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经捏背疗法治疗效果

2018-08-15曹丽丽

关键词:病程疗法小儿

曹丽丽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明珠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41)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患儿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症状,约占儿科总病症的20%,2~6岁儿童为主要患病人群。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表现为食欲不振、面色萎黄、体重不增、盗汗等,中药或西药治疗均需要较长的治疗时间,患儿依从性差[1-2]。捏背疗法是一种简单、安全、无创的自然疗法,更容易被广大患儿和家属接受。本研究以76例患儿为对象,对捏背疗法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治疗上的应用效果予以评价,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7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为主要对象,所有患儿的临床症状、检查结果和发作次数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3],患儿家属自愿参与。所有病例的纳入时间为,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2~11岁,平均年龄为(5.03±1.12)岁;病程为6个月~4年,平均病程为(2.05±0.58)年。观察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为(5.08±1.112)岁;病程为7个月~4年,平均病程为(2.08±0.62)年。使用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和性别资料,经分析发现,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羧甲淀粉钠溶液(广西南宁百会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5020648)治疗,每次5 ml,每日3次。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捏背疗法,取俯卧位,充分暴露背部,以尾骶部为起点,沿脊柱两侧,从上到下地挟提其皮肤,在捏的过程中向上推进,直到大椎穴。连续捏拿7次,捏拿的重点穴位包括背部督脉、足太阳膀胱经。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疗效判定标准[4]:显效:各项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治疗后1年内患儿病情未复发;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治疗后1年内患儿病情复发次数明显减少;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治疗后1年内发病次数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或未达到上述标准。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情况进行统计,包括胃肠道反应、发热,计算并对比治疗安全性。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纳入SPSS 17.0统计学软件中,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对比分析

观察组中:显效24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中:显效14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治疗有效率为78.95%。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45,P=0.042<0.05)。

2.2 两组的治疗安全性比较

观察组中:胃肠道反应1例,发热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对照组中:胃肠道反应2例,发热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14,P=0.644>0.05)。

3 讨 论

中医上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无确切病名,但将急性感染期归为“伤风”、“咳嗽”范畴,将间歇期归为“自汗”、“虚症”范畴。中药治疗小儿疾病的可行性较低,我院提出用捏背疗法进行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与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的患儿相比,经捏背治疗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更好,治疗后1年内的发作次数更少,说明捏背疗法可以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同时,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说明两种方法均有较高的安全性。捏背疗法是一种防治疾病的主要方法,可利用捏拿脊柱皮肤的方法作用在背部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属于小儿推拿术中的一种。通过捏背可以疏通经络、平衡阴阳、加速气血的运行,从而改善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强化机体的抗器官功能能力,增强肠道的吸收能力。

综上所述,经捏背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颇为显著,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更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病程疗法小儿
早泄的房中术行为疗法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高频超声评价糖尿病膝关节病变与病程的关系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