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葡萄生育期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2018-08-14吴颖仪冯伟明田瑞钧陈育民梁普兴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生育期葡萄防治

吴颖仪 冯伟明 田瑞钧 陈育民 梁普兴

摘要 介绍了广东地区葡萄生育期常见真菌性病害和虫害的发生情况,并提出了葡萄萌芽期、定梢期、开花坐果期、膨果期和采收期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以期为葡萄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葡萄;病虫害;发生;防治;生育期

中图分类号 S436.6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1-0128-02

Abstract The occurrence of fungal diseases and pests during grape growth period in Guangdong area was introduced.The measures against grape diseases and pests during buding,branching,flowers,blossom and fruit period,fruit developing period and harvesting were proposed,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grape production.

Key words grape;disease and pest;occurrence;control;growth period

广东省地处亚热带,年平均氣温21.4~21.9 ℃,年均降雨量1 623.6~1 899.8 mm,夏季高温高湿,适合病菌生存,葡萄黑痘病、灰霉病、炭疽病、霜霉病等病害发生严重。佛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自2012年起先后引进了户太8号、夏黑等11个葡萄品种,经过5年多的栽培,总结出广东地区葡萄生育期常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

1 发生症状

1.1 病害

1.1.1 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面有水渍状黄色病斑,后扩展至黄色或褐色多角形病斑。霜霉病病斑不过叶脉。病斑背面有白色霉层,后期霉层变为褐色。孢子囊和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自叶背侵入。全年均可侵染葡萄植株,夏季大雨后容易发病。

1.1.2 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时叶面有白色粉状物,叶背面的病斑处褪绿黄化。病情严重时,叶片枯落,严重影响光合作用。白粉病菌耐旱,大雨对菌丝生长发育不利。广东地区葡萄栽培模式以避雨栽培为主,湿度高,病菌无雨水冲刷,白粉病容易发生。夏、秋季是广东地区葡萄白粉病的发病盛期。

1.1.3 炭疽病。主要危害果穗和叶片。发病初期果穗上可见褐色圆形病斑,后扩大成褐色或玫瑰色水渍状圆形病斑。后期果穗上可见粉红色黏稠物,即分生孢子团。果穗受害严重时,在干旱的天气下会形成僵果,不脱落;在湿度大的条件下会腐烂,振荡易脱落。叶片受侵染,会形成褐色圆形或椭圆形同心轮纹状病斑,后期叶片上会出现粉红色分生孢子团。膨果期和转色期是广东地区葡萄炭疽病的发病盛期[1]。

1.1.4 灰霉病。主要危害花序和果穗。花序发病初期出现水渍状淡褐色病斑,后期变为暗褐色。空气湿度大时,花序上可见灰色霉层。幼果受侵染时表面会出现灰色霉层,果粒易脱落。成熟期果穗易受侵染,果梗和果柄处可见水渍状病斑,软腐。灰霉病菌在高湿、有伤口的条件下极易传播。开花结果期、成熟期是广东地区葡萄灰霉病的发病盛期。

1.1.5 穗轴褐枯病。主要危害果穗。发病时果穗分枝穗轴处出现水渍状淡褐色病斑,果穗易从分枝处折断,整个果穗干枯坏死。发病后期病斑处会出现黑色霉层。雨水充沛和湿度大有于病菌传播和侵染。开花前后是葡萄穗轴病的发病盛期。

1.1.6 白腐病。主要危害果穗。发病初期在果梗出现水渍状淡褐色病斑。一般从基部开始发病,后扩展到整个果粒,使组织坏死,表现为白化、软腐。后期在发病部位出现白色霉层。天气干燥时,病粒会形成僵果挂在果穗上;天气潮湿时,病粒软腐易脱落。膨果期和转色期是广东地区葡萄白腐病的发病盛期。

1.1.7 黑痘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果穗。叶片发病初期在叶面上出现黑色或褐色微小斑点,周围有黄色晕圈,病斑中央灰白色,后期中央灰白色处组织坏死穿孔。黑痘病可沿着叶脉发生,发病严重时,叶片会皱缩、扭曲。果穗发病时有黑色病斑,中央灰白色。病果生长受阻,着色期延迟。萌芽期和膨果期是广东地区葡萄黑痘病的发病盛期。

1.2 虫害

1.2.1 烟蓟马。主要为害幼果和叶片。幼果被害初期会出现黑色斑点,随着果粒膨大,会显现出黄色或褐色的木栓化疮痂,严重时会导致裂果,使果穗失去商品价值。叶片受害时,被害部位出现黄褐色水渍状斑点,叶片略卷。

1.2.2 红蜘蛛。主要为害叶片。以成螨或若螨活动于叶片背面,吸取汁液。受害叶片缺绿有黄点,叶片向下反卷,影响光合作用。

1.2.3 粉蚧。主要为害叶片、枝条和果穗。以成虫、若虫吸附在茎、叶和果实表面,吸取其汁液,造成表面有许多白色粉状物或小凹陷点,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和枝条生长。果实受害后表面有许多白色的粉状物,丧失商品价值。

1.2.4 鸟害。主要为害果实。果实成熟时,容易遭到鸟类危害。鸟类啄食后引来苍蝇、金龟子等虫取食,造成果实腐烂。

2 防治措施

2.1 避雨栽培

广东省地处亚热带,夏季高温高湿,冬季温暖湿润,适合病菌生存,葡萄容易发生黑痘病、灰霉病、炭疽病、霜霉病等。避雨栽培可有效减轻葡萄病害发生情况[2-3]。佛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引入广西曾彦粤发明的果树避雨棚篱架技术,棚架独立式,“V”形架,树形采用“Y”形整枝,阻挡了雨水对植株的冲刷,减轻了葡萄霜霉病、黑痘病等病害的发生。在广东省,10月底拆卸顶膜,促进葡萄休眠和落叶。大雨对葡萄白粉病菌丝生长发育不利,年底拆卸顶膜能够减轻来年白粉病的发病程度。第2年枝条萌发前铺盖顶膜,能有效防止雨水冲刷。

2.2 萌芽期

点芽破眠后,花芽开始膨胀,待花芽膨胀到有一缕白丝状的棉冒出时,用45%石硫合剂300倍液喷洒枝条和地面,减轻病虫害的危害程度。

2.3 定梢期

萌芽到定梢,是葡萄枝条生长的重要时期。此期应注意防治黑痘病、霜霉病,可交替使用科博(78%波尔锰锌)750倍液、80%大生800倍液、10%世高1 500倍液、25%阿米西达1 500倍液、70%安泰生750倍液防治,以预防为主,每隔10~15 d喷1次。

2.4 开花坐果期

开花坐果期是葡萄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开花前后应着重防治灰霉病、穗轴病。花前10 d可喷50%扑海因1 000倍液、50%腐霉利800倍液、25%阿米西達1 500倍液、10%世高1 500倍液、60%百泰750倍液防治,花前1~2 d再喷1次。开花前1~2 d或初花期还应注意蓟马的防治,可用艾绿士1 000倍液、10%烯啶虫胺水剂2 000倍液配合杀菌剂防治。

2.5 膨果期

4月中旬至5月中下旬是广东地区葡萄膨果期,此时多雨,应着重防治白腐病、炭疽病,在果粒黄豆粒大小时喷药防治。白腐病可用50%白腐灵500倍液、50%福美双500倍液防治;天气干燥时,可在远离根系的地表喷洒45%石硫合剂300倍液,对白腐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炭疽病可用10%世高1 500倍液、50%凯泽1 250倍液、50%咪鲜胺1 500倍液防治。白腐病和炭疽病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且均能通过伤口侵染。因此,选择干燥的晴天进行疏果和剪枝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白腐病和炭疽病的发生。

2.6 采收期

6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广东地区葡萄一次果采收期。广东省夏季高温高湿,应着重防治白粉病、霜霉病和鸟害。在葡萄转色期和大雨后喷药防治白粉病和霜霉病。白粉病可用75%百菌清1 000倍液、10%世高1 500倍液、25%乙嘧酚800倍液、50%凯泽1 250倍液、翠泽1 000倍液防治,霜霉病可用68%金雷800倍液、60%百泰750倍液、银法利750倍液、70%安泰生750倍液防治。葡萄转色后,尽早套袋防治病虫,并注意防治鸟害。防鸟害可用驱鸟剂(黄山双宝科技颗粒驱鸟剂)900~1 800粒/hm2[4],也可套袋或在葡萄园四周和棚顶上方围防鸟网防治鸟害。

3 参考文献

[1] 伊静.无公害农产品葡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研究,2018(2):124-125.

[2] 邓维萍,杨敏,何霞红,等.避雨栽培对葡萄霜霉病发生的影响与葡萄冠层微气象因子的关系[J].植物保护,2017,43(3):76-82.

[3] 黄新动,胡文兰,朱书生,等.葡萄避雨栽培控病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植保导刊,2012,32(10):25-27.

[4] 刘惠珍,温华良,田瑞钧,等.户太8号葡萄在广东的设施避雨栽培技术[J].落叶果树,2016,48(4):50-52.

猜你喜欢

生育期葡萄防治
葡萄熟了
当葡萄成熟时
生育期对徐紫薯8号品质及结薯性的影响
辣椒不同生育期光合作用比较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