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砚:隐居酿酒听故事,种菜种稻种春风
2018-08-15王丽
◎文/ 王丽
这个“80后”女子从不按常理出牌,却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本文主人公
无畏独行,83元走西藏
“80后”女孩张小砚出生在江西省彭泽县,父亲是一位民间艺术家,母亲是家庭主妇。自小,张小砚就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孩子。16岁时,因为觉得彭泽县城太小,不好玩,张小砚不顾家人反对开始了漂泊生活。从杭州到大连再到成都,从端盘子到当摄影师和杂志编辑,她以半年换一个城市和工种的频率,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其间,她还自学了画画和英文。
2008年,张小砚在成都一家广告公司做策划。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她发动身边的所有力量,组成了第一批进山区赈灾的草根志愿者团队,在当地建了7所帐篷学校和一所幼儿园。
张小砚说:“之前一直以为工作、金钱、爱情都是自己最坚硬的盔甲,但在近在眼前的死亡面前,我突然觉得过去熟悉的安全感轰然倒塌,就像我脚下踩着的废墟一样。”为赈灾倾尽所能的张小砚悟到了生命的脆弱。自此,她的人生观悄悄转了个弯——想做什么,马上去做,不再犹豫!
2009年,张小砚再次前往汶川看望那些学生。之后,身上仅剩83元钱的她索性一路向西,决定到向往已久的西藏看一看。徒步前行不久,她遇到了一名叫阿亮的骑着一辆破摩托车的驴友,在没有攻略和户外装备的情形下,俩人搭伴进藏了。一番历险后,他们终于到达了拉萨。
游玩一番后,“弹尽粮绝”的阿亮卖掉摩托车,独自回了上海。张小砚则留在西藏继续游荡,很快,灰头土脸的她全身上下只剩下了两元钱。那天,她站在大昭寺广场的艳阳下,心想:只要往家里打个电话,就能要到钱买一张回程的机票。但她又觉得那样做太对不起自己“追求自由的亡命之徒”的称号了。
张小砚想按自己的方式徒步走回成都。于是,她把最后的两元钱给了路边一位磕长头的人——对方和她一样,到拉萨朝圣后身无分文,回不去了。张小砚想知道一无所有的自己能够凭本事走多远。
乞讨也需要本领,张小砚的做法是,跑到大昭寺前借个喇叭向来来往往的陌生人讲述自己“83元走西藏”的独特经历。一天下来,游人好心丢下的打赏钱总共有114元8角。张小砚小心翼翼地把钱贴身藏好,随即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决定开始回成都。这点钱连吃饭都不够,张小砚只能选择一路上搭乘顺风车。她徒步在318川藏线上帮陷入泥坑里的大货车一起搬货物、推车,换来了一次次的免费搭车。特立独行的张小砚有自己的原则:喜欢一节一节地搭车,而不是搭车直接回成都。
归途中,张小砚帮喇嘛背柴火换过大饼,住不起客栈就与磕长头的人混住帐篷;到波密的时候,她肚子饿得不行,还在露天台球场里和一名藏族小伙子小玩一把,三下五除二就赢了一碗面……70多天后,张小砚安全回到了成都,她把贴身藏着的钱掏出来一数,竟然还剩下31元!
不当“网红”,隐居深山做酿酒师
回归都市后,张小砚把自己的穷游经历写出来配图发到了天涯论坛。没想到,该帖子竟然引发众多网友的追捧,点击量破2000万次。
因为太火爆,2010年,张小砚将帖子集结成书。这本《走吧,张小砚》有多火呢?有人说此书有毒,看完会辞职,会说走就走!还有人在网上给张小砚留言:“砚台(粉丝对张小砚的昵称),看过你的书才搭车去的拉萨,我忘了在什么地方,旅店的老板娘曾对我说,这张床可是张小砚睡过的……你在川藏的故事,已经都火成这样了。”
当时,网上关于张小砚的传说很多,外界还给她贴上了“穷游达人”“畅销书作家”“三毛转世”“网红写手”等抢眼标签。对此,张小砚在一次采访中做了回应:“我只有一个名字——张小砚。我不想成为任何人,我只想成为更好的那个自己,一个不管身处何种境地都活得生机勃勃、浪漫不羁的人。”
随后,杨澜邀请张小砚做客《天下女人》访谈栏目,39分40秒的访谈里,3位主持人被眼前这个清秀女孩所做的事情惊得张大嘴巴。杨澜忍不住开口问她:“你这么折腾到底想完成什么愿望?”面对镜头,第一次上电视的张小砚很坦诚:“做越来越像我自己的那个人。”
节目播出后,还没等观众反应过来,爆红的张小砚忽然从大众视野中消失了。天涯论坛1000多页的跟帖,她不再更新;2010年当当网销量冠军的《走吧,张小砚》一书卖到断货,也不见她再版。
原来,洒脱如她,早已买上一张船票返回乡下。她将赚到的版税一半寄给了汶川的学生,一半用来租了6亩田种糯稻,准备酿酒。粉丝们得知后很惊讶,但随即都释然了,他们为张小砚终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可以肆意潇洒的江湖而高兴。
从此,张小砚的一年四季开始有了盼头:春天插秧,秋天收成,冬天酿酒。张小砚说,酿酒步骤其实不难,难的是酿制过程中火候的掌握。她寻遍了那里的酿酒师傅,每次刚想张嘴问人家酿酒过程中温度要多高、火候怎么把握时,师傅像是提前知道了似的,直接倒一杯自酿的酒,说你喝了就知道了。向酿酒师傅取经的那一个月里,张小砚几乎每天都是醉醺醺的。
后来为了一口古泉,她更是搬到庐山脚下的桃花源,对面的山头,就是陶渊明的家。山深林茂,花草葱郁,租下的旧屋破败不堪,张小砚索性就自己修葺。搭酒灶,引泉水,都是她亲力亲为。院子里的牵牛花、月季花也是她亲手栽种下的。干完一天的农活,张小砚就静坐在屋前看着夕阳慢慢落下。
蒸糯米、上水、烧火……十几道工序之后,张小砚终于等到了出酒的第一夜。她和酿酒师傅们围坐在酒灶前,只听一旁的竹筒“哗”的一声出了酒,这便是成了。
张小砚的酒坊一年只酿两次酒:桃花酒和桂花酒。说是桃花酒、桂花酒,倒不是真的用花瓣入酒,只不过是在阳春三月桃花盛开、中秋时节桂花飘香时,将这最好的时节“封”在酒坛里,待来年开封时,那酒便有了天下最诱人的味道。尝过张小砚酿制的酒的人都会眯着眼睛说,小砚的酒像她本人一样醉人。
其实,张小砚最爱喝的则是滚烫的白酒,她说:“世上最好喝的乃是刚出锅的热酒,稻子也是有情欲的,只有喝热酒时才能喝出其前世今生。”她把这酒取名为“一梦”。一个人,一个梦,一坛酒。她说,她要为许多人的梦酿一坛最好的酒,愿用此酒,鼓励他人成就生活中的梦。
桃源深处,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张小砚还对外界放出话来:“只要给我讲一个好故事,我就送你一坛酒。”后来渐渐演变成“我有故事,你有酒吗”在网络上火了许久。当然了,没有故事的人也可以来酒坊干活换酒喝,也可以用一包茶叶交换,或者在出酒时自带下酒菜,来桃花源免费喝到痛快。
话放了出去,每年都有上千人上山讨一碗酒喝,张小砚也因此遇到了赶2000多公里路、带了一包干脆面下酒的男孩子;还有因为怀孕,懊恼自己不能干一杯的准妈妈:“早知道,就不怀孕了。”
酿好的酒需储存一年才能开封,酒瘾上来、又不好意思天天上门打扰的网友拜托张小砚:“多酿一坛吧,匀我们几瓶。”除了第一次酿的“一梦”,张小砚再没为后来的酒取过名字,只在酒瓶上贴上一张白纸,写上5个字:张小砚的酒。
在寄卖酒时,随着酒瓶寄出的,还有一张张小砚手写的“酒号”,即这瓶酒是何时何地所酿等信息。张小砚说:“只要报酒号我就会知道你是谁,是何时买的酒。”
如果说一开始在深山里酿酒,广发邀酒信,是对生活用蛮力,现在的小砚幡然醒悟:生意不仅是钱物交换,而是生生不息的意趣。这一瓶瓶酒,就像一封封手信,将那些故事送到天涯海角,连接世上所有有情之人。
浓浓的酒香顺着山路往下飘,竟一路飘向远在北京的央视纪录片团队。循着酒香一路上山,一个个手里如约提着几只大闸蟹,这支央视团队倒更像是为了那一口酒香而来。
连央视都惊动了,张小砚的故事引起音乐人左小祖咒的高度重视。2017年年底的一天,他很不淡定地给张小砚发了一条微博私信,希望能将她的《走吧,张小砚》拍成电影。这下张小砚的粉丝们不干了,他们除了害怕张小砚重出“江湖”后人红酒红,自己分不到一杯佳酿,也担心张小砚平静的生活会被打破。对此,张小砚回答得很干脆:“不会。内心平静,世界都静。”
酿酒的日子里,张小砚过得清静又自在。她每天上午打理菜园,下午上山采野柿子和毛栗子,夜深后倒上一杯酒,伴着月光和虫鸣码字。比起大城市的灯红酒绿,张小砚觉得这才是她想要的生活。后来,张小砚的妈妈也从江西彭泽县老家跑来与女儿同住。
张小砚的酒
张小砚写得一手好文章,偶尔得了一笔稿费、版税,她就和妈妈换上最好的衣服,下山去镇上最豪华的酒店里吃上一顿。“那里的菜超级难吃”,每次跟朋友提起那家酒店,张小砚都会忍不住吐槽一番,但下一次,她还是会带妈妈去的。她说生活中的仪式感也是不能少的。
“三月做田,四月选种,五月育秧,六月耘禾,七月抽穗,八月灌浆,九月收成,十月汲泉,十一月酿酒,十二月酒熟。”一坛酒喝完,不过一顿饭的工夫,而从稻子生长到成酒,却要经历一年的悠然时光。
酒香从山里飘出去后,有人苦口婆心劝张小砚,将酒瓶换换,说以前小孩给家里打酱油打散酒用的就是这种瓶子。张小砚也不生气,只说即使瓶上镶嵌钻石,酒还是这个酒,手艺还是这手艺,还是朴素些好,酒是拿来喝的,不要给它太多压力。
做了8年山中酿酒师,张小砚经常被人问“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生活”,她说:“我不是酒狂,只是做事比较偏执。大概世间纯粹的快乐总是很少,我想为自己创造一些。”这样诚诚恳恳地酿酒,和陌生人一起畅饮,也是她所做的一点点温柔的试探。
张小砚从不存钱,也不舍得将太多时间花在赚钱上。她说自己生活简朴,花费不多,需要一笔钱了就做事情去赚。目前她要的就是在山野间种稻种菜种春风,把每一天都酿成诗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