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利水型社会”促进长江水利绿色发展

2018-08-14姜文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生态文明新时代 2018年6期
关键词:长江流域利水长江

姜文来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流、世界第三长河,从长度上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尼罗河与亚马逊河均属于多个国家,仅长江独属于中国。

长江水资源总量为9958亿立方米,占全国的35%。目前,通过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和中线工程,南方的水被调到北方,滋润着华北大地,支持华北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长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事关国家水资源安全,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虽然长期以来我们注重长江水资源保护和利用,但不可忽视的是,长江水资源还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水资源污染令人忧虑

长江的水质总体较好,但不能忽视的是,好中存在隐忧。2017年,长江废污水排放量352.3亿立方米,这是导致长江污染的重要原因。

从数据上看,长江流域的水质并没有完全达到相关标准。2017年,长江流域重要水功能中,双指标评价达标率为93.1%,全指标评价达标率为78.0%,全指标评价有22.0%没有达到标准。水源地关系到饮水安全,令人忧虑的是,在评价的515个的水源地中,全年水质均合格的占73.2%,水质合格率达到80%以上的占 90.3%,也即全年水质不合格的占26.8%,还有9.7%水质合格率低于80%。长江地下水水质也不容乐观,据监测,2017年长江流域地下水Ⅰ—Ⅲ类水质为 49.0%,51% 水质为Ⅳ以上,其中Ⅴ类水质占 18.6%。长江水资源污染已不容忽视。

二、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

长江流域是我国水能丰富地区,水电开发面广量大,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据统计,目前长江流域已建和在建的水利发电工程2400余座,装机容量达到 1.2亿千瓦,占全流域水电技术可开发量的 42%。岷江上游、汉江部分支流多次发生断流,水电开发集中的岷江、大渡河、嘉陵江、乌江、汉江上游生态需水过程难以满足,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存在着不小的冲突。

三、局部地区生态恶化明显

长江流域生态与气候变化休戚相关,但人类活动干扰能力逐步增强,加剧了长江生态脆弱,导致长江水荒漠化趋势明显,生物多样性受到严峻挑战,局部地区生态恶化明显。“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长江重要水产品,但其栖息地受到严重干扰,上世纪 60年代长江干流四川巴县(现重庆巴南区)至江西彭泽段有产卵场36处,1986年减少至30 处,其中11处位于宜昌以上江段,三峡水库蓄水后,产卵场消失或面临着严重干扰。具有水中 “大熊猫”之称和“长江女神”美誉的白鱀豚已经功能性灭绝。滇池、巢湖、洪泽湖、太湖、洞庭湖、三峡水库、陆水水库、汉江中下游河段出现多次水华,其中太湖、巢湖和滇池污染十分严重。

四、地下水位下降引发建筑物破坏

长江流域部分地区地下水过量超采,致使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形成了地下水漏斗。据统计,2017年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和湖北 5个省(直辖市)共有漏斗 8个,漏斗总计 2073.07平方公里,其中有深层漏斗中心 7个,深层漏斗面积最大的是江苏长江下游三角洲平原苏锡常漏斗,其中地下水埋深大于40米的范围720平方公里,最深处位于惠山堰桥处。在地下水严重超采区,桥梁净空减少、房屋开裂,城市地下管线和建筑物受破坏。

长江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以上问题,说明我们对长江的利用有待改善,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具有现实性和迫切性。目前,国家对长江经济带发展非常重视,既为长江利用和保护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2016年发布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长江经济带发展采取“生态优先、流域互动、集约发展”的发展思路,提出了“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格局。生态优先如果能够真正地落地,将有利于保护长江,如果不能实现,将为长江带来更大的挑战。解决长江水问题根本出路是长江流域向绿色发展的模式转变。水利在绿色发展中占有相当重要地位,水利的绿色发展是保护长江的重要抓手。

绿色发展就是与资源环境相适应、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经济发展。首先,绿色发展的重点还是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绿色发展,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没有变;其次,发展的方式模式要改变,不是传统的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而是与资源环境相适应,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利作为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行业,其发展一定要遵循新的理念,水利绿色发展已成必然。水利绿色发展是指与水承载能力相适应、人与水和谐的水利发展。水利绿色发展,发展水利是第一要务,没有水利的健康发展就难以支撑社会经济发展对水相关服务的需求,社会经济的发展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崩溃。水利发展要转型,要摒弃只顾水利快速发展,不顾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生态的水利发展方式,向水利与生态环境和谐的方向转变,实现水利与水生态双赢的格局。

要实现长江水利绿色发展,我们有以下四点建议。

一是构建“利水型社会”价值观体系。“利水型社会”就是对水友好型社会,无论是直接开发利用水,还是从事涉水活动,都要将爱护水放在重要位置,对水友好,维护水的健康,将人类对水的伤害降到最低。为了构建“利水型社会”,需要对传统的水利发展观进行改造,分析现行水利观的长处和短处,将其进行融合,构建新的水利发展价值观体系。新的水利绿色发展价值观是在发展水利的同时,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创建水利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格局。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有必要对水利发展中心论进行“绿化”,走绿色水利之路。绿色水利就是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废弃全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且节水高效的利用水资源的行为与文化,它将环境保护放在重要的位置,从水资源开发、水资源利用、水资源废弃等全过程保护生态环境,将节水高效利用水资源作为重要手段,并形成“绿色 +水利+文化”体系。将极端环保论引导到“水利+生态”双赢格局上来,让其明白,单纯的保护是解决不了贫困等只有在发展中才能解决的问题的。对生态水利论进一步支持和鼓励,同时强化其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贯彻。“利水型社会”观教育的普及和深入,不能只在水利界开展,还要在相关的领域进行拓展,特别是要在大、中小学和幼儿园中根据不同层次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让“利水型社会”观深入人心,成为生活的常态,进而实现“利水型社会”。

二是坚持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2012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确立了“三条红线”,即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到 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到2030年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以2000年不变价计,下同)降低到 40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到2030年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 95% 以上。目前,这“三条红线”已经分解到各省,长江流域的各省市要严格守住这条红线。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水利绿色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是水利绿色发展重要“抓手”,尽管实现这个目标还存在不少困难,但要克服重重障碍,实现此目标,水利绿色发展才有基本保障。

三是理顺水利绿色发展体制。体制对水利绿色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针对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央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对其进行理顺,由中央政府对水利绿色发展进行整体顶层设计,明确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建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相互协调对话机制,在确保水利绿色发展的前提下保障地方的权益不受损害,维持或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中央政府各部门之间建立协调机制,同在水利绿色发展的旗帜下行使相关的管理权限,相互之间就重大事项协商,将不协调之处降低到最低限度。

四是构建完善的水利绿色发展长效机制。水利绿色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完善的长效机制做支撑。对现有的水利发展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将那些不适于水利绿色发展的政策进行调整,通过绿色政策促进水利绿色健康发展。对水利法律法规进行剖析,对不利于水利绿色发展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正,让水利法律法规规整在绿色发展理念之下,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同时建立水利绿色发展考核机制,在国家层次建立水利绿色发展的考核指标体系,对涉水部门水利绿色发展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领导干部任期或者升迁的重要参考。

猜你喜欢

长江流域利水长江
何复东运用自拟益气活血利水方治疗虚损性疾病经验
玉米薏苡仁利水汤可改善小腿肿胀
长江之头
走遍长江流域的英国小伙
益气活血利水复方塌渍治疗大鼠深静脉血栓的实验研究
生态环境部审议并原则通过《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办法(试行)》
葶苈子、薏苡仁、车前子的利水功效比较
长江之歌(外二首)
长江图(外二首)
长江流域园区的府际合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