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安市洪泽区到2020年国土绿化“三化”示范创建工作的意见

2018-08-14赵建林钟家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三化国土树种

赵建林 钟家明

摘要 本文阐述了淮安市洪泽区到2020年国土绿化“三化”示范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创建目标和工作重点,并提出了示范创建工作的推进对策,以期为将洪泽区建成省级国土绿化“三化”示范区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国土绿化;“三化”;示范创建工作;意见;对策;江苏淮安;洪泽区;2020年

中图分类号 TU9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1-0255-02

为贯彻落实省、市国土绿化工作部署,策应现代化湖滨生态旅游新城建设,发挥国土绿化在全域旅游中的重要作用,促進国土绿化与珍贵化、彩色化、效益化(以下简称“三化”)有机结合,与景区景点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河道湖泊整治等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国土绿化质效,有力推动全域旅游建设。根据高标准定位,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服务旅游,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的原则,围绕建设200 km绿道和“旅游开发突破年”行动,结合风光带、景观带、景点打造、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实施国土绿化“三化”7项工程:沿河风光带工程、沿路景观带工程、景区景点改造工程、特色小镇打造工程、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示范单位创建工程、农田林网工程。现就开展国土绿化“三化”示范创建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1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论述为指引,以贯彻落实林业发展“四个着力”为方向,以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为目标,以景区园区、城区镇区、校区小区、湖河圩堤、国道省道为重点区域,采取“扩大面积、窄带加宽、短带加长、块状连片”等措施,通过增加珍贵、彩色树种栽植比例,扩大林业面积,优化树种结构,提升生态旅游环境,努力将洪泽区建成省级国土绿化“三化”示范区。

2 基本原则

2.1 坚持循序渐进、保持稳定的原则

树种结构调整、珍贵用材树种培育是一个长期和渐进的过程,鉴于洪泽区普遍种植杨树的实际情况,在创建工作中坚持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在保持绿化总量稳中有升的前提下,有力、有序、有效推动结构调整。

2.2 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

“三化”建设不是简单的更换树种,而是要根据当地实际,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根据城乡功能区划特点和要求,从生态景观和产业发展方向进行分区规划设计[1],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常绿树种,增加珍贵用材等树种所占比例,改变树种结构单一的局面,合理安排优良雄性杨树品种与珍贵用材树种栽植比例和栽培模式,形成城市和农村各具绿化特色的发展格局。

2.3 坚持打造景观、服务旅游的原则

“三化”创建要服从、服务于全域旅游建设,坚持以林造景、以景配林,科学改造林相,提高森林对景点景区、河道湖泊、美丽乡村的景观衬映效果,推动“绿在城中”向“城在绿中”转变,放大“三化”建设在生态旅游建设中的独特作用与效果。

2.4 坚持生态优先、效益兼顾的原则

结合当地实际和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合理应用各类林农和林苗复合经营、混交造林、抚育改培等模式及配套实用技术,将“三化”建设与富民有机结合,做到经济、景观和生态效益兼顾[2-3]。通过生态林和商品林协调发展,推进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

2.5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

发挥政府在政策导向、监管服务中的作用,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吸引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三化”建设,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和广大干群主动参与“三化”建设,避免简单行政命令强行推进。

3 创建目标

到2020年,全面完成省、市绿化造林和“三化”示范基地、片、村、单位创建任务。一是栽植“三化”树种100万株,其中2017年栽植30万株,2018年栽植30万株,2019年栽植20万株,2020年栽植20万株。二是建立珍贵彩色树种苗木繁育基地66.67 hm2,培育种苗200万株以上。三是创建省级“三化”示范基地3个、“三化”示范片10个、“三化”示范村19个、“三化”示范单位130个。四是培育珍贵用材等树种成片林266.67 hm2,力争新增绿化造林面积666.67 hm2(彩色、珍贵林木面积266.67 hm2),新增活立木积蓄量6万m3,林木覆盖率达22%。

4 创建工作重点

重点规划建设“三块四带六区”,即洪泽湖大堤至洪三公路块、尾水湿地块、白马湖森林公园块3块“三化”示范基地;入江水道和苏北灌溉总渠生态防护林带、道路生态防护景观林带、河堤生态防护景观林带、沿湖生态防护景观林带4条“三化”景观林带;城区、镇区、社区、居民小区、园区、景区6个“三化”景观林区。

4.1 “三块”创建重点

按照省级“三化”示范基地标准建设,扩大银杏、榉树、榔榆、香椿、柿树、枣树、国槐、红豆树等珍贵树种栽植比例,每块林分色彩配置合理,混交林比例在30%以上,“三化”树种比例不低于60%,森林面积在333.33 hm2以上,将“三块”打造成高标准珍贵树种森林。

4.2 “四带”创建重点

入江水道和苏北灌溉总渠生态防护林带通过补植、扩面、连片,逐步更新“三化”树种。道路生态防护景观林带以宁淮高速公路、宁连公路、淮金公路、328省道、348省道、洪三公路等道路为重点,结合树木采伐,更新为常绿、珍贵、彩色树种,打造绿色通道。河堤生态防护景观林带结合白马湖上游9条河流整治工程,通过挖掘本土珍贵树种、开发乡土树种、引进珍稀树种、推广优良树种,丰富和改善林木品种及种质资源。沿湖生态防护景观林带以洪泽湖、白马湖岸边生态防护景观林带建设为重点,构筑景观优美、色彩丰富、稳定高效的沿湖生态防护林屏障,提升沿湖生态防护能力。

4.3 “六区”创建重点

重点围绕示范片、村、单位创建,实施大面积景观林建设,构建新型城乡森林景观。示范片创建重点建成以珍贵、彩色树种为主的13.33 hm2以上连片示范森林。示范村创建结合美丽乡村、绿色村庄以及村庄环境整治等,按照“栽有珍贵树种不少于3 000株或人均不少于10株、村庄内珍贵树种占乔木树种比例不低于50%”的要求,每年确保5个以上村庄通过省级验收。示范单位创建按照“栽有珍贵树种不少于500株、珍贵树种占乔木树种的比例不低于60%”的要求,高标准打造130个示范单位。

5 对策

5.1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国土绿化“三化”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区委和区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统筹推进创建工作,并将创建工作纳入农业农村考核指标。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林业局,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推进工作。

5.2 强化政策保障

区财政设立“三化”示范基地创建基金,实行以奖代补。各相关单位落实专项资金推动示范基地和景观林建设,保障示范创建和种苗等资金所需。按照“谁投资谁收益”原则,鼓励和支持各镇(街道)、各相关单位通过招商引资、股权合作、大户参与、利益分享、林权抵押等多种形式,吸引多元化投资参与“三化”建设。同时,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统筹整合使用上级有关生态建设、绿化造林资金。

5.3 强化责任落实

创建工作涉及多行业多部门,各单位、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意识,切实履职、密切配合,统分结合、各司其职,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的原则,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具体责任人。区绿化委员会要加强协调,主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林业部门要做好协调服务,负责规划指导、良种把关、质量检查等工作[4];发改、财政部门要统筹规划,科学安排林业项目,保障建设资金;交通部门要抓好道路生态防护景观林带建设;住建(园林)和旅游部门要抓好“六区”绿化建设;水利部门要抓好河堤生态防护景观林建设;古堰管委会和堤防管理部门要抓好沿湖生态防护景观林建设;教育部门要抓好校园绿化造林[5];开发、水利、林业部门要抓好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国土部门要协调解决好造林绿化用地问题,全面推动工作开展。

5.4 加大宣传引导

充分发挥网络、报刊、电视等媒介的宣传导向作用,大力宣传发动,积极组织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和各种生态科普、达标创建等活动,广泛动员行政企事业单位在各自的庭院、厂区、社区、校区开展珍贵树义务植树活动,营造全民建绿、爱绿、护绿的浓烈氛围。

6 参考文献

[1] 李春娇,董丽.试论植物园专类区规划[J].广东园林,2007(2):27-30.

[2] 胡永红,黄卫昌.美国植物园的特点:兼谈对上海植物园发展的启示[J].中国园林,2001(4):94-96.

[3] 鲍滨福,马军山.两“园”合一 学用并举:浙江林学院植物园规划设计探索[J].中国园林,2006(5):25-29.

[4] 李惠卓,张彦广,吴杨哲,等.保定市植物园土壤特性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4):59-62.

[5] 林昌虎,孫超.加强科普教育建设 扩大植物园生存空间[C]//张治明.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三化国土树种
叶子国漫游记
珍贵树种黄檀栽培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树种的志向
做优国土调查 建设美丽河南
树种的志向
人工营造混交林树种的选择与配比
强化国土资源管理,调控土地交易行为
实施矿井“三化”建设持续提升煤矿机电安全管理水平
“三化”党员评议工作 打造合格党员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