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2018-08-15石磊
石磊
实验是培养小学生核心创造力与观察力的有效手段,学生在用眼仔细观察的过程中,用手来实际触摸的状态下,其大脑思维与肢体的协调得到了有效的统一。现阶段广大教育工作者已经逐渐摒弃了之前以教授具体知识为前提的教学策略,而逐渐转向了教育、教学理念的实质,即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小学科学正好具备这一特质。学科内容汇聚了众多严谨而又全面的科学知识,学生在学习和探索的同时,可以了解到许多生活中时常见到并富有科学哲理的知识内容,也可以搜罗出许多之前感兴趣却无法解答的知识,教师可以抓住这一契机,在教学的过程中加以解答,以此来对学生进行科学性的启蒙教育。小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会涉及许多与自然、人文相关的综合性知识,常常会产生畏难情绪,阻碍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实验这一有效手段来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探寻科学知识。
一、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一切新鲜事物都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兴趣,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喜欢不停地问为什么,家长虽然会对孩子的这一举动表示骄傲,但是日子久了就会吃不消,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采取不闻不问的状态。小学科学这一学科正是针对学生现阶段的心理特点而开设的一门科学类学科,而通过科学课中的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心中困惑已久的答案,还使他们在一种忘情的状态下学到了知识。这样一来,不仅不会使学生感到压抑,还能在观察、动手等一系列环节中探索科学世界的奥秘。例如,在教学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相关内容时,我先请学生与自己的同桌互相观察,说一说他们都穿了什么材质的衣服,并将彼此间观察出的结果填到我事先下发的调查表中,以此来激发他们内在的探究欲望,接下来,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些棉花、木屑、丝绸、塑料碎片等材料,鼓励学生通过触摸、比对、放大镜观察等方式,去了解这些常见服装、物品的构成,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又如,在讲授“观察植物的身体”相关内容时,我在一周之前就安排学生亲手种植一个小的绿色植物,在给这些植物刨土、浇水的过程中,去观察植物根、茎、叶等构造的发展变化,等到植物生长到一定程度请学生将植物带到班里,把自己对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种种变化分享给大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实验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科学课上的实验活动不仅能调动起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开启其创造性思维模式。众所周知,兴趣只是引导学生展开积极行动的一方面,因此,教师有责任引导班内的每名学生通过实践来打开科学之门。在这一过程中,单纯的模仿与重复是不够的,应鼓励学生动手创造,运用自己不同凡响的大脑,创作出独具特色、独一无二的作品。如果学生在创新的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足与问题,甚至是不切实际的想象,作为教师都应给予正面的肯定,而不是打击孩子。例如,学习了“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一课后,有的学生为了弱化对动植物的影响,白天给自家种植的花用塑料袋罩上了罩子,不让花朵接受阳光的照射,晚上则用台灯一整天照射植物,想通过光线明暗的变化来打乱植物的时间表;有的学生在周末休息的时候会监督自家的猫,减少它的睡眠时间,晚上来观察它的睡眠情况,看看是否还会出现“夜猫子”的情况……在学生这些看似荒诞的举动背后,却有一颗探求知识真理的心,因此教师不应打击学生,而是通过正确的策略引导来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方法,鼓励他们多思考,创新自己的思维。
三、实验能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部分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科知识,往往会挤压掉课上一部分的实践操作时间来进行其他知识的讲解,其实这种教学策略是存在一定误区的。一名学生要想成功地完成一项较为复杂的科学实验,是需要具备一定综合能力的,他们在设计和体验的过程中,要先在脑海中制定出一系列的设计理念,并在逐层操作与实施的过程中不断进行验证。例如,在教学了“节约新能源”相关内容后,我请学生通过互助合作的模式来一起将灯光点亮,大家在团队合作中借助一根电线、一节电池,点亮了灯泡,在此基础上,我请学生思考白炽灯和普通灯有什么样的区别,哪一种更环保、节能,可以通过哪些具体的实验方法进行验证,这样一来就将学生的探求欲与动手实践能力有效结合在了一起,接下来他们可以通過对现有知识的分析、同伴间的相互交流等方式来找到问题的答案,这对于提升其综合学习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总之,小学科学教师一定要重视实验教学在本学科的重要作用,借助更多好的方法推动实验活动的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