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个服务”背景下的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

2018-08-14魏景刚施俊香

山东青年 2018年3期
关键词:高校意义对策

魏景刚 施俊香

摘 要: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工作对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高校“四个服务”的历史使命十分重要和迫切,针对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与履行“四个服务”使命存在不适应性,提出了与时俱进发挥引领作用,加强党员教育,创新组织生活形式,提高吸引力和实效性等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意义;不适应性;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高等教育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四个服务”赋予高校新的历史使命。要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必须加强党对高等学校的领导,造就一支政治上可靠、业务上过硬的的教师队伍。因而,高校教工党支部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和教育教工党员、团结师生员工、关心和爱护优秀人才,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学校改革发展, 履行“四个服务”使命等方面作用重大,加强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十分迫切,积极探索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的思路和对策很有必要。

一、充分认识加强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1.高校教工党支部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基本保证

实践证明,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要办好社会主义教育,积极应对新形势下各种挑战,都离不开党的各项教育方针政策的指引。高校教工党支部是联系党和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联系群众、组织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职责。为了发挥高校党组织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引领先进的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就必须要切实加强党加强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否则,高校党组织所肩负的这些使命将无法完成,各项具体任务也无法落到实处,可能使高校的办学方向偏离正确的轨道。

2.高校教工党支部是履行 “四个服务”使命的重要引领

“四个服务”是对新时期高校工作的总要求,涉及到多个方面。高校教工党支部处在实际工作第一线,每位党员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周围的群众。只有使每一个党支部都成为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阵地,每一位共产党员成为一面旗帜,在学习和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职责,用良好的党风引领校风、教风和学风,才能团结带领广大师生员工履行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服务”的历史使命。

3.高校教工党支部是保证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坚强阵地

目前,许多高校都在推进人事、薪酬等方面的改革。从长远看,这些改革有利于学校的发展,但由于改革会带来利益的调整,必然会在教职员工中引起一定地反响,也会遇到种种疑惑和阻力,如把控不好还会产生不稳定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大力宣传改革的意义,释疑解惑,鼓励教职工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同时积极听取各种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改革方案,谋取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使高校基本面保持稳定,为改革顺利推进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4. 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与履行“四个服务”使命存在不适应性

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非常重要,但在现实中也存在着与保证学校完成其历史使命的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履行“四个服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还不够强烈,仅仅停留在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上,缺乏主观能动性。二是支部工作和中心工作的结合还不够紧密,就党建抓党建的现象仍比较突出,没有真正解决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问题,没能很好地融入到高校中心工作中去。三是部分高校的教工党支部的活动方式比较单一,缺乏活力和创新,对党员的吸引力不强。四是教师党员承担党支部工作的积极性不高,由于高校教工党支部工作一般都由教师兼任,有些没有报酬,是义务性质的,有些虽有少量报酬,但微不足道,因而大多数人怕耗费时间,影响业务,不愿意承担。五是部分党员的党性意识淡薄,部分教工党员的思想、信念不够坚定,党性意识、组织观念明显淡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实用主义时有显现,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影响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望和号召力。上述不适应性充分表明,加强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十分迫切。

二、积极探索加强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1.着力发挥教工党支部在“四个服务”中的引领作用

“四个服务”体现了高校的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的目标,首先是政治方面的要求,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要为履行这一使命服务,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坚持用党章党规规范党组织和党员行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宣传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不断增强教师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使教师党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四个服务”的引领者和实践者。

2.将教工党支部建设与学校中心工作结合起来

“四个服务”也有业务方面的要求。当前,随着国家“双一流”建设项目的启动,各个学校之间在学科、人才等方面的竞争也日趋激烈,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必须紧跟时代步伐,适应新的形势,以先进理念为先导,研究新情况,解決新问题,形成新共识,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新性。要把党的工作有机融入、渗透和体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努力为高校中心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通过自身建设,使党支部成为凝心聚气、攻坚克难的阵地,党员成为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标兵,以党建工作促进教学科研的实际成效赢得广大师生的认可。

3.重视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

支部书记对在教工党支部建设工作中至关重要,要选好、培训好、用好支部书记。首先,要针对教师党员对参与支部工作积极性不高的现实,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如提高报酬标准、在考核评优中将其从事支部工作的业绩纳入其中等,提高教师党员从事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以便把具有较强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热爱党的工作、对工作认真负责、在群众中有威信,作风正派,敢于坚持原则的教师党员选拔到支部书记的岗位上来。为了便于开展工作,并使支部组织生活与业务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两不误、两促进,教师党支部最好以教研室为单位设置,书记由教研室主任兼任,这样可提高支部的号召力,防止就党建抓党建,党建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现象。为了提高支部书记的党务工作能力,要加大对支部书记的培训力度,每年最好能集中培训一次,尤其是做好新任支部书记的培训工作。

4.用党的理论的最新成果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育

“四个服务”对每位共产党员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党员中存在的各种思想问题,必须加强对党员的党性意识和组织观念的教育力度。要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遵循,以“三会一课”为载体,规范党组织各项活动。首先,要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通过的新党章,明白党员的责任和义务,做到对党绝对忠诚,对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绝对忠诚。同时,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要引导党员以知促行,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上去”,时时处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把教育活动落细落小,善于用身边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典型事例感染和和教育党员,使党员学有榜样,赶有方向。要积极开展党员民主评议活动,达到对后进党员的警醒和督促作用。同时,支部也要把思想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注意关心党员,尽力帮助或积极呼吁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使党员感觉到组织的温暖,把党员的责任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成为真正合格的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5.拓展组织生活的内容和方法,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在“四个服务”背景下,要积极创新和改革基层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形式,使支部生活不拘一格,各具特色。除了必要的政治理论和文件学习外,要走出去,开阔视野,在社会实践中汲取营养,如在党的生日或是其他重要的纪念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活动,组织党员参观革命历史文物、追寻先辈创业足迹,了解党的发展历程,从感性和理性上加深对党的感情和认识。通过观看优秀的教育影像资料片和召开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开展思想交流,促使党员认真思考,以提高党员的辨别能力。也可通过弘扬本校的优良传统,对党员特别是新党员进行爱国爱校的教育,如作者所在学校的“扎根杨凌、胸怀社稷;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甘于吃苦、追求卓越”的西农精神等就是宝贵的教育资源。还可结合本校的特点,本支部的专业特点,开展公益活动,如帮扶、联谊等。同时,也要适应信息时代的特点,探索“互联网+党建”的新模式。通过以上多种形式开展组织生活,能增强教工党员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增强党支部的感染力和凝聚力。

[参考文献]

[1]裴纪平,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基本问题研究[J].延边党校学报,2014(6):48-50

[2]李荣胜,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州學刊,2016 (4):17-20

[3]陈春声.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 为高校改革发展注入强大动力[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6(17):8-10.

[4]杨晓慧等. “四个服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理念[J].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 年( 3 ):1-7

[5]令狐国芳.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7(12):25-28.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体育部,陕西 杨凌示范区 712100)

猜你喜欢

高校意义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