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炳: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2018-08-14
将慈善视作毕生事业
提到田家炳这个名字,大多数香港市民都不会陌生,沙田救世军田家炳学校是香港首间以他名字来命名的学校。目前,全香港有幼儿园、小学和中学一共近20家学校都冠以田家炳之名。
蒙女士的女儿就是田家炳小学毕业,女孩回忆起当时在学校的生活,最难忘的一次经历是在沙田中央公园举办的一个大型慈善活动。当时她曾询问母亲:“为什么总是要冒着炎炎酷暑参加这样的活动?”蒙女士说,“因为做善事不是为了走形式,做善事要成为日常生活的习惯。”田家炳小学还定期组织家长和学生做卖旗义工(香港慈善机构筹款的一种方式,由慈善机构邀请大量义工,在街头向市民募捐)。蒙女士常对女儿说,要记得认真做事,认真做人。对别人的态度,就是我们生活的写照。
《礼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田家炳为人乐善好施,更将慈善视作毕生事业。他认为,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把学校办好,否则以自己的名字为学校命名,反而会丑化自己的形象,家长会说“儿女千万不要送到田家炳学校读书”,他的良心也会过意不去。所以他寄望所有在田家炳学校工作的人们一起努力把学校办好。
教育家蔡元培曾经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性之事业也。”不少田家炳学校的家长和老师都受到田家炳老先生的影响,将做善事融入到血液中。如今的国际大都会香港,站在摩肩接踵的街口,来去匆匆的行人,川流不息的车辆,田家炳老先生再也听不到孩子们叫他一声田爷爷,再也不能给孩子们讲他当年如何倾囊为善的故事,再也不能和孩子们一起做善事,但田家炳给学校师生家长们留下了最珍贵的情怀。人生如逆旅,不负真心。
“既然自己有,就不要浪费人家的”
田家炳1919年在广东梅州大埔县出生,16岁时父亲田玉瑚去世,他弃学从商,肩负持家重任。1937年,年仅18岁就远赴越南推销家乡瓷土,翌年成立茶阳瓷土公司,成为越南最大的瓷土供货商。1939年,因日本侵略汕头,瓷土运输中断,他转往印度尼西亚发展,从事橡胶工业,并创立超伦、南洋两间树胶厂,白手兴家,业务鼎盛。
1958年,因印度尼西亚排华风潮日趋严重,田家炳和太太希望让儿女多接触中华文化,毅然放弃如日中天的事业,举家迁居香港。他冒着大风险,在荒芜的屯门填海造地,建厂创办了田氏塑料基业,专门生产塑料薄膜和人造革,积极扶植人造革下游加工工业的发展,协助香港的塑料业打进国际市场。1968年,他成立了田氏化工有限公司,逐步将生产业务由屯门转换到元朗屏山,开始筹划将屯门土地改建工厂大厦。伴随上个世纪60、70年代香港经济起飞,他逐渐成为当时化工行业的领军人物,更是香港知名的人造革大王。
1982年8月,田家炳基金会正式成立,基金会以“安老扶幼,兴教育才,推广文教,造福人群,回馈社会,贡献国家”为宗旨。1992年,他在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成立东莞田氏化工厂有限公司,将生产北移。随着生意越做越大,2000年,田家炳在广州黄埔区成立广州田氏塑料有限公司,生产PVC薄膜。
如果你以为田家炳只是一个比较爱捐钱的有钱人,便大错特错。拥有富豪级身家的田家炳,即使早已两鬓斑白,日常外出也没有司机、没有名车,他向来低调,生活作风相当接地气。他一生节俭,跟普通人一起挤地铁,有记者问他挤地铁的原因,他自嘲道,“安全嘛,我非常享受。”这个大众化的习惯,田家炳多年来都一直坚持,风雨不改。不过,2008年的一个台风天,当他在尖沙咀站外意外摔了一跤后,才在子女的坚持下改掉这个老习惯。
人们常说,节俭是美德,但能够坚持这个美德的人又有多少?偏偏田家炳就有这份让人惊讶赞叹的修养。出门他都自己带水,到酒店住宿也是自备肥皂。当然,他并非嫌人家的产品质量不够好,相反,他只是贯彻绝不浪费的生活态度。他常说:“既然自己有,就不要浪费人家的。”他的秘书透露,田家炳外出时一定要自己带着一瓶白开水,他曾经说过,“香港有七百万人,如果每个人每天扔一个矿泉水瓶,就要扔掉七百万个;我看到一个瓶子,就好像看到每个瓶子后面十个、二十个人为这个瓶子劳动的身影。”
他的一生对慈善事业不遗余力,但日常生活却节俭之极。恪守“勤俭诚朴、己立立人、以德服人”原则的他,一套西装穿了几十年。其实,田家炳的节俭和乐善好施的品格主要受到父亲的影响,他忆述,当年他们一家虽姓小丁薄,但其父仍十分乐善好施,怜孤恤寡,因而深受乡人爱戴。就在這样的身教熏陶下,乐于助人的种子便早已种在田家炳的脑海里。田家炳并没有遗忘父亲那颗做善事的种子,反而一步一步地把它灌溉成长。他将一生奉献给了公益事业,田家炳深信,“既然争取到一点财富,就应多做一些有益社会的公益事业,为广大民众多作无私的奉献。”
田家炳没有将巨额财富留给膝下子女儿孙,家人对他的训志也欣然接受。在数十年如一日的慷慨捐助下,田家炳已累计捐出逾10亿元。不过有趣的是,他只为他的儿女留下一间家族经营的化工厂,而子女也接受这个决定。田家炳老先生曾经说过,“子孙能胜我,要财干什么?子孙不如我,要财干什么?”看来,田家炳不仅没有被财富留子孙的传统观念所束缚,更踏进了淡泊名利的更高境界。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田家炳基金会董事局现任主席田庆先是田家炳的儿子,他说,对于田家炳的逝世,家人在悲痛之余,要将田老的慈善精神发扬。田家炳基金会网站贴出的讣告中写道:“田老慈善为怀,博施济众,民胞物与,活出精彩人生。追思会现场不摆放任何花篮花牌,恳辞所有祭帐,如欲表达心意,请捐予其他慈善机构,让我们心怀感恩,不带伤感,田老含笑在天,衷心铭感。”
捐出80%的身家,仅留下少量养老金
田家炳曾经说过,“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也许香港城市大学前校长张信刚最能体会这句话的意思。
张信刚回忆道,“田家炳十多年前和他常有往来,2004年曾答应在学年内,捐赠500万港元给城市大学,那时田先生已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学校,各有付款的日程,每个月的出账额都很大。学年快结束时,他突然走进我的办公室,交给我一张支票,告诉我这笔钱暂时无法由田家炳基金会付款。为了不失信,他自己特别和银行联络,从私人账户开出这张支票。”
对于田老先生的这份善心,张信刚说,“我一时感动到不知该说什么。过了一会才从这位有情义、有信用的老人手中接过支票。”对于田家炳辞世,张信刚表示“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不仅是香港城市大学一间学校,他为了让香港的大学院校能向政府争取等额补助金,即使向银行借贷,也要捐钱给院校。
房子是香港人的命根,因为在弹丸之地的香港,大部分人都要用尽方法置业扩大资产。然而,田家炳却为履行捐款承诺,想也没想便将自己住了37年的花园豪宅卖掉,并将所得的5600万港元全数捐出。自己和家人却改租房子居住。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他的经济状况也受到了影响,面对源源不绝的资助申请,田家炳想尽一切办法,捐出80%的身家,仅留下少量养老金。
其实,在田家炳卖出豪宅的时候,当时便有地产业界人士透露,那幢大宅充其量只值5300万元,但最终却可以5600万元卖出,而当中的原因,便是田家炳。田家炳生前接受访问时透露:“在交易的洽谈过程中,买家略悉我的背景,并耳闻我卖楼助学的方向,买家的太太曾两次促请丈夫多付一些作为支持教育,最后以5600万元成交。”就是这个卖楼助学的举动,成功感动了买家,或许连田家炳自己也没想过,只是为了履行承诺,却意外觅得知音人。人有善愿,天必佑之。
多年来,他几乎捐尽家财,一共资助两岸三地学校近300所,自己则过着俭朴生活。把慈善看成第二事业的他曾经说过:“如用作资助二十余所中学,看到一幢幢教学大楼的兴建,经济效益应比自住大几十倍;听到万千学子朗朗悦耳的书声,精神上的享受也应比物质上的享受好得多。”田家炳这种举动,诠释出“择善而固执之”的真正含意。
田家炳乐善好施,社会地位也相当显赫,2010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大紫荆勋章。1997年获港大颁授名誉大学院士,并获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及香港多家高等院校颁授名誉学位。
“中国的希望在教育”
学校可以简陋,但绝不能没有老师
田家炳曾在2017年最后一次公开受访中表示,自己拥有的房产每年有八九千万租金收入,希望以这些稳定收入办点好事。他谦称自己一生:没有什么建树,只是做了小生意、小工业,累积了一点财富。而正是“做小生意、办点好事”,受惠学子不计其数。
《朱舜水集劝学》中有一句,“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教育的投资永不嫌多。在田家炳所捐出的八成身家中,占九成都是用于资助内地的教育项目,其中为数90所受资助的高等院校中,有近一半是师范大学。原因何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老師就是培训人才最基本的元素。
田家炳直言学校可以简陋,但绝不能没有老师,而且他相信,“教育既可创造人才,更可创造财富,只有教育才可让国家富起来。”虽然只是简单的回答,但足以看出田家炳对培育人才的思考是长远和深入的。
他一生对两地教育捐献更是数不胜数,田家炳在全国范围内已累计捐助了93所大学、166所中学、41所小学、约20所专业学校及幼儿园。田家炳被誉为“中国百校之父”。因为在助学兴教方面的贡献,田家炳曾获得过“感动香港十大人物”“爱心奖”等奖项。
在田老去世之后,中央驻香港联络办公室主任王志民致唁电表示深切哀悼。王志民在唁电中说,惊闻田家炳先生仙逝,深感哀痛。田老一生热爱国家,关心民祉,悲悯天下,泽被后世。惟愿田老琴声长伴,风范永存。
乐善好施的田家炳,以他命名的学校可谓数不胜数,但最特别的,莫过于离我们1.52亿公里、编号2886的小行星——田家炳星。这颗遥不可及、冰冷寂静的行星,因为“田家炳”这个热心公益的大慈善家,让不少人认识到这颗行星的存在,更为他的事迹感动感恩。也许旷野中形单影只,也许沙尘中郁郁前行,不知路在何方,不知何时天明,唯有情怀可以传世,它不会褪色,也不会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