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媒体的传统文化在幼教中的应用策略
2018-08-13王丽丽
王丽丽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逐步进入幼儿教育领域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一大批幼教类App应运而生,幼儿教育的信息时代已经开启。本文从新媒体背景下传统文化在幼教中的应用出发,对幼教策略进行全面解析。
关键词:新媒体;幼教;传统文化;教学环境
随着幼教体系中新媒体行业的渗透日渐深入,大量与幼教有关的教学软件涌现出来。数据显示,App市场销售中教育类App占比高达10%,幼教类App在整个App市场的占比一直以直线上升的方式不断增长。然而,由于市场的利益主导性,幼教类App的研究发布过于注重App的功能、商业买点以及技术特征,忽略了幼儿身心发展需求,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些因素导致幼教类App发展处于困境。因此,怎样将我国几千年丰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研发出富有文化内涵的幼教类App,是当前App研究者与幼教工作者共同面对的问题。
一、基于新媒体的传统文化在幼教中的应用意义与幼教类App的设计原则
1.应用意义
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在幼儿教学中可借鉴和运用的内容很多,如民间传统节日、传统手艺、传统歌舞、传统习俗等,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幼儿教育中,教师为幼儿灌输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让其耳濡目染,有利于培养其良好的个人素养与思想品质。
2.基于传统文化的幼教类App的设计原则
有一款名为“蓝猫幼教”的App的User Interface是由图形设计与交互设计构成的,这款App是基于“心能美育”的幼教理论研发的,主要载体是动漫。“蓝猫幼教”的设计充满了传统文化气息,美学设计、民族化特征、适龄幼儿特征、艺术传承等文化因素在App中得到充分体现。该App将中国传统文化通过讲故事、设情景、唱诗歌等教学形式表现出来,甚至还有礼仪教育、仪式感教育等品质养成教育。“蓝猫幼教”的教学内容并没有因文化性强的特点而变得枯燥,游戏道具的设计增加了趣味性。传统文化传承与幼儿教育并行,既弘扬了传统文化,又与图文时代的审美教育相符合,将美育与德育相结合。此外,“蓝猫幼教”还开发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中秋节做月饼”“一起过夏至”“新年好”等活动,内容民族化,风格中国风。这些优势与设计的理念正是我国幼教类App开发应遵循的原则,即以幼儿心理的特殊性与教育的公益性特征为切入点,坚持内容开发适用于新媒体、UI设计益智有趣、用户体验安全适度的开发原则,研发适用于幼儿教育市场的幼教类App。
二、基于新媒体的传统文化在幼教中的应用策略
1.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幼儿学习的原始动力与最大动力。只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幼儿心智还不成熟,好奇心和贪玩心较强。游戏教学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方式,具有先天优势,对于幼儿兴趣的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必须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有效的幼儿教学资源。例如,在幼儿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与传统文化紧密联系的传统节日习俗加入到App的游戏环节中。如“中秋做月饼”,在设计App画面时可以添加一些符合幼儿个性发展的明亮的色彩与欢快的音乐。为了符合新媒体传播的要求,可以适当地增加印象主义的扁平风格。例如,中国传统美术文化符号中有云纹、回纹等;在道具设计中可以设计青花瓷、香炉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器物;在创设游戏情境时,可以添加灯笼、桂花树、月亮、四合院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特点。通过游戏细节的设计,让幼儿了解我国中秋节的传统习惯,一方面使幼儿能够接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又能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挖掘幼儿的学习潜能,最终提升幼儿教育的质量。
2.重视教学活动,营造和谐氛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营造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幼儿的学习由幼儿教师被动催促学习变成主动探索学习。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视频,并结合日历来设置二十四节气,创设晴天与雨天切换的情景模式,让幼儿分别扮演不同的节气,并说出自己所扮演节气的最大特点,让幼儿认识到每个节气的不同特点,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活跃课堂氛围。
3.渗透传统文化,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
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最常见的教学方式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或者课余生活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教师必须从傳统文化、幼儿教育及新媒体三者之间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以幼儿为本,创设具有文化特色的以新媒体为教学手段的教学方式。例如,App“宝宝好习惯”,包含有五章的《三字经》,软件中设置相应的游戏关卡,开展益智教育,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这样的App能让幼儿学到关于《三字经》的知识,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使幼儿体会到传统文化的丰厚意蕴,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传统文化情怀。
(责任编辑:闵 婕 周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