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明县花山松涛桐棉松产业示范区建设及成效

2018-08-14庞赞松李春宁闭洪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示范区广西林业

庞赞松 李春宁 闭洪峰

摘要 现代特色林业示范区有助于推动区域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壮大生态经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步伐。以宁明县花山松涛桐棉松产业示范区建设为例,总结了示范区建设主要做法及成效,并对示范区建设进行展望,以期为桐棉松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特色林业;桐棉松;示范区;做法;成效;展望;广西宁明;花山

中图分类号 Q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1-0153-03

创建现代特色林业示范区,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部署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加快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步伐,不断培育壮大生态经济[1-3]。可充分利用当地生态资源环境,在条件适宜、发展基础良好的区域,创建涵盖花卉苗木、珍贵树种与优势用材林、特色经济林、林下种养、林产品精深加工、森林生态文化旅游等林业主导产业的现代特色林业示范区[4-5]。

崇左市宁明县花山松涛桐棉松产业示范区位于明江镇派阳山林场鸿鸪分场,规划总面积约911.13 hm2,其中核心区178.07 hm2、拓展区242.00 hm2、辐射区491.07 hm2。核心区由桐棉松改良代种子园展示区、桐棉松良种造林展示区、桐棉松大径材展示区和桐棉松混交对比展示区4个功能区组成。

示范区以全国马尾松优良种源——桐棉松为主导产业,依托优良种源、科技成果、产业品牌等三大优势,强力推进建设“示范带、产业带、旅游区”等示范工程建设。目前,示范区共有祥盛木业有限公司、祥茂板业有限公司、广西科茂林化有限公司等7家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入驻示范区,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林农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不断提高了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

1 示范区建设主要做法

1.1 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

示范区所在地县委、县政府将示范区建设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议事日程,坚持高位推动。制定《广西崇左市宁明县花山松涛桐棉松产业示范区实施方案》,以示范区建设为旗帜,联合国有派阳山林场,组建由县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抽调9人脱产驻办,专职推动示范区建设。对照广西现代特色林业示范区创建考核标准,建立示范区建设责任清单管理制度,全面实行定领导、定任务、定标准、定时限、定期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

1.2 依托优势,突出特色,强化建设

充分利用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美丽广西、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现代特色林业(核心)示范区建设等政策条件,借力花山岩画世界遗产和宁明骆越文化品牌效应,依托派阳山林场优良种源、科技成果和产业品牌等三大优势,强化推进崇左市宁明县花山松涛桐棉松产业示范区基础设施、森林资源培育和产业体系等方面的建设,形成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示范区。一是依托优良种源优势。桐棉松是马尾松优良地理种源,因产地位于宁明县桐棉乡而得名。1984年经全国14个省(区)的林业专家综合评定,一致推崇为全国马尾松优良树种。桐棉松具有五大优点:①速生,年生长高达1 m、胸径增大1 cm,高产林年长达34.65 m3/hm2,是其他马尾松树种生长率的10倍;②产脂高,胸径为16~20 cm的单株年产脂量为5~6 kg,较普通松树增产1~2 kg以上;③枝节少而细,木纹美致,节眼少,材质良好;④树干直,本末径度比例小,原木出材率高;⑤适应性强,可以大范围推广种植。二是依托科技成果优势。示范区所属派阳山林场长期与广西大学、广西林科院、贵州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校合作,在马尾松良种选育、速生丰产技术、造林技术、森林经营与示范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广西马尾松育种体系建立与应用》《马尾松良种选育及速生丰产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马尾松速生丰产技术研究》等项目分别获广西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具有一定的科技优势。通过长期的项目合作,林场培养了大批人才,目前在职职工中研究生学历20人,高级职称13人,有2人荣获了“ 广西林业科技优秀工作者”称号。三是依托产业品牌优势。示范区已初步形成良种选育—苗木培育—造林推广—木材加工—销售的产业链。所属林场自1955年建场以来开始种植桐棉松,有多年的桐棉松良种繁育、种植培育经验和技术积累,营造的桐棉松高产林在马尾松栽培领域首屈一指。旗下的广西祥盛木业有限责任公司可承担后期木材加工,生产的派阳山牌刨花板先后荣获了“广西十大名牌”“中国十大刨花板”称号,具有较高的品牌影响力。

1.3 规划先行,强化高效推进

委托自治区林业科学院,按照“市场导向、适地种植、科技发展、融合发展”四大原则高标准编制示范区建设规划,充分发挥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从设施配套、体系完善、组织化程度、品牌建设和生产标准化5个方面推进,坚持高标准建设、高效能运作、高水平管理。一是在基础配套设施完善上,投入780万元,完成核心区19.1 km道路硬化;投入160万元,完成2个水坝等水利设施建设;投入81万元,完成核心区及附近村屯的变压器等电网设备的改造;投入290万元,建成400 m2的展示厅、停车场、公共厕所及核心区参观道路平台等基础设施,完善核心区标志牌的设置。二是在主导产业体系完善上,示范区以桐棉松种植基地的形式经营,采取市场化经营桐棉松种子和苗木、木材加工、松香树脂为主,已初步形成良种选育—苗木培育—造林推廣—木材加工—销售的产业链。三是在产业组织化程度上,注重引进、培育、壮大示范区龙头企业和组建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引导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组织、林农建立契约性合作关系。目前,共有祥盛木业有限公司、祥茂板业有限公司、广西科茂林化有限公司等7家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入驻示范区。主要是通过土地(林地)租赁、流转、股份合作、委托管理等多种方式,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林农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不断提高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同时,大力推进林业标准化生产,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作业规程规范、统一品牌策划销售,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示范区创建以来,企业和农民累计经营收入达4 300万元以上。同时,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共对示范区周边村屯群众逾2 000人进行科技知识培训,为推进林业现代化提供人才保障。四是在生产标准化、安全生产管理上,严格执行技术标准生产,提供了标准化服务,建立并实施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在标准化生产方面,利用桐棉松良种,实行标准化育苗,培育良种壮苗,营建马尾松子代测定林、高产示范林133.33 hm2,林场良种使用率达100%。尤其是在种苗繁育技术方面,不断提升机械化程度,从整地、施肥、病虫害防治到起苗、分检直至运输一整套作业机械化操作。在良种造林示范展示区,建立小型观测站,有针对性地制作松树林小气象服务产品。在混交对比展示区,通过测土配方进行营养平衡和测定数据的分析,有效掌握合理的混交比例。在大径材展示区,通过抚育经营管理和标准化栽培,实现标准化建设。

在产品质量保证方面,示范区所在林场严格按照国家、自治区公布的林木种苗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开展工作、执证经营,持有《林木种子生产许可证》《林木种子经营许可证》《马尾松桐棉种源良种证》。严格把关苗木生产质量,做好苗木销售跟踪服务和技术指导。旗下的广西祥盛木业有限公司生产线主要设备和工艺技术分别从德国、意大利及澳大利亚引进。2013年对意大利基宾锯切线设备进行自主改造与革新,刨花板生产线技改“一种输送设备”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专利号:20142009027-3.5)。该成果彻底解决了刨花板板面划痕问题,使产品的优级率提高了15%,年增收500万元以上。产品环保等级达到E1、E0、SF☆☆☆☆标准。公司已先后通过了国际质量(Q)、环境(E)、职业健康安全(OHS)和中国环境标志四大管理体系认证,以及FSC-COC和CARB认证,是全国首批通过“绿居材”3G认证和广西大型人造板生产企业之一。

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严格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建立了涵盖原料采收、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的产品数字化档案,严格执行产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规程,抓紧实施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尤其是坚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全面推进的原则,在所属企业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2017年上半年所属规模以上企业100%达标。

1.4 多元投入,强化资金保障

制定出台《宁明县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宁明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扶持办法》等奖励扶持政策,形成经营主体投入、政策性补贴、财政资金扶持等多元化扶持体系,为示范区建设开辟“绿色通道”,实行财政支农资金优先安排、相关项目优先立项。目前,总投资4 079.68万元,财政累计投入1 771.61万元,经营主体累计投入2 308.07万元,有力地保障了花山松涛核心区的建设。

1.5 产业融合,强化示范带动

创新推行“示范区+”,将示范区建设与脱贫攻坚、乡村旅游等产业有机融合,促进产业融合集聚。一是创新“示范区+脱贫攻坚”模式。将桐棉松产业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有效促进农民增收。通过带动贫困户参与生产、吸纳贫困户就业、带动贫困户种植等,建立示范区与贫困户之间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贫困户务工台账,对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贫困户,优先安排到示范区内企业务工,让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同时,示范带动周边农户种植桐棉松用材林,为林场发展乃至广西马尾松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保障。另外,利用林场旗下的八角香鸡产业和肉牛养殖产业,发挥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5万元的作用,采取自主养殖、企业代收的模式,有效解决贫困户收入来源问题。目前,肉牛存栏量达到252头,八角香鸡存栏量达到5.2万羽,已有15户贫困户参与八角香鸡养殖。二是创新“示范区+乡村旅游”模式。依托示范区林业优势,创建了派阳山森林公园,形成了以“林业拓展旅游业,旅游业反哺林业”的发展模式,有效促进了林业产业的改造和升级,实现示范区种植业由单纯种植示范区向提供生态、科普休闲产品的升级。截至目前,示范区以森林旅游为载体,进一步完善了示范区旅游基础设施,优化了旅游功能,实施了示范区民居风貌改造和建设游客接待服务中心、停车场、园林绿化等项目,发展农家乐10家,带动群众100人以上,示范区年接待游客逾5.8万人次,已成为具有宁明县本土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

2 示范区建设成效

2.1 建成自治区级林业示范(核心)区

在各级政府领导支持和现代办全体成员的努力下,崇左市宁明县花山松涛桐棉松产业示范区建设配套功能比较齐全、特色鲜明、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明显、长效管理机制科学合理,各项建设指标符合《广西现代特色林业(核心)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要求,并通过自治区级验收,评定为自治区三星级广西现代特色林业(核心)示范区。

2.2 基础设施设配完善,科技力量增强

示范区的建成,完成林区道路硬化19.1 km和2个水坝等水利设施建设;改造了核心区及附近村屯的变压器等电网设备;建成400 m2的展示厅、停车场、公共厕所及核心区参观道路平台等基础设施,完善核心区标志牌的设置。林区基础设施设备完善,林农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同时通过与广西大学、广西林科院等科研单位合作,加强科研项目研究,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增加了林场科技力量。

2.3 有效解决就业问题,农民收入进一步增加

示范区建设投入大,需要大批物资和人力,吸引了大量周边群众积极参与,有效解决了逾500人的就业问题。同时,在龙头企业帶动下,通过示范带动和务工就业等使农民收入得到较大提高。据统计,2017年1—6月,核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9 518元,较拓展区人均收入(8 613元)增加10.5%,较辐射区人均收入(8 232元)增加15.6%,较明江镇人均收入(7 900元)增加20.5%。

2.4 先进技术得到推广,示范效益进一步扩大

依托宁明县丰富的森林资源,通过政策扶持和引导,加快优质桐棉松种苗繁育基地和规模化种植区建设,到2020年全县新增桐棉松种植面积达到1.33万hm2以上,采脂基地面积保持在10.67万hm2以上。从2017年起,凡是连片种植桐棉松面积达到1.33 hm2以上并按照标准化技术种植(含迹地更新造林)的农户,按照4 500元/hm2标准一次性给予补助。同时,示范区与广西林科院等科研机构合作,增强了示范区的林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为现代林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5 扶贫作用进一步凸显

目前,示范区创新“示范区+”的产业扶贫模式已日趋成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2016年,示范区核心区的明江镇洪江村共有145户贫困户590人实现脱贫摘帽。

3 示范区建设展望

3.1 加强良种选育和品质改造提升

积极与广西大学、广西林科院等科研院校合作,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力量,以桐棉松良种基地建设为核心,加强人工嫁接、整形修枝、辅助授粉等技术创新和改进,强化桐棉松高世代种子园、桐棉松子代测定林等的建设,提升桐棉松品质。

3.2 争取资金支持,全面深入建设桐棉松产业(核心)示范区

一是争取上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的农业、水产畜牧、林业、扶贫、科技、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土地整理、交通、民族等财政现有支持。二是增加本级资金投入。按照“渠道不变、管理有序、目标统一、合理分工”的原则,“捆绑”与整合使用性质相同、用途相近各种专项资金,统一投入现代特色林业(核心)示范区建设。三是增加金融信贷投放。四是招商引资。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环境,通过优惠诚信的政策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吸引外来投资者,努力营造亲商、和商、安商的社会氛围[6]。五是大力动员当地企业、林农参与建设示范区。利用精准攻坚扶贫政策和当地政府部门支持帮助,合理布局,积极引导当地企业、林农参与示范区建设,通过设置多种合作模式和经营模式,建立健全桐棉松生产经营培训体系,加强现代林业技术推广,使林农高效利用先进的技术参与桐棉松种植、产品加工、销售等。

3.3 依托政策、资源、技术、人才等优势,创新示范区建设管理机制

必须灵活、充分利用国家有关政策和资源,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依托示范区自身优势和特点,统筹规划,整合示范区现有的资源与产品,加强项目研究和开发工作[7]。同时,成立崇左市宁明县花山松涛产业(核心)示范区管理协调机构,负责制定并落实各项管理制度,积极争取各方面对示范区建设管理的支持,协调融洽各相关部门、经营主体及周边农民群众间的关系,形成高位推动、上下联动、多方配合的创建合力。建立高效灵活的经营、运营机制,全面推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现代特色林业示范区各经营主体要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权责清晰、运行顺畅、自负盈亏。

3.4 拓宽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媒体,创建示范区建设网站和APP平台,通过广泛联络当地、国内知名媒体,组织各界人士参与示范区建设交流论坛、示范区建设考察出访等途径,积极宣传、报道示范区工作进展,将桐棉松产业发展情况和示范区建设的意义及成效展示于社会。

4 參考文献

[1] 肖琼.黄山区乌石镇桃源现代林业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探讨[J].安徽农业通报,2016,22(11):110-113.

[2] 刘东燕.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实践及若干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6,14(5):11-13.

[3] 高云,陈伟忠,詹慧龙,等.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04(1):108-120.

[4] 谢剑斌,程炯,林绍华.福建省长泰县国家生态示范区生态林业建设研究[J].武夷科学,1999,15(33):136-139.

[5] 张淼,黄旺志,刘泽梅,等.县域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742-14743.

[6] 杨晓东,郭红莲.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探讨:以陕西省榆林市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为例[J].中国市场,2010(46):19-37.

[7] 潘丹.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规划:以南宁市“十里花卉长廊”核心示范区建设规划为例[J].广东林业科技,2015,6(2):206-209.

猜你喜欢

示范区广西林业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land produces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三)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一)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今年前两月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共申请专利12609件
图说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