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服药时间对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

2018-08-15廖慧茹

关键词:苯磺酸氨氯地平收缩压

廖慧茹

(大庆市大同区林源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813)

高血压是临床上发病率最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据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的标化患病率达到11.26%,10年间的患病率增加25%以上。并且,世界卫生组织预测,直至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据死亡原因的79%~80%,而心血管疾病将位于首位[1-2]。目前尚无治疗高血压的特效药,难以实现疾病根治,只能通过药物控制血压,防治心脑血管等并发症。本研究以130例高血压环增患者为主要对象,旨在通过干预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时间,探寻最佳的用药时间,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高血压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65例/组。对照组男35例,女30例;年龄42~76岁,平均(58.55±2.23)岁;病程为1~12年,平均(6.23±0.27)年。观察组男36例,女29例;年龄41~75岁,平均(58.32±2.17)岁;病程为2~12年,平均(6.56±0.47)年。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的对比上无显著差异。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8070)治疗,每日1次,每次5 mg,以1个月为疗程。对照组于早晨7点服用,观察组于晚间7点服用。同时,两组患者均戒烟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早睡早起,适当运动,避免情绪波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疗效判定标准[3]:显效;-治疗后患者的收缩压平稳下降至正常范围,下降幅度≥10 mmHg,波动幅度较小;有效: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下降至正常范围内,舒张压下降≥10 mmHg,波动幅度较大;无效:血压降幅较小或未下降,波动幅度大。将显效率与有效率的总和作为最终的治疗有效率。

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压变化情况,统计并对比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纳入SPSS 17.0统计学软件中,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显效38例,有效2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92%。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2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3.08%。经统计学分析,说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23,P=0.008<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的收缩压为(152.23±8.54)mmHg,对照组为(152.28±8.63)mmHg(t=0.033,P=0.974>0.05);观察组的舒张压为(95.85±4.15)mmHg,对照组为(95.68±4.17)mmHg(t=0.232,P=0.816>0.05)。两组治疗前舒张压和收缩压对比无显著差异。

治疗后,观察组的收缩压为(131.85±6.56)mmHg,对照组为(138.54±6.58)mmHg,(t=5.805,P=0.000<0.05);观察组的舒张压为(85.45±3.26)mmHg,对照组为(92.45±3.35)mmHg(t=12.073,P=0.000<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是临床上常用的高血压治疗药物,属于外周动脉扩张剂,其药效可维持24小时,但药物的峰值浓度出现于用药后的6~12 h,故晚间用药效果更佳,可稳定患者的夜间血压。本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早7点用药的高血压患者,晚7点用药的总有效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善情况更佳,可使患者的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与林玲报道的结果相符,说明干预用药时间对提升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综上,晚间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更好,可稳定患者的血压,特别是可以避免晨峰现象,对于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大临床意义。

猜你喜欢

苯磺酸氨氯地平收缩压
清醒时不同时间血压水平预测夜间高血压的价值
分清氨氯地平和左氨氯地平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非杓性高血压宜选用左旋氨氯地平
氨氯地平:“左旋”是否更好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甲苯磺酸拉帕替尼原料药中的7种残留溶剂
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