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铁路便当比较
2018-08-14顾一宁
顾一宁
摘 要:本文以中日铁路便当为主要对象,从两个方面着手研究问题。第一,概述了两者的起源与发展。第二从不同的角度比较两者的差异,进一步明确了中国铁路便当需要改进的方面。
关键词:铁路便当;中日比较;文化
谈及中国的铁路便当(俗称盒饭),多数人对其印象仅是个填饱肚子的工具,很少有人会期待它的味道,更不会将它看做一类文化产品。在旅途中,常见的情况是:出于现实考虑,旅客宁可选择泡面也不会买价格昂贵的铁路便当。
日本的铁路便当已经走过了一百年的历史,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好看、多变。好看—体现在餐盒的设计感和配置菜肴的精巧用心上;多变—体现在日本列岛“道法自然”的精神理念中,由于日本铁路便当的“文化功能”,许多乘客专程来体验某列车、某线路的“特配便当”或者以收集限量版的便当餐盒为乐,日本许多百货公司和大型超市还会定期举办“全国铁路便当巡展”,这不光刺激了国民消费,也加深了国民对于乡土的热爱。
本文以中日铁路便当为主要对象,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研究问题。虽然粗浅的结论不一定符合中国国情之需要,但从文化意义层面上来说,本文不失为一个大胆的尝试。
一、 中日铁路便当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方面
中国没有明确地记录铁路便当的起源,早在伪满洲国时期,中国东北在日本关东军的殖民下,受日本文化的影响就已经开始出现铁路便当了。
伪满时期之后,在中国内地,解放前沪宁、北宁等铁路已初具规模。但由于交通旅行昂贵,平民难以企及。新中国成立后,原本只服务于上流社会的铁路交通也逐渐普及到一般百姓身上,铁路便当开始萌芽。1953年,为了满足长途列车餐饮的需求,当时的铁道部门在火车上推出了餐车服务。但由于当时火车运行速度不快、站点很多,人们对于餐车的需求并不迫切。70年代,火车上开始兜售盖浇饭,在香喷喷的米饭上放上一个煎蛋,加上几片火腿、浇上肉汁盛在自带的铝制饭盒中,那种饭盒在当时非常普遍。到了80年代,芳香四溢的方便面、冰镇可口的啤酒饮料、手工制作的特色美食(红烧肉,糖醋排骨)、自带的小咸菜(拍黄瓜,糖蒜),与邻座乘客小酌一杯,畅谈天地是当时火车上的常态。90年代,铁路便当逐渐规范化,各个站台开始售卖特色小吃,有各类盖浇饭以及小笼包、烧卖等“中式快餐”。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各式火车餐饮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特色饮食成为标志,代表有天津站的狗不理包子、山东站的德州扒鸡、北京站的果脯麻花、大连站的海产品。10年之后,高铁开通,自此火车便当穿上了清一色的“校服”,进入快餐时代。然而以营利为本的快餐文化并不健全,铁路便当文化开始停滞不前。
日本方面
日本铁路便当的起源有很多说法。其中,“宇都宫驿说”是中央会所认定的起源,也是目前最广为人知的说法,1885年,宇都宫车站开业,当地旅馆业者“白木屋”在车站贩卖铁路便当。其售卖时间曾被订为铁路便当纪念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后,日本国内的自由意识开始萌芽,也影响到了铁路文化,出现了许多独居匠心的铁路便当。(如使用许多具有创意的包装纸)至今仍可见到由当时包装纸复刻的纪念版便当。
进入昭和时代,日本的经济逐渐恶化,1945年-1956年在“米穀配给统治令”制度下,必须使用“外事券”才可购买铁路便当。1964年日本公路建设逐渐完成,小型客车以及家用车普及开来,对铁路运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1964年新干线通车,由于车厢的车窗设计成无法打开,因此列车靠站时下车购买铁路便当的乘客数量减少,铁路便当有了衰退的趋势。面对这种情况,铁路便当从业者主要采用了两种策略。第一,扩大铁路便当贩卖的渠道,开展铁路便当大会等活动加以宣传增加其知名度;并且开放网络以及电话订购的方式,增加其销售通道。第二,提升生产技术,设计有特色的产品,比如开发各地风情主题便当等,至此日本铁路便当重新焕发生机。
二、中日铁路便当的差异
包装
中国铁路便当的包装多以塑料为主,且不同价格、不同地区比较统一。而日本的铁路便当包装各式各样,有木制、纸制、塑胶制甚至还有陶瓷、竹筒等等。不同的包装带给乘客不同的感受。有些乘客会把有特色的包装带回家当作旅行纪念品收藏,而在中国基本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封面设计
封面是给人的第一印象,中国铁路便当将透明的塑料盖作为封面,千篇一律、没有图案,十分单调。
日本的铁路便当拥有多种封面设计:如以人文风土为主题、以地域观光为主题、以火车类型为主题、以特色主菜为主题等。比如以出产苹果而著名的青森县。其铁路便当就是以拟人化的苹果为封面、使用许多苹果摆出苹果的形状,令人食欲大增,记忆犹新。
内容
便当最主要的功能还是果腹。中国的铁路便当以米饭、配菜为单位,菜量根据便当价格进行调整。配菜种类单一有限,仅从果腹角度考虑一份便当足够一个成年人的饭量。相比之下,日方的内容要丰富很多,除米饭外,部分地区有面食、寿司等。比如北海道地区的特制小樽螃蟹饭、乌贼饭、石狩鲑鱼饭;东北地区的平泉海胆饭、牛丼便当、千代酱的苹果便当;关东地区的日光鳟鱼寿烤蛤蜊丼;近畿地区的神户牛肉便当等,地域特色明显、让人赏心悦目。部分品牌已经成日本饮食文化遗产。
另外有趣的是,便当的售卖地点一般不在火车上,大部分在车站外或者车站内,因此日本的车厢内十分安静,提供了旅客食用便当的舒适环境。仿佛进入到“一个人一便当一风景”的意境中。
营销方式
与中国铁路餐饮不同,日本铁路便当有专门的设计公司,他们的目标不仅是乘客群体,还有散客和慕名而来的外国人。为了宣传产品,铁路便当公司定期举办便当节,邀请世界上喜爱便当、收集便当的爱好者参加,增加了十足的曝光率。有些公司还举行便当拍卖会。为了让铁路便当不仅仅存在于铁路上,公司还开通了网上订餐服务,在家里同样能品尝到火车上的美食。另外政府机构与地方部门也并没有把铁路便当垄断,他们为便当设计公司提供帮助与支持,甚至开设了专门的网站,供爱好者们查阅,宛如一个便当图书馆。这也许就是带来目前日本铁路便当百花齐放的根本原因。
三、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在食用方面,中国铁路便当可以说达到了及格线,但在文化方面,则不得不说才刚刚处于起跑线。通过与日本对比,笔者为中国铁路餐饮业提出如下相关建议:
1、 降低便当价格。通过网上调查问卷可知,消费者最关注且最不满意的仍旧是火车便当的价格。
2、 丰富便当内容,聘请专业厨师,提高主菜的味道,根据种类(成人,儿童)定制便当,还可以推出寿司、牛排等西式餐点,增加选择的多样性。
3、 打造品牌,增加设计感。结合地域文化为不同的便当设计不同的餐盒与封面。
4、 加大宣传,政府部门应予以扶持。对铁路便当企业给予国家资金,帮助其发展。
5、 打破铁路便当由铁路部门垄断的情况,允许并鼓励餐饮企业参与铁路便当的制作与贩卖之中,使市场经济在其中发挥充分作用,国营企业与民营企业相互竞争,才能促进互相学习与进步。
中国铁路便当的发展历史还很短,我们现在所行走的路也正是日本曾经所经历的路。日语中“价格”写作值段,所谓的价格不仅仅是它的价值还有它的身段。中国铁路便当应该放下其身段,把价格和文化放到一个天平上,打造特色的火车便当,使其成为行走的文化。
[参考文献]
[1]火车餐饮问卷调查表[DB/O].https://www.wjx.cn/m/21705341.aspx,2018
[2]火車餐饮发展史[J].报林,2011,46-47.
[3]谢怡凡.台日鐵路便當比較[D].台湾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作者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