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在门诊检查耳鼻喉疾病的应用效果
2018-08-15李家勇
李家勇
(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 毕节 551700)
伴随科技和医疗事业的发展,鼻内镜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传统检查方法相比,鼻内镜有很多优点,比如它的定位较为准确,安全性更高等。同时在检查过程中也可以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治疗的效果。选取2014年3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患者600例进行研究,希望通过鼻内镜检查提高我院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患者600例进行研究,其中男性患者或女性患者分别为240例、360例,所占比重分别为40.0%、60.0%,年龄最大和最小分别为84岁、7岁,平均为(46.2±4.1岁),喉部疾病、耳部疾病、鼻和鼻咽部疾病患者分别为:190例、201例、209例。
1.2 设备仪器
医用设备为4 mmΦ各个角度的鼻内镜(国产或进口均可)和相应的冷观光源。
1.3 方法
先使用额镜进行检查,着重检查患者的发病处,明确每位患者的具体病情。在分析检查结果的基础上,初步诊断患者病情,之后借助鼻内镜进行复诊,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结果。
1.3.1 耳部疾病治疗方法
患者取正坐位,于病耳内滴入少许一定配比的地卡因和麻黄素液以起到粘膜表面的麻醉作用。使同头部处于适当位置,在鼻内镜检查之后,了解患者耳内部的环境,直接采用器械清理患者耳部存在的异物,同时查看患者的鼓膜色泽等,借助鼻内镜,对患者实施治疗,具体包括肉芽清除、鼓膜穿刺等[1]。
1.3.2 鼻部治疗方法
患者取正坐位,于鼻内滴入少许一定配比的地卡因和麻黄素液以起到粘膜表面的麻醉作用,使头处于合适位置,医生通过鼻内镜寻找发生病变部位,并指导患者将头部缓慢仰向后方,检查中、上鼻道及鼻甲等部位,具体操作有鼻腔活检等[2]。
1.3.3 喉部检查方法
使患者头部和体位处于合理位置,于口腔向咽喉部喷入少许一定配比的地卡因和麻黄素液以起到粘膜表面的麻醉作用。医生站于患者的右侧,患者张口、伸舌,医师将持有纱布的手协助患者将舌头拉出口外,借助70°鼻内镜找到咽喉部病变具体部位,同时对其进行活检等治疗。
2 结 果
2.1 鼻咽部检查结果
常规检查和鼻内镜检查结果相一致的为201例,所占比重为96.17%,误诊为9例,所占比重为4.31%,原来并没有确诊需要检查的为33例,其中通过鼻内镜检查后确认15例,所占比重为45.45%,在此次研究中,检查出15例患有早期鼻咽癌,40例患者鼻孔内没有出血现象,77例患者早期没有检查出鼻道息肉现象。
2.2 耳部检查结果
常规检查和鼻内镜检查结果相一致的为181例,所占比重为90.05%,误诊为19例,所占比重为9.45%,原来并没有确诊需要检查的为31例,其中通过鼻内镜检查后确认16例,所占比重为51.61%,在此次研究中,5例患者的鼓膜小孔没有检查出来,11例患者的中耳炎检查错误,14例患者的外耳道胆脂瘤检查错误,经鼻内镜检查后,均被发现。
2.3 喉部检查结果
常规检查和鼻内镜检查结果相一致的为172例,所占比重为90.53%,误诊为37例,所占比重为19.47%,原来并没有确诊需要检查的为46例,其中通过鼻内镜检查后确认24例,所占比重为52.17%,在此次研究中,4例患者的早期喉部发生病变没有发现,13例患者间接喉镜后没有看清声带的前面的三分之一,经鼻内镜检查后,均被发现。
3 讨 论
在临床实践中,额镜检查的操作较为简单,可以帮助医生顺利完成操作,但是每位患者的自身条件和患病情况各不相同,除了检查过程中会对患者造成损伤之外,还存在精确度欠佳的问题,同时给患者带来了很多痛苦。在实际操作中,鼻内镜和额镜检查的相似度接近,但和额镜检查相比,鼻内镜检查的优势更为明显,比如利用鼻内镜进行检查,治疗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证,同时检查结果的精确度更高,所呈现的图像更为清晰等[3]。
在额镜检查中,会出现一系列问题,比如医生在确诊的过程中,对患病部位定位的出错率较高,进而使医疗过程出现错误,严重时出现医患纠纷,引发严重的医疗事故。而通过鼻内镜对患者进行检查,借助简单的操作可以具体看到患者的鼻咽部喉的病变发生情况,明确病情严重程度,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效果,缓解患者疼痛。
总之,和传统额镜治疗方法相比,鼻内镜检查技术的准确率较高,治疗效果更好,还可以减轻患疼痛感,减少误诊、误伤等情况的发生,值得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