看法。中华世纪坛博物馆研究员刘建业,研究书画30余年,曾经以专家身份多次参与《鉴宝》的姊妹栏目——《艺术品投资》的制作。他认为,“《鉴宝》的娱乐化成分太重。”
刘把《鉴宝》视为收藏品市场的缩影。在现时的收藏品市场,卖者关注的是藏品的真伪和市场价值,买者关注的也是藏品的真伪和市场价值,对藏品的赏析反而成了附着在整个投资过程中的点缀。
“这是本末倒置!”刘建业尤其质疑贯串《鉴宝》节目始终的价格竞猜环节,他个人不希望这档以传播收藏文化为命题的电视节目,被娱乐化的手段模糊甚至消解其初衷。
宝物鉴定,民间之困
电视栏目《鉴宝》揭开了民间藏宝一向隐秘的面纱,让更多的人窥见了那些“财不露白”的藏宝人以及更多的普通人家的家底。但对于大多数的持宝人来说,走进《鉴宝》,却是他们无奈下的一种求助。
“这些观众或者是对藏品的真伪不确定,或者是对藏品的价值没把握,他们都希望通过《鉴宝》找到答案”。《鉴宝》栏目主编方书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段君(化名)是广西省的一名机关干部,参加过两期《鉴宝》节目。他找栏目的原因就是鉴定无门。2001年,段君在越南河内以8万元购得一件青瓷盖罐碗。他从盖碗的纹饰上推测这是件元代的青瓷,但也不知确切与否——民间收藏者的判断,往往以个人经验为主,行话叫看几成眼。十层眼是最高境界。
“在民间收藏者中一眼准的人很少,能达到五成眼力就相当了不得”。中华世纪坛博物馆研究员刘建业介绍说,“藏友之间的互相交流,是鉴赏藏品的主要手段。而经验判断的误差很大,不同的人会有完全不同的结论。”
没有准确的鉴定,藏品的价值就无从谈起。尤其对于一件买价不菲的藏品。这使得收藏的过程更像是一场赌博。段君抱怨道:“在广西花钱,也找不到权威的鉴定机构。”
鉴定无门,其实是民间藏宝者面临的普遍难题。
目前,国家最权威的鉴定机构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它拥有专家级鉴定队伍。他们和各省市博物馆以及一些鉴定水平堪称一流的拍卖行都不对外进行民间藏品的鉴定工作。“而那些接受民间藏品鉴定工作的鉴定机构,普遍不具备鉴定藏品真伪的技术条件”,中国收藏家协会秘书长杜耀西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它们采取的依然是传统的经验判断而非科学鉴定”。
不仅如此,民间鉴定机构的收费门槛也让不少藏宝者的鉴定想法束之高阁。“看一幅画500元,出具鉴定证书一到两千元。”一位曾在中国书画家协会鉴定委员会兼职的业内人士透露,“还有一些机构,按估价的比例来收费,高的达到10%。”即使在正规拍卖行进行的鉴定,通常费用也只为成交价的3%。这位人士承认还有一些专家试图通过定高价,从中抽取高额佣金。
“投资”还是“投机”
有专家感慨地说,有些民间藏宝者希望我们给个好的估价,其实是希望他们的藏品在市场上有个更好的卖价。
《鉴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编导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种心态在《鉴宝》的观众中十分普遍。绝大多数收藏爱好者并不了解他们所收藏的藏品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他们对自己藏品所做出的自我估价大都参照出版物、拍卖会或者是藏友的判断,“我这个东西和那个一模一样”——这是这些收藏者在评价自己藏品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故宫博物院专职研究陶瓷史专家杨静荣把这类收藏者归为“投资型收藏者”,这类人的比例远大于其他两类,娱乐型收藏迷和学者型收藏家。“他们问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这个东西值多少钱,跟倒股票差不多”。
由于没有甚至不愿对文玩艺术品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杨认为这些人的行为更倾向于投机而非投资。
有意思的是,对投机一说,很多民间收藏者并不以为然,他们始终坚信投资藏品与买卖股票是截然不同的,因为股票有涨有跌,而藏品的交易却似乎总是大牛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寻宝路径。收藏的种类日益放大,手段却更隐秘。但目的只有一个,找到能在现时升值最快的藏品。这种心态是收藏品市场的另一股暗流,它推动着藏品市场的日趋火爆,但并不利于一个理性的收藏品市场的最终形成。
“收藏其实是风险很大的投资行为。”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寇勤坦言,很多收藏家是在交了无数的学费后才理性成熟起来的。文物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注定了市场供求永远不可能平衡,市场的巨大买盘确实制造了个别藏品的天价成交纪录。
但是,“普通百姓或者一级市场都不太可能拥有传世精品!对任何一位民间藏宝者而言,指望靠收藏而一夜暴富是不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