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理、趣、法”三者关系的处理
2018-08-15陈华
陈华
科学课堂应该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探寻“理、趣、法”的过程。“理”即教学中探寻的“道理”“规律”“法则”,即教育的科学性。小学科学课堂在明“理”的过程中,更需要“趣”来融合,激发探究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即科学教育需要艺术性。在这样的课堂中,才能使得学习从简单的被动应激转换为主动的理解建构,而在整个过程中必须得“法”,即方法、理念、支架、途径、策略等,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思想,建立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从而提高科学素养。那么怎样的科学课堂教学才能真正体现理性与情趣并重,同时又充满科学方法呢?笔者以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谁先迎来黎明》一课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思索与尝试。
一、趣为理先,激发探究的欲望
从儿童心理学上看,主动、自然、贴切的情境可以引起学生对认知对象的认同感,给学习内容赋予生命的意义,从而促进儿童将自己的经验世界与认知对象发生互动,使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得以顺利完成。因此,理性探索之前教师应尽量创设趣味盎然的情境,如自然美景、谜语、魔术、游戏、挑战赛等,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如在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谁先迎来黎明》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课件出示天安门广场升国旗的照片。北京天安门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地方,而且照片中的朝霞特别美丽,顿时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教师问:“这是哪里啊?”学生抢着说:“哇!北京天安门!”教师继续问:“你知道这是什么时候吗?”学生有说是早晨,有说是清晨,还有说是黎明……
教師之所以只用一张照片就很能顺利地完成了教学导入,并把学生吸引到了科学学习中,是因为这张照片的事物是学生所熟悉的、所向往的地方,同时照片中的景色非常迷人,就这两点足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舍趣求理,展开探究的思绪
在富有情趣的活动中,学生的表现有时会过于激动、兴奋,忘乎所以,而对于问题的解答常常会游离于科学本质之外。针对这些趣味十足却理性不足的现象,教师应引导学生展开科学探究的思路,如明确探究任务,制订并实施探究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等,以此抛去表面的活跃与热闹,寻求其内在的科学价值,让科学学习回归追求理性的本位。
在《谁先迎来黎明》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揭示黎明这个概念后,追问学生:“北京迎来了黎明,新疆的乌鲁木齐迎来黎明了吗?是没有迎来黎明,孩子们还在睡觉呢,还是早就迎来了黎明,孩子们已经在学校上课了呢?”这时,一大片的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上课了。”教师发现有几个学生默默地不发言,鼓励道:“我们做研究要敢于提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想法,有时候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在老师的鼓励下,有个学生举手说:“老师,我不清楚乌鲁木齐是在北京的东面呢,还是在北京的西面?”又有学生说:“要想知道到底谁先迎来黎明,我们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来研究一下!”
就这样,教师顺着学生的想法,向学生提问需要哪些材料,引导学生怎样探究,一步步地展开学生的探究思路。
三、理中生趣、体验探究的快乐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基础性课程”,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求真”的本质,带着“理”的天性。而小学生的学习活动带有很大程度的情绪化倾向,当儿童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和强烈求知欲望时,不仅能产生情感迁移,而且会使注意力特别集中和持久,学习和交往能力迅速提高。因此,小学科学课堂在明“理”的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科学学习的好奇心、求知欲、责任感、合作能力等;教师在教学时,需要“趣”来融合,教学不仅仅要具有科学性,还应当具有艺术性,甚至是哲学性。
在《谁先迎来黎明》这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借助地球仪、手电筒,你操作我记录,有精心观察,也有激烈讨论,所有小组都在为捍卫自己提出的观点认真开展着实验并找到了一些证据。全班汇报交流后,主要形成了两派观点:一派观点认为如果地球自西向东逆时针自转,那么北京先迎来黎明;另一派观点与之正好相反。学生发现不但问题没有解决,还遇到了新问题,要想解决到底谁先迎来黎明这个问题,还得先搞清楚地球自转的方向。学生在理性的探究过程中遇到了这样一件“趣事”,如同他们玩闯关游戏,闯过一关还有一关,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四、趣中明理,领悟探究的本质
科学课中的有些道理和规律,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各种有趣的教学方式,如富于趣味的游戏、小表演、竞赛或置疑设问等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促使学生在快乐、主动的参与中,潜移默化地明白科学道理,理解自然规律,领悟探究本质,以达到科学教育的目的。
在《谁先迎来黎明》这节课的教学中,要想解决“地球到底是怎样自转的”这个问题,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直接告知学生真相是最简单的方法,可是这违背了我们科学探究的宗旨。教师得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在体验活动中感受地球的自转方向。于是教师组织学生“坐公交”“坐转椅”,学生在这些体验活动发现了周围环境的运动方向与人运动方向相反的现象,这便是相对运动。随后学生根据太阳的东升西落,反过来证明了地球是自西向东逆时针自转的。至此,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的问题终于找到了答案。
五、理趣生法,获取探索的智慧
科学课堂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探寻“真、善、美”的过程。求真,就是崇尚真理,上达天理、下合人理。“理”既是教学中探寻的“道理”“规律”“法则”,又是在探寻过程的合理,即教育的科学性。小学科学课堂在明“理”的过程中,更需要“趣”来融合,激发探究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即科学教育需要艺术性。在这样的课堂中,才能使得学习从简单的被动应激转换为主动的理解建构,有利于学生寻找事物之间蕴含的关联,超越既定事实,促进认知和自我发展。而在整个过程中必须得“法”,换言之,科学课堂不仅要关注“理”和“趣”,更应关注“法”。“法”在科学教学中有时是方法、理念,有时是支架、支撑,有时是途径、策略。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思想,建立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从而提高科学素养。
在《谁先迎来黎明》这节课的教学中,当学生通过探究找到判断谁先迎来黎明的方法后,教师提供地图,组织学生在小组里说说谁的家乡是最先迎来黎明。学生发现地图上东边的城市比西边的城市先迎来黎明。随后教师出示重庆、伦敦、纽约等更多的城市在地球仪上的位置,继续让学生说说哪座城市先迎来黎明。问题引起了大家的争议:因为地球是球体,所以有学生说美国纽约在中国北京的东面,认为纽约先迎来黎明,有学生说美国纽约在中国北京的西面,认为北京先迎来黎明……教师见好就收,告诉了学生事实。其实啊!科学家们也为了这个问题,争论了好几百年,最后也没有争论出一个结果。后来只能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规定一条国际日期变更线,它是全球最早迎来黎明的地方,在变更线的西侧,越靠近变更线越先迎来黎明。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不断探索和质疑的过程,在潜移默化中摸索到了一些科学方法,这些方法会在学生思想中生根、萌发、成长,逐渐形成科学思想。值得一提的是,科学知识是科学方法的载体,脱离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换言之,只有将科学方法融入概念、规律等教学过程中,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更好地理解科学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