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内涵、源泉及实现路径
2018-08-15马俊峰马乔恩
马俊峰,马乔恩
(西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兰州 730070)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近五年来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作出了如下高度凝练与概括性总结,“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1]5。报告还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进一步表明,我们把文化自信提到新的高度是非常必要的。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大幅度提升,这些变化都对文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文化自信,并将文化自信阐述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后的第四个自信。党的十九大正式确立了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即“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兴盛”。因此,我们要充分地理解和把握文化自信的内涵、源泉和实现途径,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内涵
文化自信源于一种文化的哲学自信,哲学对世界的整体性认知与把握,为建构人类的文化发展提供了原动力和强大的生命力量,人们依照这种信念所培育的热情带动自身行动,创造美好事物,改变现实世界,推动世界走向美好的未来。文化自信标志着文化主体对自己所建构的文化有足够的认知与理解,能够很好地阐述自己的文化,有充分的信心相信自己的文化能够解决自身发展所产生的问题,能够依照己愿建构新时代文化,探索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讲,“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2]。
如果我们从文化视角来阐释人们的生存境况,就会形成一种文化生存理论,其主要表达一种文化在人们生存与发展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它对形塑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因此,“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3]。这对于培育共同价值,凝聚力量,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从文化的视角来阐释人们实践活动,就会形成一种文化实践论,这从根本上表征了文化不仅激活了实践活动中人们的创造力,而且实践活动在创造中实现着文化所蕴含的价值旨趣,如果文化在实践活动中不能促进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样的文化将会成为实践发展的桎梏,必将会被现实的社会发展所扬弃。相反,如果文化能够为新时代的发展注入活力,能够激发实践活动的主体精神面貌,与时俱进,提升人们的精神风貌,改变人的品格,使人有尊严的生活,这种文化才是新时代人们需要的文化,也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文化,是对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与社会的主人的更好阐释。如果从文化视角来阐述人们自身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会形成一种文化生态理论,这意味着,人们在自身实践活动中,在关切自身利益而忽略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中,造成自然与人自身关系的破坏与失衡,导致生态危机,使得人自身遭到自然的惩罚,这种后果启迪人们反思人自身,从而形成一种对“关系链”平衡性的研究,换言之,就是建构一种以生态“关系链”为基础的文化模式,以便处理和解决人类自身产生的生态危机问题。可以说,文化生存论、文化实践论和文化生态论是旨在阐明人自身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样态,彰显文化对人存在的本体论意义,进而显示文化自信不是一种盲目自信,而是通过自身反思机制,纠正偏差,从而使人们在哲学之光的沐浴下形成坚定的文化自信,进而迎接未来所面临的新挑战和新问题。
我们看到,文化自信意味着人们对一种活的文化的信念,一种注入了生命并富有活力的文化,而不是一种死去的文化,一种不关切人的生命、漠视生命的文化。在新时代,这种活的文化是一种关切人的生命,尊重生命,以人为本的文化,是随着社会发展体现人道的文化。因此,云杉认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4]。这就说明,作为一个国家、民族、政党,首先要对自己的文化价值予以认同和肯定。其次在肯定自己文化价值的同时,审视这种价值旨趣是否能够实现人民的需要,是否体现人民群众利益的优先性。最后是判断这种文化的价值所具有的生命力,生命力的丧失意味着价值功能的消失并伴随着价值显示功能的消失,其所形成的文化信念也就消失。正因如此,我们应该时刻保持着一种反思与批判的态度,通过这种方式,守护和维持我们的文化自信。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这样看待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指的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所处环境中的文化进行思考、批判、认知、比较到认同的整个过程,形成一种肯定并确信自身文化的重要价值和蓬勃生命力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状态”[5]。这种稳定的心理状态对于建立文化自信的持久信念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在研究和讨论文化自信的过程中是不能够忽视这方面的,我们很清楚,任何一种视域的介入,都是对文化解释的一种注释,但不是全部,因为视域本身就是一种界限,这种界限意味着解释的限度,从而显示解释者的限度和有限性,只有通过不同视域的融合,才能使我们对文化自信的阐释有一个比较满意的认同。
如果我们从宏观意义上审视文化自信,就可以看到,这种文化自信更多指向国家、民族和政党对文化的自信,也就是说,国家、民族和政党在彰显文化自信方面应该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宣传力,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微观层面的个人对文化的传播和形象塑造所发挥的作用。可以说,个人自身的文化凝聚着文化的普遍性价值和独特的特殊性价值,它是一个社会历史发展中具体的、现实的文化载体的体现,必将构成文化组成的一部分,其个体精神活动以文化形态展现出来。因此,作为“人的精神活动也是个体的活动。精神的主体是单一的,独特的,我的感觉不同于你的感觉,我的思想不同于你的思想。每个人都有自我意识,都有一个‘我’作为精神活动的核心”[6]43。但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每个人之间是相互影响的,都无一例外对人类历史发展作出一定贡献,犹如恩格斯所讲的“合力”,这些“无数的意志形成的合力,即是民族心理、阶级心理。在合力中,各个个人的意志都有所贡献”[6]45。总之,我们在探究文化自信内涵的时候,我们应该看到,国家、民族、政党的文化自信,最终都要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个体,体现在每一个人对文化的自信上,而一旦每一个人的文化自信汇集到一起就形成了民族的文化自信、国家的文化自信;国家的、民族的文化自信通过每一个人而展现、提升,进而更好地实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富察氏淡淡一笑:“闹不起来?在潜邸时就一个个乌眼鸡似的,如今只怕闹得更厉害吧。”她翻了个身,朝里头睡了,“只是她们耐不住性子爱闹,就由着她们闹去吧。”
我们从文化建构的哲学视角来解读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意味着一种国家、民族、政党,甚至每个人都具有的自我意识。其既能够对自己的文化有深刻的认知,也能够对外在于自身的文化有理性的认知,既不盲目自信,也不盲目排外;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崇洋媚外,能够客观公正地对待自己的文化和外在于自身的文化,这种客观公正表明一种对自己文化的自信,从某种程度上表达了自我意识的成熟,可以说,我们通过对自己的文化自觉,为自己文化自信注入强大力量。而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其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7]252正是由于我们能够通过文化自觉把握人们自身发展的道路,我们才从自己的文化中感受到和体验到获得的新的生命力量,才会产生对这种文化的真挚热爱,对这种文化的坚定信念。这种文化自信意味着我们依据自身建构的文化,对我们的成长与发展作出自己的判断,通过文化自信的力量重构新时代的道德价值体系,通过文化优势推进改革进程,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推进民主和法治进程,为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构筑新时代的制度文化,提升文化的塑造力,进一步发挥中国文化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维护世界和平方面作出积极有益的贡献。
二、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源泉
在新时代提出文化自信理念,既是顺应时代的结果,也是中国发展的必然结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中国的文化自信有着丰富的历史、理论和实践源泉,我们的文化自信源自中华历史的深厚积淀,源自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一)文化自信源自中华优秀文化的深厚积淀
中国历史绵延五千多年,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构筑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历史证明,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也是中华民族最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先后创造了商周的礼乐,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秦汉大一统,大唐盛世等一批辉煌文化,这些无一不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体现。“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2]中华文化激励着中华儿女维护国家统一,反抗外来侵略,实现民族独立,推动社会发展,实现中国复兴等伟大壮举。在五千多年的文化传承中,中华民族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过程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这些精神见证了中华民族苦难历史和在实现民族独立道路上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同时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不屈服、不畏难的抗争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形成了以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抗震精神、航天精神、女排精神等为代表的时代精神,这些精神顺应了中国发展、时代进步和改革开放的要求,激励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艰苦奋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体现出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和导向性,而且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新局面。基于如此深厚的文化积淀,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肯定民族文化。
(二)文化自信源自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
中国革命实践活动为我们构建了一种革命文化,这种文化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革命年代形成的文化继续影响着我们,它们所蕴含的精神力量也必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从这个意义上讲,革命文化构成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代文化发展的必然性前提。如果我们从文化的类型来看,文化一般分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但是,我们不能撇开物质谈精神,也不能撇开经济谈文化。文化自信不能凭空获得,马克思说“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注定要受到物质的纠缠”[8]。如果我们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自鸦片战争时期,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之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这种经济和国力的衰退,极大地打击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人民用不同的方式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中华民族处于中外各种文化交错竞争、博弈的混乱局面,经历了各种文化、价值的洗礼。国家受到侵略,民族独立受到威胁,中国人经历着落后就要挨打的境况。最终中国共产党不仅结束了这样的境况,而且也使得丧失的文化自信重新恢复。可以说,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一个国家只有真正强大起来了,才有能力真正实现文化自信,同样,这样的自信源于文化自身的融通之力,“文化特色的发扬,离不开强盛的国力。如果我们有理由认为,中华民族在新世纪中又将进入一个强盛时期,我们就应该意识到,生活在新世纪中的中国人正面临着一个充分发扬中华文化特色的历史机遇的到来。”[7]249费孝通先生对文化交融产生的力量保持乐观态度,而他的这种判断,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中获得了很好的印证。伴随着我国的综合实力增强,文化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一方面,经济实力的增强为文化自信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也充分证明了我们的文化是具有竞争力、创造力、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文化,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三)文化自信源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文化自信奠基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基础之上。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奋斗目标,带领中国人民开拓进取,努力创新。首先,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大力发展生产力,使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升,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发展呈现繁荣景象。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中国在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取得的辉煌成就。其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表明,中国完全有能力、有信心建设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不依靠西方,没有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体制,而是完全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只有这样的道路才能更好体现出人民当家做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一事实。最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人民群众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行动指南,并且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每一个理论发展成果,都是对当时时代问题的科学回答和集中解决,都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以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它始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代表,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可以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文化发展不仅找到了独特的发展道路,而且取得了空前的繁荣。实践证明,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中国就不能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是中国实现文化自信的理论保障,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实现路径
(一)文化自信能够为化解社会发展矛盾提供智力支撑
文化是人的文化,这种文化必须是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文化,必须是能够使得人对自身本质全面占有的文化,如果这种文化是一种畸形的、不健康的文化,它将阻碍人自身的发展以及现实社会对人的发展的限制和压抑。表征现实社会发展的不充分和不平衡的状况,这需要社会发展予以克服和扬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们的美好生活,才能形塑一种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文化。
我们看到,文化可以形塑人的需要和消费观念,与此同时,人自身的需要也将创造一种新型文化,一种适合人自身实际需要的文化。因此,我们便可以从人的文化样态与文化风貌判定人的精神状态,从人的精神状态洞察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状况,进而触动我们思考何种文化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人具有充分闲暇时间来充分继承和发展一切有价值的文化,包括科学、艺术、文明的交际方式;并在此同时,人发展其理性、意志力和想象力,使人的各方面的创造才能都获得解放,真正达到自在而自为。这便是个性的全面发展。”[6]23这就是说,我们的文化应该为人民的根本目标服务。我们的目标是创造一种“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9]的文化,这种文化对于中国革命和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仍然是有效的。因为“文化作为人的自由劳动的产物,对人来说是有价值的。最广义的价值就是指为我之物的功能……为我之物就是最广义的价值、最广义的‘好’。一切可称为‘好’的东西,都是对人民,对人类进步有真实利益的东西”[6]8。可见,只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文化的发展才能为人民群众服务,才能为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提供条件,才是有底气有自信的文化。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要求,也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所决定的。因此,实现文化自信的第一要义就是要让文化为人民服务,发展令人民满意的文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重大的转变为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说,“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1]44。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学校教育、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哲学社会科学、文艺创作、文化产业等领域均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但是,文化的发展要达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要求、新标准,真正实现文化自信,还需要下大力气。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飞速发展,文化却相对落后,导致很多人出现“文化焦虑”“文化自卑”“精神虚无”等状况。只有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提高文化资源的供给能力,为人民提供更多、更丰富、更优质的文化产品,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事业的要求,满足人民更加丰富的精神需要,满足人民对美好文化生活的期待。只有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才能为实现新时代文化自信提供物质和精神动力。
(二)文化自信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活力
我们的民族曾经创造过辉煌的时期,也曾经历过深刻的苦难,复兴是根植于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梦,而现在中华民族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华民族终将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征程。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过程中,要重视一个问题,那就是民族的复兴不仅要有丰富的物质财富,还要有丰富的精神财富,两者要均衡、协调、全面地发展。相对于经济而言,文化往往更稳定且不易改变,因此,当经济快速发展时,文化往往会出现相对“滞后”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就要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向共同努力,二者缺一不可。一个国家只有真正实现了复兴才能实现自信,一个国家只有实现了文化复兴才能实现文化自信。文化的复兴能够使民族增强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对本民族的文化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肯定和认同,从而加深文化自信。
我们看到,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还需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实现新时代文化自信创造条件。众所周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多元文化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广泛,各国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单一的经济实力的竞争,而是综合了政治、文化等诸多要素的竞争。在这种竞争中,文化的力量更为持久、更为深刻,因而成为核心竞争力。“我们需要将文化视为现代文明和当前形势下全面而直接的聚焦点。”[6]219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既为新时代文化自信提供了史无前例的机遇,同时也给文化自信提出了新的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各项事业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自信。中国呈现给世界的是一个有深厚历史底蕴、灿烂优秀的文化、山川秀美、人民团结、社会稳定的大国形象,同时秉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世界公平正义、为人类进步作出杰出贡献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这些都极大地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一些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不断涌入中国,例如,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它们不断冲击着中国文化,严重影响着我国文化的发展,干扰着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特别是国际上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和政府,认为中国的发展是一种扩张、是威胁,鼓吹“中国霸权主义”“中国威胁说”,还有一些外国舆论质疑中国社会的性质,认为中国是“资本社会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诋毁中国的国际形象。诸如此类的言论,一方面表明中国崛起给其他国家、政府造成了压力;另一方面也表明我们在话语权方面还处于被动应对的阶段。“应该看到,在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总体格局中,中国文化还并未处于强势地位,仍然面临着诸多发展难题。”[10]这些难题体现了我们的文化意识形态还没有真正深入中心、占据中心,在国际社会之中还没有能够真正掌握话语权,因此,需要我们在文化自信的力量支撑下,通过不断努力来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应该认识到国际势力对我们文化内部的冲击和外部的挑战,所以,我们要加快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建立一套自己的话语体系,让国际社会听到更多中国声音,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11]。
只有正确认识外来文化,处理好我们与世界多元文化的关系,以理性、客观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才能实现文化自信。也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持有高度的肯定和认同,才能在世界文化洪流中坚定中国道路,发出中国声音,建立中国的话语体系。拥有更大的话语权,才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主动权,坚持正确的文化导向,才能真正实现新时代文化自信。这是新时代赋予文化自信新的使命,“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1]28。
(三)文化自信从整体上改变人们的自我认知态度和文化风貌
全球化不只是经济的全球化,还包括文化的全球化。文化的全球化不是发生在某个单独的、孤立的层面,而是像毛细血管一样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每个层面、每个角落、每个细节,任何国家、民族和个人无一不被影响。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自我”与“他者”毫无保留地直面。不同文化的“相遇”,给民族和个人的“自我认知”带来了空前的挑战。在全球化之前,一国文化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生成和发展,总体上具有同一性和稳定性,没有本质上的冲突。对这个国家的民族和个人而言,文化就是一种先天习得的环境,人们对文化几乎不会产生怀疑。全球化带来了“他者”文化之后,就有了新变化和不确定性。这就对民族和个人的文化认同提出了挑战。至此,文化不再只是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和精神支撑的“工具”或“动力”,而成为区分“自我”和“他者”,构成民族本质的“精神品质”和“内在价值”的价值,也就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基因”。
从世界各国的发展中我们也能得到一些经验和教训,“反观全球背景下各国现代化的进程,为什么一些发展中国家步履艰难、屡遭挫折?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发展上丧失了‘自我’。一旦失去自我,其结果必然是不知不觉地跟着西方国家随波逐流,最后一步步走向新的殖民”[12]6。一个国家如果对自己的文化没有清醒的自我认知,一个国家的文化如果处于一种自我迷失的状态,那么,任何外来的文化都会成为一种它无法克服的病毒。试图用“他者”的文化彻底改造“自我”的文化,就会造成自己文化的无所适从和分裂。因此,文化面临一个紧迫的任务——通过树立文化自信,确立“自我”,克服认同危机。“对于一个国家、民族来说,最为根本的、最为深层次的是应通过文化的研究,在全球化这一大观园中达到自我的重新理解和把握,从而确立新的自我,用新的自主的文化精神引领社会健康发展。这实际上涉及一个国家、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问题。”[12]6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化自信需要民族身份认同,需要一个民族在全球化进程中避免丧失“自我”、迷失方向,防止民族文化在世界洪流中被吞噬或淹没而最终消失。
(四)文化交融产生的共同价值为解决世界文明的冲突指明道路
技术的发展,信息的加速流动,全球化的继续推进导致各国文化受到不断的冲击,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能够在封闭的环境下独自发展,每个国家都被卷入全球化的潮流之中。这种发展带来的后果是原本各自独立的文化现在因为时空距离的缩短而不断拉近,交往频率越来越高,因此,文化与价值观方面的冲突由潜在的、不明显的转变为明显的、剧烈的冲突。“在这个新的世界里,最普遍的、重要的和危险的冲突不是阶级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或者其他以经济划分的集团之间的冲突,而是属于不同文化实体的人民之间的冲突”[13],这似乎阐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不可融合的,文化的冲突将会给世界带来严重的问题和分裂。然而,我们知道全球化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这就意味着,任何想从世界返回到各国的“原子”状态来解决冲突的路径和方式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是一种逆全球化的做法,也是与人类发展趋势相背离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有在全球化背景中思考人类如何突破时空界限从而实现更深意义上的共处,真正通达合作共赢、和谐共处的状态。同时,各国如何维护其文化的个性、独特性,避免被同化和吞噬,从而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且避免文化上的冲突,减少差异性带来的斗争,更好地实现世界普遍主义与民族主义的有机统一。
费孝通说:“当今世界上还没有一种思想或者意识形态能够明确地、圆满地、有说服力地回答我们所面临的关于不同文明之间该如何相处的问题。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这个问题上,都同样受到严峻的挑战。这不是哪个单一的国家、民族或文明遇到的问题,而是一个全人类都要共同解决的问题。全球化的特点之一,就是各种‘问题’的全球化。”[7]446也就是说,文化冲突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一个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长期以来,中国人一直在探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费孝通先生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十六字方针,这十六个字在世界文化、文明冲突的解决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仅以文化自觉为前提的方案还有其局限性。现在,我们提出文化自信,就是解决各种文化、文明冲突的一种更有效、更可行的方式。
中国文明历经五千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证明了中国文化的生命力;中国在国际交往中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展示了中国的大国风范;中国在文化交流中的开放、包容,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有品质;中国在发展过程中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世界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的道路,开创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文化发展为世界不同文明、文化的国家、民族如何相互尊重、互相欣赏、共同发展提供了典范;为不同民族在全球化洪流中如何在发展的同时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独有个性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