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中药资源调查概念和内涵

2018-08-15崔月曦王良信詹亚华

中国现代中药 2018年1期
关键词:普查中药价值

崔月曦,王良信,詹亚华

(1.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北 武汉 430015;2.佳木斯大学,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3.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5)

1983年在我国开展了全国性中药资源普查,从此,在学术界,教育界以及相关产业,人们对于中药资源调查产生浓厚兴趣,大量中药资源调查研究项目在进行,同时还有不少地方性和专科专属中药资源调查。然而,在调查中发现对于 “中药资源”以及“中药资源调查”和“中药资源普查”还有许多模糊认识和不同见解。当前我国已经开展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我们在教学和参与资源调查工作中,感到有必要对“中药资源调查”概念和内涵,进行认真讨论,因此不揣冒昧,对有关问题提出我们的见解。

1 中药和中药资源

1.1 中药

“中药”这一名词在我国古代医药学典籍中,一直没有出现。当谈到“中药”时,或以“××药”或用“ 本草”一词来表示。

20世纪20年代,由于欧美药品输入和在我国应用日益扩大,一些大城市开设西方医院,出现中西医同时并存局面,欧美药品就称为“西药”。为了同传入西药相区别,将我国传统医药称为“中药”。

“中药”这一名词到现在已经有近百年历史,但目前对“中药”,还没有一个统一和权威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

中药是“中医所用的药物,其中以植物为最多,也包括动物和矿物”[1]。

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的治疗、诊断、预防、疾病和对人体保健发挥作用的物质”。[2]

《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中医药泛指中华民族传统医药,包括中医药和民族医药”。

正是因为“中药”的多种解释,使得在学术界和医药界对“中药”概念有不同的解释。

作者认为,根据《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的解释,可以把“中药”定义为:“中药是中华民族传统药物的总称”,它涵盖了我国各个民族的传统药物。

“中药”还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

广义“中药”包括各个不同制剂药物。《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药包括:药材、饮片、植物油脂及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

狭义“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分为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1.2 中药资源

中药资源中的药用植物、动物和菌物在自然界的存在,除一些人工种群(栽培、养殖)动植物外,在自然条件下,总是与相关生物环境形成一定的自然组合(生物群落),并进而形成各种生态系统,因此,在谈到中药资源时,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去讨论药用植物(动物、菌物)的个体特性,而应该从其整体来考虑。

中药资源的生态学内涵包括物种及其地理分布、特定区域内个体数量(蕴藏量)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种群更新),物种所处生境及与所处群落中相关物种的关系。我们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示:

中药资源=物种+分布+数量+生境+群落+更新。

首先,中药资源是具体物种,即它是自然界的实体。具有物种一般特性:名称、分类地位、形态特征、性状特征及内在化学成分等。

第二、中药资源有地域分布特征,即作为资源会在不同地区分布,因而会受自然条件影响。

第三、中药资源是一个群体,它的数量特征极为明显。资源是人类可以利用的,天然形成的物质和能量,如果我们不了解其蕴藏量和年允收量,就不能合理利用和保护,也就不成为资源。

第四、中药资源是动态的,随着时空不断变化,会不断地进行自然更新。中药资源自然更新包括:群落演替、种群更新以及单位面积器官的数量变化。如果我们了解某种中药资源自然更新,就能合理利用和保护中药资源,同时为人工抚育和更新提供可靠技术依据。(矿物资源也是在更新,只不过它所需要的时间,不能以年来计算,而是以百万年,甚至更久远年代进行更新,因此,我们把矿物资源称为不可更新资源)。

第五、它们在不同生态环境,并在不同的群落类型里分布,脱离群落单独讨论药用植物、动物和菌物本身,而不是准确了解资源分布和量值,就很难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从上面分析,我们知道资源是可用的,中药资源(客体)可以满足人类(主体)需求,因此也是有价值的。其价值表现为:生物资源丰富度、生物量大小、资源开发难易,三位一体构成复合价值,即它可以满足人类某些方面的需要,从而体现了它的价值。

人类的需求是价值体现,而价值高低,则受资源稀缺的影响。

中药资源价值,包括两部分:商品价值(资源价值)和生态价值(服务价值)。

商品价值(资源价值)

在中药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人类付出劳动,产生了物化的价值,由于中药资源制成产品,就可以上市、买卖,因此就需要价格,通过价格来体现其自身价值。

生态价值(服务价值)

人类和环境是相互依赖和对立的,人类是主体,生态环境是客体,生态环境的属性能够满足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非物质需要,因此,对人类来说,生态环境是有价值的,而中药资源则是生态环境的组成部分,因而必然也会有一定价值。由于这种价值主要体现在服务功能上,因此是无形功能服务价值。

人类生存在世界上,其需要是沿着生存需要(温饱)、发展需要(小康)和享受(富裕、享乐)需要顺序发展的。当进入后者的时候,资源生态价值会越来越大。但它是无形的,因此没有具体价格。

2 中药资源调查

2.1 中药资源调查和普查

资源调查和资源普查有何不同?普查和调查不是同一概念。

普查是通过调查每一个对象,直接获得每个对象的情况,并能精确计算总体情况的调查。

调查也常常称为“抽样调查”,就是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并通过样本情况去估计总体情况调查。调查比之普查优点是调查范围小、误差小、节省时间、人力、物力。但也存在着调查结果具有一定局限性问题。

中药资源普查是指对一个国家或一个政府辖区所有中药资源数量、质量、分布状况及开发利用和保护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

中药资源调查则是对一个国家或某一地区具有药用价值的动物、植物和矿物中药资源进行抽样调查,即不是对所有地区和或所有种类进行全面普查。

尽管“调查”与”普查”在概念上存在差别,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习惯将将较大规模的全国性调查称为“中药资源普查”。

2.2 单种中药资源调查

单种中药资源调查是对某一种药用植物(动物、矿物)进行资源分布、量值(蕴藏量,年允收量)、自然更新、人工更新的调查。目前我国已经进行大量单种中资源调查。

2.3 专题中药资源调查

专题中药资源调查是指确定专门的资源调查项目,包括地区中药资源调查、不同种类(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等。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药资源调查简史

1958—1960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肖培根教授,应卫生部要求,带领 38名年轻人,用2年时间,完成了全国主要药用植物调查,采集标本达5万份。对全国近500种常用中药,从原植物、生药、成分、炮制和效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科学总结。

1959年12月经全国药政会议讨论,卫生部制订了“普查野生药源方案”,并于1960年3月11日发出《卫生部关于普查野生药源的通知》,通知“请各省、市、区卫生厅(局)在各级党的领导下,与有关部门结合,制订具体计划,充分发动群众,在3年(1960—1962年)内基本上摸清全国野生药材的资源。”

1960—1963年各省、市、自治区制订了“普查野生药源方案”,各省、市、区卫生厅(局)在各级党的领导下与有关部门结合,制订具体计划,充分发动群众,完成野生药源普查工作。

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主席就医药卫生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号召“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这就是著名的“六、二六”指示。在“六、二六” 指示号召指引下和国家一些领导人直接支持与参与下,从1966年,我国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中草药运动。1970年—1975年伴随着大规模中草药群众活动,再次开展了全国性中药资源调查,调查目的主要是发掘民间中草药和单方、秘方、验方。这场运动一个重要成果就是编写了大量中草药手册。

1982年12月28日国务院第45次常务会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并作出关于“对全国中药资源进行系统地调查研究,制订发展规划”的决定。决定对全国中药资源进行普查。

国家经委于1983年发布了“经委医(1983)310号《关于开展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通知》”文件,同时原国家医药管理局、农牧渔业部、卫生部、对外经济贸易部、林业部、中国科学院、国家统计局联合下发了“(83)国药联材字第310号《关于下达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方案的通知》”文件。决定对全国中药资源进行普查,由中国药材公司和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办公室具体实施,开展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

从1983年开始,历时5年对全国80%以上国土面积进行全面系统调查。1994年编写出版了《中国中药资源丛书》,包括《中国中药资源》《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国中药区划》《中国常用中药材》《中国药材地图集》和《中国民间单验方》。

此后,我国在“八五”、“九五”、“十五”期间还进行大量中药资源调查,包括: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 “珍稀濒危及常用大宗中药资源的调查”。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资金项目“中草药与民族药标本的收集、整理和保存”。国家环保总局的“中国重点药用生物资源调查”项目。

2009年8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在全国开展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同年9月成立资源普查技术专家组,2010年,编制了资源普查技术规范,并组织多次专题研讨、方案论证。2011年开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通过中医药部门试点卫生专项和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以项目支撑工作方式组织开展了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到2015年,试点工作已经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市)922个县进行。下一步将正式开展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

[1] 吕叔湘,丁声树.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1483.

[2] 何本鸿,等 中药资源学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武汉 2009年1页.

[3] 中国药材公司.中国中药资源志要[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128-129.

[4] 周荣汉.中药资源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9-11.

[5] 尹春梅,王良信.中药资源调查历史及展望[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0,25(4):272-276.

[6] 张卫,张瑞贤.“文革”期间中草药运动特点及表现形式分析//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湖南:[出版者不详],2008.

猜你喜欢

普查中药价值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2018年中国将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
“中药零食”怎么吃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学习调查要“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