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德治和法治问题
2018-08-15宋圭武
宋圭武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智库工作站 甘肃 兰州 730070)
德治与法治问题,是一个古老问题。在我国古代,有所谓“儒法”之争。而且从古至今,德治与法治问题也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目前,面对矛盾叠加和风险隐患增多局面,积极推进我国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为此,需要对德治和法治这两个基本问题有一个正确认识,需要澄清一些模糊问题。下面笔者就此问题谈一些个人观点,供大家参考。
一、要正确理解德治的含义
有人一听提倡德治,就认为是要提倡靠道德自律治国,就认为提倡的人对法律建设不重视,或者认为提倡的人认为法律建设可有可无或不重要,这是对德治的一种错误理解。德治的深层含义是强调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因为没有道德建设,法律的作用就很难有效发挥,但同时也并没有否定法律的作用。在实际执行层面,应当还是要充分发挥法律的作用,要以法律约束为主,道德自律为辅。另外,如果把德治理解为靠道德自觉来进行治理,这样的治理模式本质是有边界的,其有效范围主要是熟人社会,主要适合一些封闭的村庄或部落共同体。因为对于一些封闭的村庄或部落共同体,由于大家都比较熟悉,交往模式属于长期博弈,在这种情况下,靠道德自觉治理要比靠法律治理会更有效。一是因为在长期博弈的情况下,违规的成本巨大,所以,人们会更自觉遵守秩序。二是由于靠道德自觉治理具有一种治理的弹性特征,这也有利于在长期博弈的情况下熟人之间保持一种人际和谐关系。
二、什么是优良的道德
人类社会发展本质是离不开道德的,问题是什么样的道德才算好的道德,或优良的道德,众说纷纭。
毕达哥拉斯认为,“美德乃是一种和谐”。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是由理智、意志、欲望三个要素结合而成的,理智的德性是智慧,意志的德性是勇敢,欲望的德性是节制。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即中庸”。伊壁鸠鲁认为,“美德即快乐”。奥古斯丁提出了“七主德”的美德思想。所谓“七主德”,是指信仰、仁爱、希望三种宗教神学德目和节制、审慎、公正、坚毅四条社会世俗德目。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人有天堂幸福和世俗幸福,要实现这两种幸福,需要有两种德性,神学德性和世俗德性。神学德性是每个人的天赋禀赋,也就是奥古斯丁所提出的宗教神学三德目:信仰、仁爱、希望。世俗德性是人通过后天教育和实践而习得的,这种世俗德性又分为理智德性和实践德性,前者主要指智慧、学识等,后者包括审慎、公正、节制、刚毅等社会世俗德目。培根认为,美德就是有利于人类,就是造福他人。斯宾诺莎认为,人的情感有两种:一种是被动的情感,一种是主导的情感。他认为主动的情感是美德,被动的情感倾向于恶德。爱尔维修认为,最高的美德是“公共的福利”。康德认为,美德就是按照理性原则所确定的必然向往的对象。
孔子认为,美德的核心是“仁”,而“仁”的核心是爱人,即“仁者爱人”。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是四大美德,具体表现为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和是非心。管子提出“四维七体”美德思想。“四维”即“礼义廉耻”,礼、义、廉、耻是维系国家的四大道德支柱,“七体”是指孝悌慈惠、恭敬忠信、中正比宜、整齐樽诎等七种规范,是“四维”的具体化。董仲舒提出“仁、义、礼、智、信”五种美德。
笔者认为,判断一个道德体系是不是优良,核心标准应是社会整体福利的最大化。另外,人类的道德体系包括许多方面,但应有几个关键支点,笔者认为应有三个关键支点:理性、诚信、敬畏。
人类社会需要处理好三大基本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不确定性世界的关系。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坚持理性原则,即合规律性原则,也就是科学原则。在自然的面前,不按自然规律出牌,必然会最终遭到自然的报复,这种情况也不断被发展实践所证明。如何坚持理性原则,首要的是尊重自然规律,要在尊重的基础上谈利用的问题。其次,利用规律必须要坚持谨慎原则,要稳中求进,不能急于求成。最后,对不合规律性的做法,能知错就改,不固执己见,能从全局出发考虑问题,不固守本位利益需要。如何处理好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诚信是最基本的。诚信对社会发展而言,意义巨大,孔子对此有清醒认识。在《论语》中,子贡问孔子:要把国家治理好应当注意哪些关键方面?孔子回答了三点:足兵,足食,民信之矣。子贡又问:如果必须要去掉三条中的一条,您说该去哪一条?孔子说:“去兵。”子贡又问,如果还要去掉一个,您认为去掉哪个?孔子非常认真地告诉他:“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国家失去信任比死亡都可怕,可见诚信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有多么重要。对于人与不确定性世界的关系,最理性的处理原则应是保持敬畏。这里敬畏表示一种谨慎和畏惧的混合。面对不确定性世界,认为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人定胜天,本质是一种冒险和狂妄,但若在不确定性世界面前,人类又完全丧失主观能动性,不积极应对,一味迷失在迷信中,也是一种不理性。
三、道德社会与法治社会是等价命题
什么是法治社会,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需要满足两个要件:第一,有良好的法律,所谓良好的法律,就是法律必须要满足正义原则;第二,良好的法律或者满足正义原则的法律能得到普遍的遵守。
要满足上述两个法治社会的要件,社会必须要有深厚道德根基。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是外在约束,道德是内在约束,二者互为补充,互为支持。建设法治社会,一方面要高度重视法律制度建设;另一方面,也要高度重视社会道德建设。从某种意义看,道德社会与法治社会是等价命题。下面笔者谈谈理由。
第一,道德社会是法治社会的必要条件。社会没有道德,社会必然没有法治。因为在一个缺乏道德的社会里,法治社会的两个要件很难满足。一是社会缺乏道德,公正的法律建设很难实现,或很难制定出满足公正原则的法律。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博弈必然是丛林博弈,互相之间能否实现公正博弈,建立公正制度,最终取决于力量对比,而不是以正义为基石。除非丛林主体之间力量比较均衡或互相之间力量差不多,才有可能互相之间达成一个公正的游戏规则。但在现实世界,力量均衡的情况是很少的,更多是力量不均衡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其互相博弈的结果必然是最终制定的游戏规则会更多倾向于强者,而不是弱者。二是社会缺乏道德,即使有公正的法律,也很难得到普遍遵守。因为法律在执行的过程中,强者会更多掌握主动权。另外,没有道德,掌握执行法律的人,其执行也不可能是公正的。柏拉图曾说:“如果在一个秩序良好的国家,安置一个不称职的官吏去执行那些制定得良好的法律,那么这些法律的价值便被掠夺了,并使得荒谬的事情大大增多,而且最严重的政治破坏和恶行也会从中滋长。”
第二,道德社会是法治社会的充分条件。社会有道德,社会必然有法治。因为在一个道德充裕的社会,法治社会的两个要件都能得到很好满足。一是很容易制定出满足公平正义原则的法律。大家都是君子,自然达成的协定就是君子协定。二是满足公平正义的法律必然很容易得到执行。因为君子必然是自律的,所以,法律必然会普遍得到遵守;另外,有道德的社会,不仅法律能得到很好执行,而且法律的执行成本也很低。
由上讨论可知,道德社会是法治社会的充分必要条件,所以,我们建设法治社会,必须要始终把道德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四、如何建设道德社会
如何建设道德社会,需要注重从多个维度进行推进。第一,道德建设离不开政治维度。从政治角度看,上梁不正下梁歪,权力的示范和榜样作用至关重要,为此,政府的行为必须要限制在法律的框架内,政府要带头守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对宪法和法律保持敬畏之心,牢固确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各级组织部门要把能不能依法办事、遵守法律,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条件。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目前,我国有80%的法律法规是由行政机关执行的。习近平同志指出:行政机关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要带头严格执法,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社会秩序。执法者必须忠于法律,既不能以权压法、以身试法,也不能法外开恩、徇情枉法。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
第二,道德建设离不开经济维度。经济水平会影响道德水平,主要体现是经济为道德提供物质基础,但不一定是经济水平高就一定道德水平高。但经济水平高,总体会为道德建设提供一个更好的物质基础。因为从经济角度分析,人的收益来自两个方面:物质收益和精神收益。另外,人们对收益有一个边际效用递减倾向。也就是当物质收益增加时,人们来自物质收益的边际效用会递减,这时来自精神收益的边际效用会增加。此规律说明,在经济水平高时,人们会更倾向于增加精神收益,这对道德建设就是利好消息。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反映的也就是这种情况。
第三,道德建设离不开制度维度。什么样的制度对道德建设最有利?答案是公平的制度。抓住公平,就抓住了制度建设的牛鼻子。从人性看,人类对公平的偏好是天然的。一系列的研究也证明,人类具有公平偏好是一种普遍现象。经济学有一个著名的最后通牒实验,反映的就是这种情况。神经科学和脑科学的一些研究也证明,人类对公平的偏好是具有一定生理基础的。另外,社会有公平,自然有道德的人就能得到合理回报,这会鼓励人们更多从事有道德的行为。如何建设公平的制度,一是在政治领域,积极推进政治权利的公平分享,实现机会均等。二是在经济层面,积极推进经济收益的均衡分配。经济收益主要有两类:来自先天资源的收益和来自后天劳动的收益。对于来自先天资源的收益,公平的分配原则应是收益平均分享。对于后天因人类劳动而产生的收益,公平的分配原则应是按劳分配。但问题是,有些人由于遗传等原因,在劳动能力等方面具有先天的不足,但这种不足不能归结为个人的原因。所以,按劳分配也是有缺陷的。为了弥补先天资源收益平均分配和后天按劳分配的不足,就需要有人道原则做补充,其中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就是对这种不足的一种必要补充。
第四,道德建设离不开文化维度。文化精神是道德的灵魂。在机会主义泛滥的文化中,在圈子文化中,道德往往具有摆设的性质或趋于面子化。如何建设有利于道德的文化精神,关键是要大力激活人的良心世界。古罗马的西塞罗说:“对于道德实践来说,最好的观众就是人们自己的良心”。斯多葛派的观点认为,良心是“人内的神”,“圣神居在你的心中,他是我们做坏事的监督人,好事的防卫者”。另外,文化建设还需要注重培育敬畏意识。对道德建设而言,敬畏提供了一种内在约束机制。
第五,道德建设离不开人性维度。要提高道德建设效率,需要道德建设与人性特点有机结合,不然道德教育很难入脑入心。如何与人性特点有机结合,关键是要立足同情心加强道德教育。因为同情心是任何人都有的。亚当·斯密曾说:“最大的恶棍,极其严重地违犯社会法律的人,也不会全然丧失同情心。”(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5页,商务印书馆1997年11月第1版)有关研究也表明,同情心在儿童早期就出现萌芽。同情心是道德产生的人性基点。立足同情心加强道德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教育者自身要有同情心,要考虑受教育者的情况,要善于换位思考,要将心比心;另一方面,对受教育者,教育要以同情心为原点,拓展受教育者的美德范围。
[1][法]阿兰·佩雷菲特著.邱海婴译.信任社会:论发展之缘起[ M].商务印书馆,2005.
[ 2][ 美]哈罗德 J.伯尔曼著.梁治平译.法律与宗教[ 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 3][ 美]R.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 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李兰芬著.当代中国德治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8.
[5]马振清著.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道德治理与法律治理[M].中国书籍出版社,2017.
[6]任福全,吴德义,左守秋著.中国德治思想与政治实践[ M].中国编译出版社,2012.
[7]关健英著.先秦秦汉德治法治关系思想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1.
[ 8]李建华著.现代德治论[ 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9]宋圭武.碰撞中国社会经济问题:面子、血缘、权力[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10]宋圭武.大国路径:中国改革真问题探索[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