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到底谁剥削谁

2018-08-14张是之

特别文摘 2018年7期
关键词:永远都是打工者有理

张是之

马克思的“剥削理论”广为流传,理论本身到底说的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教科书带给我们的大概就只有两个字“剥削”。

剥削二字十分形象,容易让人产生联想记忆,周扒皮、黄世仁的形象深入人心,即便高中毕业、大学毕业,甚至是博士毕业的人,也很少会去怀疑这些故事的真实性。

剥削理论深深植根于人们内心,这是很多“仇富”心态的源泉。剥削理论把人们简单地划分成两个对立的阶级,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这样许多群体就被想当然地放在了一个弱势位置。

老板资本家是强势的,打工者是弱势;无商不奸,买的不如卖的精,信息不对称,消费者是弱势;放高利贷的都是大恶人,都是黑社会,借高利贷的都可怜,是弱势的。

你有千万资产,奇葩亲戚借走10万,你急需用钱了催还债务,亲戚来句“你都这么有钱了,还差这10万?你看我连10万都没有,你还催我还钱,太没亲戚情分了”。这就是典型的我弱我有理,我弱我怕谁。

一个人表演“我弱我有理”的行为艺术,会被当作是奇葩,很多人表演的时候,就比较危险了。因为表演的人多了,奇葩也很容易被当作是正常现象。

通常情况下,我们在面对一个具体的身边的人无理取闹时,尤其是在和自己的利益直接相关时,一眼就能看穿。但很多人在看到别人的遭遇时,尤其是和自己利益没有丝毫瓜葛的时候,很容易就把自己的那些常识常理统统扔掉,情感战胜理性,然后就只想起“剥削理论”这四个字了。管你什么逻辑不逻辑,有钱就是容易为富不仁,我觉得不对那就是不对。

“血汗工厂”里的工人多可怜,天天干累活很辛苦,一定要有关部门管一管提高工资提高待遇;非洲童工多可怜,吃不饱还要干活,我们一定要抵制他们的产品,让资本家破产,无法雇佣童工;那些用“裸条”“裸贷”逼着大学生还钱的人卑鄙无耻,所以要人人喊打,严令禁止。在有些人的世界观里永远存在矛盾对立,起点永远都是消灭剥削,终点永远都是锄强才能扶弱。

总之还是那句话,弱者有理。

开公司做企业的人都清楚,企业管理的重点难点在于提高效率。提高效率的关键,就是防止人的惰性,所以会有打卡考勤等管理办法。

人的惰性天然存在,一有空闲就想偷个懒,刷个微信聊个天。被称为“剥削者”的资本家,投资出去的都是真金白银,动辄以十万百万计,赚钱从来都不是绝对的。但时间就在那摆着,一分一秒都在烧钱,换算下来的时间成本是极其高昂的。

而被看作是弱势一方的打工者,通常需要付出的仅仅是自己的劳動时间,同样时间内的成本是相对较低的。

资本家实际要购买的是工作成绩和效果,但通常只能用时间来衡量。办公室偶尔偷个懒很常见,但一个人一直偷懒呢?

那么我们要问的问题是,在同一个时间内,不论是偶尔还是经常,员工的偷懒,到底是谁在剥削谁呢?或者说,谁对谁的剥削更容易呢?

这个问题想通了,“剥削理论”在你这里也就失效了。

(摘自“读书人冯学荣微信公众号” 图/陈明贵)

猜你喜欢

永远都是打工者有理
“无主”打工者受伤谁担责
有理 有趣 有深意
《有理数》巩固练习
圆周上的有理点
靠违法手段获利的打工者没有生存空间
某些有理群的结构
2015年打工愿景调查
秋后算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