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视率纳入政绩考核,如何做

2018-08-14

瞭望东方周刊 2018年31期
关键词:眼轴户外活动视力

近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共同发布《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的未来目标是:到2030年,全国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

如何让青少年不要用眼时间过长,需要有整体治理思维,比如孩子学习时间调整、课程体系改革,乃至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等。现在,举措有了,目标也有了,接下来的关键是如何实现目标。

首先应该让所有教室的照明达标

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把学生近视率纳入政绩考核,能缓解近视率越来越高的问题吗?

造成学生近视的原因很多:包括学业压力大,户外体育锻炼时间少,一些地方的教室照明不达标,学生从小使用电子产品,玩手机、上网等。

从政府角度来说,现阶段政府部门能够为学校和学生做的第一件实事,就是让所有教室的光线、照明达标。中小学生每天在教室里的时间超过60%,过强或过暗的教室光线都会对孩子的眼睛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比如,根据广州中小学卫生健康促进中心、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和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联合完成的《广州市中小学生、幼儿园视觉健康、视觉环境及其相关因素现状》显示,依据新标准GB7793-2010,广州学校教室照明的桌面照度达标率仅为34.2%,教室的黑板照度达标率仅为8.8%。而广州市中小学生体质调查结果显示,广州小学视力不良率为44%,初中视力不良率为76%,高中视力不良率高达81%。

各级政府要意识到教室照明环境对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性,加大投入改建不达标的教室。

从学校角度,要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每天锻炼一小时等口号呼吁了多年,没有多少转变,根本原因在于评价制度不变,管理模式不变,这不是靠一个文件能解决的,需要建立长效机制。要扭转基础教育只看重分数的竞技化、功利化倾向,消除“圈养教育”,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参与体育锻炼,接触大自然,而不是成为做题高手、学习机器。

在学校教育之外,家庭、社会也必须意识到给学生自由成长空间的重要性,并为孩子创造自由活动的去处——离开学校之后,很多孩子根本找不到适合的锻炼场地,以及和同伴相处的空间。这方面,学校、家庭和社会必须联合行动,不能把防治近视的希望寄托在一纸文件上。

家长要警惕三种不良刺激

周吉超(眼科医生)

首先是蓝光危害。

很多电子屏幕都会产生影响视力的蓝色光谱,这种蓝光波长470nm,人的眼睛不需要这种蓝色光谱,而且它进入眼睛后会对我们视网膜的M受体产生刺激,从而导致眼睛的眼轴变长。眼轴每增长1毫米,就会产生250~300度的屈光度。听起来是不是很可怕?一个假期孩子的眼睛不停地接收这些刺激,因此寒暑假也就成了近视发生的高峰期。

其次是发育中受到不良刺激。

很多家长会发现:在孩子长身高的年龄,近视度数也会进展得特别快。

如果是健康的正视眼,成年^的眼轴长度一般在23.5~24.5mm之间。刚出生的婴儿眼轴是远低于这个数值的,但是会随着身体的发育,眼轴也会慢慢地变长,视力状况也从远视眼向正视眼进化,在没有受到不良刺激的情况下,就会发育成良好视力。在生长发育的敏感期,一旦受到不良刺激,很容易产生病理变化。这些不良刺激包括:后天的营养不足导致眼睛发育不良——眼轴可能比同年龄阶段的小孩短,每短1mm,人眼就会产生250~300度远视;后天近距离刺激,如过早地使用电子产品、没有节制地近距离用眼,眼轴就会增长过快,导致近视甚至高度近视。

最后是不正确的配镜观。

眼镜戴了就摘不下,戴眼镜之后度数会增长过快等观点,这都是对配镜的偏见。其实真性近视一旦发生了,就会伴随一生,但是近视也并不可怕,正确配镜,预防病理性近视,近视不过就是普通的屈光不正。

在决定是否要配眼镜前,不是只有验个光那么简单。一个完整的检查还包括测眼轴、查眼底、量角膜曲率等操作,看有没有视网膜脱离、眼底视神经等是否正常,排除眼睛病变之后,才能通过综合验光得出相对准确的屈光度数。

不如设定一些可操作的小目标

苏哲伦(上海教师)

中国青少年近视情况严重吗?那看跟谁比。

跟家长们的学生时代比,是严重的;跟欧美国家比,也是严重的。然而这样的比较意义不大。选一个正确的参照对象,才能对现状有一个准确的判断。

谁是正确的参照对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本、韩国、新加坡。这些地区和国家的文化、人种都与中国大陆接近,且学生的课业压力都很重。

从数据对比来看:中国小学四年级视力不良率是36.5%,日本小学平均水平是32.46%,新加坡小学一年级的数据是28%,到六年级数据达至65%。中国香港小学低年级近视率是32%。从数据来看,东亚的兄弟们“半斤八两”。

我认为,中国大陆要在“青少年眼部健康”这个指标上达到远超出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的水平,是不现实的。不认清这一点,任何措施都是徒然。

造成近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改变这一现状,也必然是“九龙治水”。在这一前提下,如果仅考虑把近视率这一数据纳入政绩考核,应该是远远不够的。

普遍的观点是,造成近视的最重要原因是作业负担重。从文件出台的具体措施来看,“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政策可以说已经到位了。

然而学校作业减少了,学生就去补习班:把补习班都关了,家长还是会买教辅书让孩子在家做。即使真的能把孩子课业负担减轻,怎么防止孩子把省出来的时间用来上网、刷手机?

假设教育部门千辛万苦把课业负担减轻了,孩子们刷手机的时间却增加了,结果近视率没降低,颈椎病发病率却升高了,冤不冤?

我认为,当下不如设置几个预防近视的小目标,比如普及缓解视疲劳的眼药水,为每个孩子提供高度合适的桌椅,对手机App规定未成年人使用时间限制等。把这些小目标一个个完成了,情况就会改善很多。

预防近视的最好方法就是多晒太阳

王超军(浙江省台州市立医院医生)

用文件、政绩来预防近视,说明政府对预防近视的重视。但是否有效,还需要时间检测。从医生角度看近视,最好的预防方法其实就是多晒太阳。

目前眼科界认为针对近視有效或可能有效的方法如下:

首先,户外活动时间增加可以降低近视患病率。我们的身体接受户外阳光的照射,会产生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而多巴胺会保护我们的眼睛,减少近视发生。

儿童大约需要每天花费两三小时,而且至少在1万lux(照度单位)的光照水平下,才可以预防近视。即便在明亮的教室中,也只有5001ux,这与12万lux的室外是无法相比的。

临床实验证明,每天户外活动半个小时的孩子,近视率是24%:而户外时间延长到3个小时,近视率则急剧下降到0.3%。可见,长时间的户外活动对预防近视的效果多么明显。

但是,户外时间与预防近视效果并不是线性关系。也就是说即使户外时间远超过两三小时,也跟两三小时的效果差不多。这就也强调了每天坚持的必要性,突击一日狂晒太阳没有用。

其次,滴眼药水就能预防和治疗近视是家长的美好愿望。有这样的眼药水吗?有。低浓度阿托品预防和治疗近视的研究已有很多年,目被证实是有有效的。

最近几年,医生发现0.01%的阿托品眼药水可以治疗假性近视,并可阻止或减缓真性近视的发展,而副作用又在可被接受的范围内。不过,目前国内尚没有0.01%浓度的阿托品眼药水,一般是眼科医生自行配置并在临床尝试。

学校和家庭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呢?

除了定期视力检查外,最重要的就是要保障孩子们的户外活动时间。光看看房间里的绿植,晚上看星星来预防近视,这些都是误区。户外活动时间应该每天累计在2小时以上,只有孩子在户外接触全光谱的阳光,有一定视野,才会对预防近视有作用。

万宏蕾/采访整理 刘章丰/设计

猜你喜欢

眼轴户外活动视力
低色温光源为预防近视提供新方法
眼轴测量监控角膜塑形镜在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效果观察
戴眼镜会让眼睛变凸吗?
幼儿园户外活动组织的研究
浅谈幼儿园户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保护视力等
幼儿园户外活动组织的实践探究
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对视力、屈光度、眼轴及泪膜影响研究
户外活动开始啦
视力不好的犀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