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探讨
2018-08-15赵芹
赵 芹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十二个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比较典型的55例患者,在这些患者中其中心肌梗死34例,高血压31例。男38例,女17例。
1.2 方法
对这些患者的往年病例进行审查,总结分析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出现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2 结果讨论
根据这次的实验结果,不安全隐私私有很多种因素引起的。医护人员专业技能不足,安全意识相对薄弱,法律知识欠缺,都是因素。专业技能不足往往会给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法律意识薄弱是这些年来法律纠纷产生的重要因素,安全意识相对薄弱不仅体现在患者身上,往往因为体现在医生护士身上。医生护士有时候为了省事不好好写病例报告,有的少写,有的漏写,这往往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一定的威胁
3 护理操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医院配药本来就比较多,很容易忘了或者是增加某种东西。或者是因为药物的品名相近而混乱。就是药品名字相同但是剂量也会不同。就比如护士配药的过程中如果粗心或者是看得不仔细都可能给患者带来潜在的风险。还有就是护士在给病人输液的过程中,静脉滴注的速度过快或者是过慢都可能引发这些风险。
五:在医院护士每天都需要做护理记录书,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也可能引发这些问题。通常情况下这些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护理记录的真实性。
无论是在医院还是在其他工作岗位有人偷懒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有可能护士在做记录时这些患者刚好不在,所以为了应付工作早早下班,他们通常在单子上随便记录,送一这些单据并不能深刻而真实的反映客户本身的情况。
3.2 护理记录的完整性
医院工作很多,而心血管科是最多的一个部门。有的患者每40分钟都需要做一次心电图用于观察生命体征。有的患者为了省钱只要已有好转就会停止就医。这样不能保持观察的完整性,造成护理次数漏记,或者是记录不全。所以护理记录往往也是不完整的。
3.3 护理记录的及时性
在心血管科的患者的病情往往会很严重,通常情况下这些患者是需要急救的,但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急救,很多的护理记录往往是在后期补写上去的,这样往往就丧失了记录的及时性,这些往往导致记录有一定的偏差。还有就是医生与护士之间信息的偏差。有时候医生交代的和护士执行的往往存在很大的偏差。还有就是医生与护士观察的角度不一样,看问题的方式不一样,对这种病的理解程度不一样,对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记录不一样所以往往所写的抢救时间也不一样。所以容易发生上述所说的法律纠纷。
3.4 来自患者的不安全因素
有的患者病情稍微有一点好转就会赶紧回家,他们认为在医院不如回家休养,在治疗的过程中不遵从医生的嘱咐,擅自行动,不按时返回,因为心血管疾病往往是突发性的,一旦发病,又不能及时的送往医院治疗,往往就会耽误治疗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危机生命。这些往往是不安全因素之一。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患者本身以及医院管理等方面,因此科室应针对具体的不安全因素,使用对应的解决措施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4 措施探讨
4.1 提高护理水平
护理水平是不安全因素之一。因此提高护理水平是有效改善该情况的方法之一。改善这种情况首先要做的就是从内部进行改善。医院可以制定相关的措施和奖惩规定,比如护理结果责任制,即跟自己的工资和奖金挂钩,做得好了有奖金,如果做的不好,那从相应的制度中扣除一定的工资。还有就是处置前、中、后均对医嘱和所配药物以及用药前后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严格检查。在静脉滴注或静推过程中,严格监控滴注或静推速度,防止因过快引起不必要的危险。
4.2 加强法律知识学习
无论是医生还是护士都应将法律条例铭记于心,知法懂法,不做法盲,当出现问题是合理的用法律捍卫自己的权利。用法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
4.3 加强医生与患者的沟通
在工作中有沟通才会有进步,而在医院,医生与患者的沟通多了则能够为大大的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医生护理从小事做起,感化客户,为客户提供舒适的就医环境,努力的提高自身的品德,德在事先,利居人后,凡事多为患者考虑,以扎实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对客户的健康进行指导,对患者的病情全面把握。清单花费透明,每一项都让患者家属看下。如果需要为患者用药,不让患者花一分冤枉钱。这样患者才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在与患者交流时以诚相待。除了这些医院还应该完善相关的制度。加强对这方面的管理。在心血管科年纪大的人比较多,因此意愿更加应该严格重视。调整每个医生与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安排,让每个人各司其职,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
所以医院加强管理,护士医生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患者听从医生的指导,医院及时的对救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经常总结,相信这个趋势会变的越来越好。法律纠纷也会越来越少,这样以来医学界的风气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