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继承与升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2018-08-15刘建宁张丽萍张

社科纵横 2018年3期
关键词:治国

刘建宁张丽萍张 璐

(1.甘肃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2.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力提升治国理政的水平,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建设方面开创了新局面,这不仅体现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国情的科学把握,也体现了习近平同志本人在治国理政方面的领导才能。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会议时强调:“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然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但不是照搬其他国家的治理理念和制度模式,而是要从我国的现实条件出发来创造性前进。”[1]深入学习体会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的思想,我们发现,习近平同志积极从传统文化中、从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智慧中寻求有益的启发,体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升华传统文化、传统治国智慧,构建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治国安邦之道,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政以德:德为立国之基,执政之本

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十分推崇“以德治国”。“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为政以德”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治国之道,同时也是最文明的治国之道。“德”原本就是得之于天道的人的自然社会道德本性的体现。当治国者依据人的自然善良的社会道德本性治理国家时,这种治国之道就是自然的、合人性的、文明的,当然也是受到全天下人衷心认同、主动支持的、自觉服从的治国之道。

习近平同志是中华传统治国智慧的传承者和升华者。他在《之江新语——多读书,修政德》等多篇文章中引用了孔子“为政以德”观点,以此来说明执政者应当努力追求有德之政。这种有德之政在我们这个时代就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之政,一种体现中华民族世代精神追求,全国各民族人民根本利益与愿望,惠及子孙后代,代表人类文明进步发展方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他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以德治国”的民族,国家治理应当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发挥二者的合力,特别是德治是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

习近平在许多场合提到“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他在《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

他十分重视培育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视作“明德”之道。他在《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文中深刻指出:“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兴德,立德是国家治理,个人发展完善的根本性依据,所以,他引用《礼记·大学》中的名言告诉人们:“德者,本也”。

二、以民为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国传统治国之道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以民为本”,将人民视作国家兴衰存亡的决定性力量,将保护百姓的生存发展,使百姓安居乐业,幸福和谐视作治国者的神圣使命。《尚书·夏书·五子之歌》提出了这样的古老的政治律令:“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在中国古代第一篇系统阐述治国之道的政治论文《尚书·洪范》中则将这种“以民为本”的政治律令具体化为九条治国大法之一,提出治国的目的是为天下人带来“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即长寿、富贵、康宁、美德、善终,这里既包括对百姓生命的呵护,富裕生活的保证,还有美德的养成。这一律令受到了无数圣人先贤的大力提倡和推崇。《尚书·康诰》记载了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周公谆谆告诫诸侯王自己的弟弟康叔,一定要做到“敬天保民”。虽然王权神授,但天命无常,只有有德者才会秉受上天赋予的掌管天下的神圣使命,作为统治者最重要的美德就是能够“保民”,保民就是敬天,因为“天民一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尚书·周书·泰誓上)民众的意志就是上天的意志,民众的愿望和追求,一定会得到上天支持。这样,以民为本的律令在天民一体的逻辑中具有了神圣不可侵犯性。作为一代明君之典范的李世民深有感触的说道:“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贞观政要·君道)他认为,“君民一体”二者是生死相依,荣辱与共的关系。统治者虽然握有最高的权力,但他绝不能凌驾于人民之上,应当将民众置于天下治理过程中的优先地位,君依于国,国依于民,不是人民依赖君主,而是君主的存在要依赖于人民。

这种以民为本的古老政治律令,在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思想中升华为共产党人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习近平在《摆脱贫困》一书的一篇文章“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中,引用明代杰出政治家张居正的“执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观点,认为治国者的责任就是解决百姓的困难,让百姓安居乐业,幸福安康。在《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中,习近平将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管子的“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的观点与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相联系,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习近平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中告诫全体党员干部,“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的基础。人心的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哪怕‘黑云压城城欲摧,我自巍然不动’。”他在许多场合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重大责任就是对人民的责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三、正己正人:加强党性党风建设,提高执政水平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治国之道从本质上来讲是“正己正人”之道。为政以德,实现美德之治首先需要治国者修养自己的德性,以自己的美德感化、教化民众,推己及人,上行下效,日日迁善,正己正人,使每一位民众自觉的服从、追求美德,最终实现德政善治。鲁国的卿大夫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治国理政对于治国者来讲就是要做到“正”,首先要正己然后才能正人。孔子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孔子将这种正己正人的思想又概括为修己安人,修己安百姓,修己安天下。将修身视作治国安邦的根本性环节。在集中体现儒家治国安邦之道的《大学》中,孔子的正己正人,修己安人的思想具体化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不间断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修身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而修身的前提是格物致知,即通过学习深刻体认天之道,人之道,获得天地万物及人类社会的本质性规律性的认识;在这种正确的认识的指导下诚意正心,修养自己的品性,端正自己的思想,保持好源自于天道的至诚至公,无偏无私的中正之心。这种修养的过程是一个学习提高自己的认识、涵养陶冶自己的高尚品德、实现道德自律、道德自觉的过程。这种修养过程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慎独”,即当一个人独处时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坚守道德原则,这是一个人能否实现道德自觉、道德自律的关键。

魏晋之际的思想家傅玄将正己正心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作了进一步的说明:“正己,所以率人也”,正己最重要的是正心,因为“心正而后身正,身正而后左右正,左右正而后朝廷正,朝廷正而后国家正,国家正而后天下正。”(傅子·正心篇)那么何以正人,这在儒家来讲就是以至诚至公的中正之道、仁义之道去修养心性,涵养道德,规范行为,这样才会立公去私,保民安民,平治天下,实现美德之治。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者,作为执政者,中国共产党如何才能执好政,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个关键性课题。习近平在深刻领会传统文化正己正人、修身治国思想的基础上,站在时代的高度,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向全体党员干部提出,“先禁己身而后人,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他引用孔子的“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一语,告诫团体党员干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党性修养,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在全党开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重点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吾日三省吾身”,努力做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习近平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三严三实”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为了更好地使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党的执政的水平,习近平同志借用荀子的名言,“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号召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努力学习,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通过学习把握规律性、时代性,增强工作的科学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号召党员干部全面学习方方面面知识的同时,他特别指出:“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2]

四、选贤任能:尊重人才,选拔任用好干部

中国传统治国之道十分注重治国者的素质,认为治国者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能否得到有效治理,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所以,在国家由谁来治理这个问题上古人推崇的是“选贤任能”。所谓贤人,简单来讲就是德才兼备之人。传说在尧舜禹时期,就是因为圣王们善用贤人才成就了令千秋万代心向往之的“圣王之世”。而商汤与周文王把区区小国发展成为泱泱大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拥有“济济多士”。春秋战国时期,各路诸侯强国养士之风大盛,“今天下诸侯方欲力争,竟招英雄,以自辅翼。此乃得士则昌,失士则亡之秋也。”(孔丛子·居卫)

历史的经验表明“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礼记·中庸)贤人是决定政治统治成败的关键。但是人才难得,贤者难寻,孔子感叹“才难”,应当“举贤才”,并且强调“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能不能任用贤人关系到民众的认同与服从,一个理想的美好社会一定是一个“选贤任能”的社会。关于所谓贤人,孔子提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所谓贤人就是,有追求人间大道的高远志向,有高尚的道德修养,有一颗爱人利人的美好心灵,有丰富而全面的知识与才能。后世的思想家们都在不同意义上强调着选拨任用贤人对治国安邦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培养选拨贤人提出各种对策建议。最著名并且得到长期推行的就是科举取士制度,这种制度对培养选拨高素质的官员队伍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将贤能治国的原则得到最好体现的是唐太宗李世民,他认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政治之术,在于得贤”。他主张用人不分等级贵贱,惟贤是举,而且还提出了“用人如器,各取所长”(资治通鉴卷192)的主张。他在位时期,一方面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选拨,大力兴办学校,完善科举制度,下令百官举贤才;另一方面他在人才的认识和使用方面也极富成效,真正做到了人尽其才,李靖能立赫赫战功,正因为李世民对选贤任能问题的极端重视,才具有了一支高素质的官员队伍,所以他在位时期,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万国来朝的“贞观盛世”。

习近平同志本着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继承并发展了“选贤任能”的传统治国智慧。首先,他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治国之要,首在用人。也就是古人说的:“尚贤者,政之本也。”“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其次,习近平同志指出了怎样成为好干部。他指出,成长为好干部一要靠自身努力,即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学习,加强实践;二要组织培养,即加强党性教养,加强道德建设,加强干部实践锻炼,积极为干部锻炼成长搭建平台。最后,习近平同志指出了如何用好干部的问题。“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能不能任用“贤人”事关党风与干部作风的好坏,他要求,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努力做到选贤任能、用当其时,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把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

“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祯;济济多士,文王以宁”。习近平同志引用《诗经·大雅·文王》中的诗句,说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需要贤人济济,这是我们国家发展和创造力的动力所在,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性保障。

五、天下和谐:社会和谐,走和平发展之路

中国传统治国之道将“天下和谐”视作最高价值追求。习近平对《尚书》的第一篇《尧典》进行了研读,赞美上古圣王尧帝发扬光明的道德,以德治国,实现万邦和谐的伟大功业;“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尚书·尧典)这种天下和谐的价值理念对传统治国之道具有奠基性的意义,它昭示了中华民族是一个追求和谐和平的民族,天下和谐的价值理念成为了传统治国之道的最高价值追求。

孔子的学生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先王之道的最高价值追求就是和谐。那么为什么要追求和谐呢?《周易·乾卦·彖辞》站在哲学的高度做了这样的回答:“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当天地万物按着源自于天道的性命存在变化时,就会生生不息,和谐繁盛。圣王依据天道的各正性命,保合本性的真正体现,唯有追求和谐万物才可以生生不息、繁荣昌盛,才可以实现家国安宁、天下太平。

关于如何实现和谐问题,孔子提出了中庸之道、执中致和的方法,《中庸》对这思想做了系统而详细的论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所谓中,是指万物原本该有的本性;和,是万物应该有的行为方式。天下万物在彼此的关系中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任何事物都不是独立自存的,任何事物都必须在相应的关系中去呈现自己的本性,所以,实现和谐的“天下之达道”就是依据“五伦三德”既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和智、仁、勇,处理好人伦关系,修养好自己品性,这样就会实现整个群体的和谐。这也是一个“尽人之性”,“尽物之性”最终实现天人合一的过程。中国的古代思想家相信,世界之所以生生不息,博大丰富,皆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如果只有一道存,一物生,那么这个世界也到了灭绝的时候。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所以,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的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所以必须坚持合作共赢的原则,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是对5000多年以来中华民族最为珍视的“天下和谐”价值的时代回应。习近平向全中国、全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的人民不遗余力地传播着“和谐和平”的价值理念。他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向具有西方中心主义倾向的欧洲人讲解“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道理。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讲述中国古老的“和而不同”的故事,中国人早就懂得了“和而不同”的道理。生活在2500年前的中国史学家左丘明在《左传》中记录了齐国上大夫晏子关于“和”的一段话:“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习近平同志努力向全世界人民讲清中国人心目当中对“美好事物”的认识,积极宣传唯有建立在差异性基础之上的统一性才是值得追求的,应尊重文化多样性,不同文化应相互取长补短,重视传统文化,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这是生命的法则,美好的法则。

习近平向世界郑重宣告,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和自觉。这种自信和自觉,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来源于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来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平、和睦、和谐的最求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融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他用中华传统价值理念:亲、诚、惠、容等阐述我国睦邻友好、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我们深刻体会到,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习近平总书记善于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优秀的治国智慧,加以继承和升华,并赋予其时代特色,这些治国理政思想内涵丰富,涉及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既有选人用人方面的准则,又有加大对外开放的理性思想,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习近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治国理政的气度和才能。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凝全中国人民之心,聚全中国人民之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1]习近平.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N].人民日报,2014-10-14.

[2]习近平.依靠学习走向未来[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35.

猜你喜欢

治国
排列问题中的顺序处理
巍治国艺术作品欣赏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A well-balanced positivity preserving two-dimensional shallow flow model with wetting and drying fronts over irregular topography *
Deterministic Remote State Preparation via the χ State∗
“四个全面”:党治国理政的哲学遵循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民心指向
论“依宪治国”在依法治国中的核心作用
治国理政要把握“四个全面”
略论古齐国的治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