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之灵气结茯苓
2018-08-14黄新生
文黄新生
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
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取春归去,馀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
——南宋·俞国宝《风入松》
《风入松》这首词是南宋太学生俞国宝所作,题于西湖断桥边的小酒店里,后被宋高宗发现,予以修改,遂名噪一时。相传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曾作古琴曲《风入松》,后唐僧皎然有《风入松》歌,后逐步演变为词牌《风入松》。
风入松下清,更显得松树高大挺拔、千姿百态、顽强不息。《论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苏辙说:“寒暑不能移,岁月不能败者,唯松柏为然。”松树可以千年不败,岁月长青,然人生苦短,容颜易衰,故南朝鲍照诗曰:“松柏受命独,历代长不衰。人生浮且脆,鴥若晨风悲。”
既然如此,是否有一种药物,可以将松树的神灵之气“转接”给人类呢?答案是肯定的,这种药物就是茯苓!
古松灵气伏结而成的茯苓,既是美味可口的食品,也是治病救人的良药,其中蕴藉的,是传承千年而不衰的中医药文化。陆游在《道室即事》诗中说:“松根茯苓味绝珍,甑中枸杞香动人。劝君下箸不领略,终作邙山一窖尘。”
“青松林下茯苓多,白云深处黄精盛。”古人很早就发现,在松树的根部,可以挖出“外皮黑而细皱,内坚白,形如鸟、兽、龟、鳖 ”的东西,服用后养生效果极佳。
苏轼诗曰:“莫道长松浪得名,能教覆额两眉青。便将径寸同千尺,知有奇功似茯苓。”被苏轼称为“有奇功”的茯苓,其实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古人认为,这种“干燥菌核”是松树神灵之气伏结而成的,故称之为“伏灵”,后写为茯苓。《史记·龟策传》记载说:“盖松之神灵之气,伏结而成,故谓之伏灵、 伏神也。”古人在挖掘茯苓的过程中发现,茯苓大都长在千年古松的根部,且松树上攀援有菟丝子的,下面挖出茯苓的几率就比较大,《淮南子·说山训》记载:“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上有菟丝。”故《神农本草经》又将茯苓称为“茯菟”。
茯苓有有赤、白两种,附松根而生,无苗、叶、花、实,却可以“大者至数斤”。《神农本草经》曰:“(茯苓)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这可算是“不死面”说法的最好注脚。此外,茯苓还有松薯、松苓、松木薯等别名。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止泄、宁心安神的功效。可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等。
古代文人服食茯苓的习惯源远流长,到了唐宋已蔚然成风。杜甫、贾岛、李商隐、苏轼、苏辙、陆游等均留下了与茯苓有关的佳作名篇。
在《服茯苓赋》中,苏辙对茯苓大加赞赏,不吝溢美之词。
原来,苏辙年少时体弱多病,夏天因为脾胃弱而饮食不消、食欲不振,冬天则因为肺肾气虚而经常感冒、咳嗽,请了许多大夫也未能根除。32岁时,苏辙根据古书所说,认为茯苓“可以固形养气延年而却老”,开始服用茯苓养生,一年之后沉疴尽除,故写下《服茯苓赋》以示纪念。
茯苓粉《苏沈良方》云,“削去皮,切为方寸块,银石器中清水煮。以酥软解散为度,入细布袋中。以冷水揉摆,如作葛粉状,澄取粉。而筋脉留布袋中,弃去不用。其粉以蜜和如湿香状,蒸过食之尤佳。”这种粉看起来雪白细腻,吃起来口味清甜。
苏轼用胡麻茯苓面治好了痔疮,在给姐夫程正辅的书信中说:“断酒断肉,断盐酢酱菜,凡有味物,皆断,又断粳米饭,惟食淡面一味。其间更食胡麻、伏苓麨少许取饱。”
茯苓还可以用来揩齿固牙、保健口腔。苏轼《仇池笔记》云:“松脂,稀布盛,入沸汤煮,取浮水面者投冷水中,研末,入白茯苓末和匀。日用揩齿漱口,亦可咽之,固牙驻颜。”
慈禧长年让御厨为她制作茯苓饼食用,茯苓饼既有清香之味,又有祛病延保健之功效,故成为清代宫廷的一道名吃。此外,慈禧太后还喜欢用茯苓美容。据《补缺肘后方》载:“白蜜和茯苓涂上,满七日”可以治皯(皮肤黧黑枯槁)。方用茯苓10克、杏仁30克、莲子10克、面粉适量,打粉,制成面膜,敷于面部,具有营养肌肤、美白去皱、消除斑点、延缓皮肤衰老的功效。
除了做成茯苓饼和茯苓面膜,茯苓还可制成茯苓酒。据《本草纲目》载,“用茯苓粉同麴、米,酿酒(茯苓酒)。”饮此酒可以治头风虚眩,暖腰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