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文化下的西安历史街区遗址标识设计研究★

2018-08-15刘瑞欣贾新新

山西建筑 2018年1期
关键词:遗址西安历史

刘 顺 刘瑞欣 贾新新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3; 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5)

标识系统是传达城市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城市公共空间的标识系统可提供信息引导人的行动,随着社会发展,标识系统更加向纵深的方向发展,担负起文化传承、城市识别的作用。

1 遗址标识释义

《辞海》里关于标识的含义如下:“标识,即‘标志’”。水经注二四汶水中提到标志:“赢县西六十里,有季扎尔冢,冢圆,其高可隐也。前有石铭一所,汉末奉高令所立,无所叙述,标志而已”。古代文献中很早就提到了“标志”一词,并且标识等同于标志。如《水经注·汶水》认为古代的石碑就是标志的一类。《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中记载:“建标,立物以为之表识也。”

我国关于历史街区的概念是1986年国务院提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不仅要看城市的历史及其保存的文物古迹,还要看其现状格局和风貌是否保留着历史特色,并具有一定的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

广义上的遗址标识并不局限于表现或再现历史环境、人物及事件,它可以是城市的文化标识,并以多种形式的物质载体呈现,以器物文化表现多种形态的文化内容。遗址标识系统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也是文化整合的过程。遗址标识的物质载体也不再局限于碑、牌等,某种意义上,城市小品与家具业可以成为遗址标识的载体。

2 遗址标识设立的价值体现

根据历史街区的定义可知,历史文化名城依赖于历史街区的完善。保护历史文化其实就是保护城市历史、文物古迹、城市格局与风貌等城市的历史信息,历史的建筑、城市的格局与环境,文物遗存与遗迹共同构成历史街区的信息,这些信息通过遗址标识来表达再现。遗址标识的设立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教育价值和美学价值。首先,可以保护历史街区中的遗址、遗迹,利用器物实体表现、宣传、传递全面的历史文化信息,营建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吸引游客,有利于全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其次,树立本地人的文化自信,深刻体会作为城市中的一员,对于保护历史资源的责任心,同时向外来旅游人展示西安历史、促进文化品位。遗址标识承载城市的发展历程与记忆,对于人们建立文化认同感、延续与城市的记忆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最后,遗址标识通过造型、材质、色彩等艺术手段展示历史文化,给人们的视觉带来新的体验和享受。

3 西安地域文化的特征

西安文化历史远至100/80—75万年的蓝田文化与半坡遗址,到后来的大秦帝国,再到西汉高祖始建的长安城,西汉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是西安博大精深文化礼制的体现,也是浓厚历史的体现。文化形式丰富,丝路文化、宗教文化、都市文化及其在此理论与制度给人的深刻影响,官方文化如秦始皇陵为首的历代陵墓、宗教建筑及皇家园林,还有大雁塔、小雁塔、城墙、钟楼和鼓楼等,都是重要的历史遗迹,民俗文化如社火、皮影、秦腔、剪纸等构成西安文化的表面现象。官方文化的大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小文化,共同构成西安的多元文化。

3.1 西安文化既正统霸气又崇尚文化

与罗马、开罗和雅典齐名,西安是中国的六大古都之首,位于享誉中外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自汉代“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确定儒家思想的政治地位后,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文化一直主导着西安兼容多元文化的发展。秦、汉、唐作为华夏文化最灿烂、最鼎盛的三代,保持了自身的文化积淀,也体现了西安文化的霸气与骄傲。西安文化崇尚文化,汉唐文化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的顶峰时代,绘画、诗歌、书法、舞蹈、雕塑等都取得空前的成就,是中国文化百花园里的奇葩。

3.2 西安文化既重视交往又思想保守

历史上,西安在兼容并蓄接收各民族文化形式的同时,也有张骞出使西域、玄奘取经等向外传送本国优秀的文化及人才,同时,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唐代文化展示出本国繁荣昌盛的非凡魅力也吸引了许多国家的留学生与商人,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体现了大唐文化的非凡魅力与慷慨大气。但在鼎盛文化后,农耕文化为主导的封建社会使西安文化出现思想保守的劣势。到了明清后期,西安经济的衰弱、封建思想的深厚积淀与儒家思想深重影响使西安文化具有了不崇尚竞争的中庸思想。

4 地域文化语境下遗址文化标识设计

4.1 遗址标识布局原则

西安有悠久的建城历史,是中国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从整体的空间形态上来看,东西南北四条大街是西安城市空间的核心,东大街是官员上早朝的地方,市集;西大街为官府衙门;南大街为政治经济中心;北大街为古时官道。西安也有多条历史街区及街巷,如:三学街、北院门、书院门、回民街、竹笆市、大差市、骡马市、竹笆市等。

历史街区中遗址标识的布局可以根据遗址的节点、遗址的连续性、整体环境的形象来考虑通过点、线、面的方式进行空间塑造。

首先,街区中历史事件、人、环境发生的地点可以通过“点”来表现。通过“点”的方式建立遗址标识,主要表现历史街区中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场地及历史事件,在整体的遗址标识布局中是分散的,但通过遗址标识的设计风格、文脉、色彩与符号等可以保持与其他遗址标识的整体性。

其次,构成中的线则是多个点构成的,遗址标识点的连续性就构成了完整的文化线。历史街区是城市环境里的“线”、遗址标识点以特定形式构成遗址标识的“线”,线的布局不仅要符合历史,也要给人提供视觉上的空间体验,所以要与空间的形态相结合。

最后,方向不同的线构成整体的城市的网络格局,遗址标识的“点”“线”的构成最后都应符合城市的整体环境这个“面”。历史街区本身的空间形象和街道在整体城市形象中的空间地位影响遗址标识的设计要素。

4.2 遗址标识设计原则

根据遗址标识点、线、面的总体布局原则,设计应尊重地域文化,挖掘文化元素,使遗址标识既能体现古都特色又能体现城市高度文明发展的时代特色。

首先,遗址标识的设计应尊重城市整体环境。遗址标识属于城市的微观环境,遗址标识系统功能的实现必须依靠遗址标识多个“点”的共同作用来实现,遗址标识远看其势,近看其质,还要体现个体的特色。作为城市审美对象与城市的附属,遗址标识设计应考虑城市整体规划与格局和历史街区的空间形态,周边的建筑与环境都会制约遗址标识材料的选择、造型的设计与色彩选用,整体环境风格统一,城市景观和谐是遗址标识设计的前提。

其次,遗址标识的设计应发掘文化符号、折射地域文化。遗址标识设计的基础便是地域文化,通过物质载体所体现的也是文化,所呈现的器物只是文化承载的实体。遗址标识设计应具备鲜明的地域文化性,传播出特定的文化信息,侧面体现城市的个性与文化特色。遗址标识赖于唐代文化符号的提取与发掘。提取唐代建筑、瓷器、书画等艺术形式中的元素,体现流光溢彩的大唐艺术风格。

再次,遗址标识应体现可持续发展和时代精神。设计与安装遗址标识的时候应该根据人体工学及心理需求作为前提来合理组织。作为遗址标识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标识载体的可持续性和遗址文化的可持续性,所以耐久性能良好的材料成为首选。遗址标识系统反映城市历史的延续和发展,是重要的文化资源,所以在设置的时候既要符合历史史实,也要考虑与周边环境的后续发展。遗址标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对于保持和延续博大的精神文化、注重历史街区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有重要意义。

最后,遗址标识的设计应注重人性化和艺术性。遗址标识的尺度、造型、灯光、文字都恰当运用,以雅俗共赏的形式表现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是遗址标识设计的任务。城市中生活的人群文化水平与思想意识处于不同的层面,激发人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满足人精神需要便是遗址标识设计师的任务。人性化也体现在尊重历史的层面上,遗址标识设计应尊重历史,科学合理的利用传统文化元素表达历史,传递文化,放置于环境中还可以提升整个环境的文化氛围。

遗址标识是人的视觉感知对象,利用文字、符号、造型等在满足使用功能之外,还作为审美对象为人提供视觉美感,遗址标识根据美的法则反映历史文化,通过造型美、图案美、材质美、色彩美等满足人的视觉体验。

4.3 遗址标识表现形式

4.3.1材质

标识得以塑造,文化得以表述要依赖于材料,采用何种材料进行遗址标识的制作是尊重历史文化与场所精神的重要方面。遗址标识因所处环境一般是户外,会受到时间的风化、风雨的侵蚀等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影响,所以耐久性是遗址标识所选材料的重要属性。石材、青铜等材质物理性质耐久性能良好,具有良好的肌理、文化性和质感,而且都是现场安装,后期维护率低、安全性能良好。石材具有本身粗犷的性能,可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质朴和粗放,并可以大尺度的应用;铜在古代器物中应用历史悠久,是最能体现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表达,利用锻铜和铸铜不同的工艺和青、红、黄多种色彩达到不同的艺术效果。两种材质,随着时间的推移更能够体现历史的厚重。

4.3.2造型

由于人对于造型的感知要比文字强烈得多,强烈的造型可以吸引人的视线。造型也是遗址标识给人的第一印象。丰富的造型形式不仅可以起到遗址标识的历史信息传递功能,而且可以影响周围的环境。简单的几何形可以使环境变得严肃、丰富的造型形式可以丰富环境空间。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则需要对遗址历史进行全面研究,概括和提炼造型元素,以几何型、具象、抽象等多种造型形式与环境协调,完成遗址标识的设计制作。

4.3.3色彩

遗址标识的色彩应该符合城市色彩的主色调。根据城市的建筑物、自然环境和历史古迹等提取城市色彩主色调,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西安所处黄土文化区,再加上历史遗留的主要建筑色彩,西安的主色调定为青灰、土黄、赭石为主体三个色彩体系。其中唐代的大雁塔与小雁塔和西安的黄土文化的大环境共同确定土黄色系;钟鼓楼、城墙、清真寺等确定灰色系;汉唐木作建筑色彩,明清建筑与城墙的点缀色共同确定赭石色系。在遗址标识中,灰色系列突出西安城市的沉稳、厚重,体现浓郁的文化气息,土黄色系列暖色调的土黄色给人感觉平和、稳重,是中国人尊崇的颜色,让人感觉亲切,赭石系列鲜明庄重、典雅,符合历史氛围。遗址标识在色彩应用中,可以适当改变三个色系的明度、纯度和亮度,表达我们对传统的尊重,体现厚重的历史文化氛围。

5 结语

遗址标识承载特定时期城市记忆与历史文化,标识系统作为景观元素,具有信息传递与视觉传达功能,作为城市微观环境有利于塑造景观环境的整体形象。在遗址标识的具体设计中,应对整体城市文化进行历史记忆梳理,结合城市大文化背景深入发掘地域文化,在遗址标识设计中,秉承尊重历史、尊重场地、保护与发掘可利用历史元素,从单纯的形式保护升华到场所精神的表达,意境上的再现,提升城市可识别性,有助于市民文化归属感和凝聚力。

[1] 黄海燕.当代设计中地域文化的开发[J].包装工程,2011,32(2):117.

[2] 贾新新.西安西大街遗址标识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3] 夏海斌.广告视觉创意的符号学分析[J].装饰,2010(2):129-130.

[4] 贾新新,蔺宝钢,杨洪波.西安大华纱厂旧工业区景观改造规划[J].工业建筑,2014(2):117.

[5] 吴松涛,常 兵.城市色彩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61.

[6] 王 峡.基于地域文化视角的城市视觉形象设计[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5(2):179-181.

猜你喜欢

遗址西安历史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INDUSTRIAL EVOLUTION
西安2021
Oh 西安
辽上京遗址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