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与“后半程”:精准把握中国未来发展的双重方位

2018-08-15

社会观察 2018年3期
关键词:半程现代化制度

对于中国未来发展方位,十九大报告中有两个重要的判断: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二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后半程”。这两个判断虽然旨趣有异,但发展走向则是完全一致的。无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还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后半程”,遇到的问题同样都是制度现代化的问题。只有精准把握中国未来发展的双重方位,紧紧抓住制度变革和制度执行两个中心环节,使制度始终处于积极进取的姿态,中国的制度现代化才能顺利实现。从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顺利跨越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也才能跨过艰难的“后半程”,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新的发展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途径。

(一)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决定着时代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深刻分析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运动发展的状态和趋势,在将近40年间先后两次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结论。第一次是改革开放之初,在全面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同时,还作出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判断。正是在这一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指导下,全党和全国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搞四化,经过近40年的不懈奋斗,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我国国际地位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党、国家、人民、军队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历史发展到今天,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报告审时度势,及时地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判断。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相对于改革之初来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稳步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但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严格来说,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决不是什么逻辑推演,也不是什么主观判定,而是由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变化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使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生产能力极大增强,基本摆脱了原来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状况。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些成就足以说明,我国社会原来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基本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必然带来时代的变化。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体现了党中央对时代变迁趋势的精准把握,是实事求是而极富远见和政治智慧的重大战略谋划。

(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主要任务变化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所揭示的,伴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在物质文化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起来。在落后的社会生产基本解决之后,我国更突出的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

相对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一个全新的需求体系,内涵十分丰富,其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多变性的特征十分明显,这要求我们更好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各项需求,与时俱进地研究分析人民群众需要的时代特点和演变规律,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

而就社会主要矛盾的另一方面来说,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还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根据党的十九大的战略部署,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严格依据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要求,紧紧抓住未来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和突出问题,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一是更加重视民主法治建设。民主法治建设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二是更加重视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人民美好生活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三是更加重视社会安全稳定。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社会基础。四是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特征,也是绿色发展理念的价值追求。五是更加重视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人是社会的本源,经济社会的发展说到底是人自身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深远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无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还是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都有着重大意义。这一重大判断意味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明确了历史方位,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极具时代特色的政治智慧,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动实践创新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核心组成部分。同时,这一重大判断还体现了中国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成长的现实性和阶段性,表明中华民族在经过长期努力后成功地走出了中国道路。

新的发展征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后半程”

2018年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40周年。如果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进程来看,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判断,还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际进程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就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经过40年的努力,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进而提出,到建党100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30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全面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由此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另一特征,就是中国进入了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

(一)半程现代化——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经阶段

检视世界不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可以发现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现象:只有少数国家能够较为顺利地实现全面现代化,而多数国家的现代化却往往停滞在半途,迟迟不能实现全面现代化。根据全面现代化的内涵和要求,可以把这种停滞在半途的现代化称之为“半程现代化”。所谓半程现代化,可以从时空两个角度予以理解。从历时的角度看,半程现代化是指现代化还只是走在中途,尚有较远的路程要走;从空间的角度看,半程现代化是指现代化成分不足,距离全面现代化尚有较大差距。

半程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必经阶段,只有经过这一阶段,才有可能走向全面现代化。然而,半程现代化通常有两种结局:一种是经过持续深化制度变革,最终实现了全面现代化;一种是长期停留在半途,陷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根据二战以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情况看,只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成功避开了中等收入陷阱。从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的成功与失败中,我们能够得出一个结论,“半程现代化”现象值得正在进行全面现代化改革的发展中国家关注,能否走完走好全面现代化的道路,关键就在于如何处理好国家半程现代化中制度改革问题。是进一步改革制度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还是制度僵滞失灵从而落入发展陷阱,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

(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已经进入“后半程”

“实现现代化”——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前,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根本就没有可能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这个目标实际上贯穿了国家发展的每个阶段。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更是将全国的工作重心转到实现四个现代化上来,我国的现代化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基础上,将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定义为“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正是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鼓舞下,全党和全国人民一心一意谋发展,经济社会获得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一个个让世界震惊的经济发展奇迹。与此同时,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大幅提升,一个古老的东方大国正在崛起。

但是,任何国家的现代化之路都不是径行直遂的,而是曲径通幽的。自2010年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调整期,发展速度明显有所减缓,虽然这是由于诸多因素促成的,属于走向现代化国家经济发展的正常现象,但就中国现代化进程和全面现代化的目标来看,明显带有半程现代化的特点。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说明改革发展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每前进一步,困难就加十分,特别是体制机制性问题越来越成为持续发展的障碍。

改革之初,中国现代化建设重心集中于工业、农业、科学技术等社会经济层面的发展,当时虽然有的领导人提出过国家制度建设现代化的提议,但制度建设一直未被纳入国家发展的议题之中,这与当时中国所处的历史环境因素密切相关。正是基于中国全面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在一定意义上讲,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这是继四个现代化目标提出之后的第五个现代化目标“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主要集中于经济层面的发展,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则侧重于国家政治结构的发展,其中包括政治制度和政党执政能力的发展。如此,可以依据两种现代化的侧重点,将“四个现代化”称为经济的现代化,而将“治理国家现代化”称之为政治的现代化,二者共同构成当代中国全面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从部分早期进行现代化发展的国家的经验来看,中国的现代化战略转向是一个明智的抉择。因为任何国家都不能停留在现代化的半途,全面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归宿。然而,全面现代化不仅仅要有经济的现代化,而且还需要一个现代化的政治体系与之相辅相成。亨廷顿在研究发展中国家向现代化转型时就发现,由于过多的重视现代化社会的建设而忽视现代政治制度的构建,许多国家不仅没有获得应有发展,反而由于环境的变化而出现减缓、倒退甚至陷入政治衰败的局面。

中国的执政者是十分清醒的。对照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可以发现,当中国的现代化需要向全面现代化推进的时候,执政者已然将中国现代化分为了侧重点不同的两个“半程”阶段。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时指出:“从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看,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前半程已经走过了,前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革,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后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

应该说,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区分为前半程和“后半程”,如同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判断一样,也是一个十分清醒而又极具发展眼光的战略部署。因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程度虽然已经很高了,有的方面甚至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决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在“后半程”现代化征程中,尚有许多更为艰难更为复杂的激流险滩需要去跨过。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后半程”将聚焦于制度问题

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所以人们在比较社会进步程度时,往往都是以政治制度的进步程度作为基本标尺的。我们说社会主义社会优越于资本主义社会,究竟什么东西优越于资本主义社会呢?

毫无疑问,最根本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可以说,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决定国家发展的根本性因素,换句话说,一个国家要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实现全面的现代化,关键就在于制度的现代化。因为只有制度现代化,也就是制度本身的全面化、完善化以及制度执行的常态化,才能保证经济和社会发展走向全面现代化。简言之,制度现代化是国家全面现代化的制度保障。

如果从现代化进程的分野来说,制度变革和制度执行则是中国“后半程”现代化的实现机制。值得注意的是,全面现代化并不是顺畅和必然的过程,虽然全面现代化意味着国家制度与经济、社会的同步现代化,但是这三者的发展进度总是在发展进程中呈现出不同的轨迹。当下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就面临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完善不够匹配的问题,这正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原因。不可否认,中国在前期的现代化建设中已经建立起了一套基本有效的制度体系,可以说中国的制度体系已经处于一种成型化的状态。但是,当下这套制度体系并不是完善的,必须经历从成型到成熟、再从成熟逐渐到定型的过程,这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关键问题和核心任务。

因为经济社会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而国家的全面现代化离不开制度现代化与社会的现代化之间的同步和协调,只有求得二者之间的最佳值,适时适度地调频这二者之间的共振,才能奏出全面发展的协调制度音符。因此,必须将现代化的制度看作是一种不断处于变革进而不断完善的制度,从而成为一种能够以包容、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制度优点的可变革的制度。尤为重要的是,现代化的制度还必须能够适应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因此,现代化的制度必须是能够自我更新、自我变革的制度,从而也必然是人民共建共治共享的公平和正义的制度。

猜你喜欢

半程现代化制度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党的领导制度是居于统领地位的制度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蕲春烟坡寨
泉力跑!跑出PB!法国碧欧泉助力上海半程马拉松
某些单位的制度
“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与十七年文学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