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化兵训练要用好四种方法
2018-08-15杜怀强武警警官学院训练基地
■ 杜怀强 武警警官学院训练基地
和平时期,防化兵担负着抢险救灾、核化救援及反核生化恐怖袭击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繁重、组织复杂、训练方法必须立足前瞻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要求,以“体现新任务、研练新方法、探索新手段”为着眼点,围绕提高防化兵遂行任务的综合能力,创新与遂行任务相适应的训练方法。
一、抓住重点训
一要加强关键岗位训练。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专业性、技能性很强,必须把防化兵关键岗位训练突出出来。指挥员应突出组织协调、情况处置能力训练,锻炼培养会运用、会维护、会管理的能力素质。二要加强一专多能训练。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成因复杂、联动性强,防化兵官兵必须在具备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基本技能、关键技能的基础上,突出复合专业技能训练,提高“一专多能、一队多用”的能力。三要加强心理训练。非传统安全威胁综合性、突发性、多变性进一步增强,且防化兵需要遂行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日趋多样、不断拓展,其艰巨性、残酷性、困难性、复杂性、应急性不断增大。因此,要通过心理调控训练、技术心理训练、野战生存心理训练和实战化心理训练等,提高官兵应对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所需的特殊心理素质。四是加强体能训练。体能是完成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基本能力。应针对可能担负的任务,有重点地加强体能训练,如抗缺氧、抗晕眩、攀爬、越障、极限耐力训练和抗严寒、抗酷暑、抗疲劳训练等,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摔打锻炼部队,增强官兵在严酷恶劣的环境中遂行任务的体能素质。
二、开放联合训
一是加强开放训练。这既是训练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防化兵专业军地通融性的优势所在,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高训练效益。首先,要注重发挥军队内部优势,在训练教学、课题攻关、联合演练等方面,实现与其他军地兵种资源信息共用、成果共享。其次,要善于利用社会资源,在信息技术、骨干培养和专用装备教学等方面善借优势,增强部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能力。再其次,要重视借鉴外军经验,特别要注重研究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理论和实践,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我军防化兵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水平。二是加强联合训练。充分发挥联合训练对各种力量、各个层次训练的引领功能,以及对各类单元、各种要素的聚合功能,积极协调其他军兵种、民兵预备役、公安消防、武装警察部队和地方应急专业力量,按照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要求开展联合训练。可探索在分步训、专题训、集中训的基础上,按照联合训、全程导、对抗练、综合评的要求,组织编组联训、区域联训、网上联演等方法路子,练指挥、练技能、练协同、练保障,实现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的指挥、控制、行动相互融合。
三、实案强化训
一要突出实案训练。在训练内容安排、训练方法运用、训练环境设置、训练想定构设、训练效果检验等方面,最大可能地贴近实案。课题设置要由易到难具有连贯性,情况设想要复杂多变具有模糊性,场地选择要力避雷同具有多样性,内容确定要结合任务具有针对性,训练难度和强度要尊重规律循序渐进,切实把握实战化能力的基本途径。二要突出强化训练。无论是抢险救灾、核化救援、反核生化恐怖袭击还是反恐维稳等行动,都具有环境恶劣,持续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危险系数高、处置困难等特点。因此,强化训练必须突出针对性,坚定立足最困难、最复杂、最危险的情况,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对官兵实施超负荷适应性训练、超难度应用性训练、超常规心理素质训练,组织部队在不同的任务环境中进行多课题、多内容、多形式、全天候、高难度、昼夜连续实施的实兵实装实喷实消实地训练,把练指挥、练协同、练方法、练保障、练生存、练管理融为一体,使部队官兵得到全面锻炼。
四、三法并举训
要把网络训练、基地化训练和实兵对抗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训练效益。一是积极开展网络训练。目前,网络训练已成为部队训练的一种重要方式,它不受地形、天候的影响,便于组织,节省资源。应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突出核生化虚拟情况的不同设置,使团(支队)、营(大队)、连(中队)、排、班等各级指挥员在“虚拟战场”上演练防化保障战法。二是实施规范的基地化训练。借助基地化训练手段,着眼可能担负的核化应急救援防化保障任务,采取边情内设、场地位移等方式,选择相似地形构设情况,按照预定保障方案进行战术训练,重点突出遂行防化保障任务的全过程演练,不断检验和完善保障方案。三是组织实兵对抗训练。通过构设“模拟实战环境、设置假想敌情”,按实战进程选择可能的时机和目标,设置不同规模和样式的抢险救灾、核化救援及反核生化恐怖袭击行动,组织防化部(分)队按照应急处置进程,全员额、全要素、全天候组织实兵对抗训练,切实提高实战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