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茯苓 的传说

2018-04-19

保健与生活 2018年4期
关键词:罗田医家风湿

叶 子

相传成吉思汗在中原作战,遇阴雨数月,大部分将士染上了风湿,眼看兵败。正巧,有几个战士偶食茯苓而风湿痊愈。成吉思汗大喜,急忙派人到盛产茯苓的罗田弄来一批茯苓,战士们食而病愈,便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早在2000年前,西汉淮南王刘安等所著的《淮南子》中有“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上有菟丝”之说。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当王夫人说到大夫说的丸药的名字时,一时想不起来,宝玉就罗列了一堆,其中有“千年松根茯苓胆”。《红楼梦》多处写到茯苓,其实黛玉吃的人参养荣丸、秦可卿吃的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中都有茯苓这味中药。

茯苓霜是新鲜茯苓去皮,磨浆,晒成白粉而成,白如霜而细腻,故而得名。

明清时代罗田茯苓作为贡品,进奉朝廷保健养生之用。

北京已故名中医岳美中用500~1000克茯苓磨成粉,每天6克,开水送服,治好了秃发。所以,用茯苓饮治疗秃发效灵。他认为秃发是上行水湿所致。

历代医家,特别是养生家对茯苓特别重视。《神农本草经》记述:“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到了魏晋时代,服用茯苓以求长生已经蔚然成风。当时医家陶弘景(南朝齐梁时期)辞官隐退,梁武帝每日赐茯苓五斤,白蜜二斤,以供服用(梁王·弘景传)。

到了唐宋,食用茯苓之风更盛。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就是制作茯苓饼的能手,他的《服茯苓赋》《东坡杂记》记述了他服茯苓之方法。以九晒九蒸之胡麻,用茯苓加白蜜少许,为饼食之,日久气力不见衰,百病自去。此乃长生要诀。他60岁时记忆惊人。宋苏颂《图经本草》记:茯苓粉浸在酒蜜中封月余成甘美的茯苓酥。

到了清代,茯苓成了养生之要药,尤其慈禧太后经常食用茯苓,并以此赏赐大臣。经研究,慈禧太后养生补益药共64种,而使用率最高的一味便是茯苓。

民间做茯苓饼方法:用粳米、白糯米(粳米与白糯米的比例为7∶3)加上与粳米重量相等(略少亦可)的茯苓、芡实、莲子肉、山药等(少一两种无关紧要),共碾成粉,拌匀做饼,蒸熟当作点心。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除介绍茯苓粥外,还介绍了茯苓馄饨的做法:黄雌鸡肉四两,茯苓末二两,白面六两,做成馄饨,入豉汁煮食,三五次可治疗噎食不通。《北山酒经》记:瑶泉曲、邛崃药曲中都加茯苓。北京除茯苓饼外,还有茯苓包子、茯苓糕。

猜你喜欢

罗田医家风湿
徐建南
重庆市中医风湿专科联盟举办诊疗规范研讨会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小说《去某一个地方》
两种风湿骨病中药候选组方的急性毒性研究
罗田村:南昌市最古老的樟树
风湿骨痹口服液急性毒性研究
清代著名医家莫枚士之《经方例释》临证用药思路探析
中药秦艽治疗风湿痹症的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