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文章上了《江西日报》头版头条

2018-08-13陈前金

老友 2018年6期
关键词:乡党委全乡供销社

陈前金

20世纪80年代,我在江西省永修县白槎乡政府任办公室主任。白槎乡地处丘陵山区,全乡辖10个行政村,1.2万多人,1.8万多亩耕地,人均耕地1.5亩左右,90%为水田,农民主要以种植水稻为收入来源。人民公社时期,大部分生产队的日工分值只有四五毛钱,最低的仅几分钱,农民生产生活十分困难。

1982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白槎乡的农民收入明显增加,但由于人均耕地少,水稻产量低、价格不高,人均年纯收入只有100多元,绝大多数农户生产投资要靠贷款解决。由于当时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实行计划供应,每年春耕备耕期间,乡信用社、供销社营业窗口前每天挤满了排队申请贷款和购买化肥农膜的农民。农民要贷款,先要写报告找信用管片员和社主任审批,经批准交业务人员填表、记账后,才能拿到钱;買化肥时,还要到供销社生资门市部交款开提货单,然后到生资仓库提货。这样跑来跑去,一上午不知不觉便过去了。再加上职工上下班有时间规定,农民来早了,工作人员没有上班;来晚了,工作人员又下了班。农民为办一笔贷款、买几袋化肥,不知要跑多少趟。

1986年3月上旬的一天,乡党委书记淦家龙和我一道去信用社、供销社了解农民贷款和生资供应情况,发现这一现象,淦书记问我:“老陈,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我说:“能不能让信用社、供销社的同志下到村组为农民办理贷款、购肥手续,然后让农民拿着提货单直接到供销社仓库提货?”淦书记思考了一下,说:“这个办法好,就这么办!”在征求信用社、供销社领导意见后,乡党委当天晚上就召开了党委会。会议决定,将全乡10个村划分为3个片,每个片派出1个工作组,由1名乡党委委员任组长,所在村村支书或村主任任副组长,信用社、供销社各派出1名工作人员任组员,带上贷款申请书和化肥提货单下到村民小组,逐户为农民办理贷款、购买化肥手续。不到一个星期,工作组就为全乡1500多户农民贷款80多万元,销售各种化肥220多吨。随后,我将这件事写成一篇题目为《白槎乡信用社、供销社送款送肥到农家》的稿件寄给了《江西日报》。

3月28日,《江西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出了这篇文章。编辑不但为稿件加上了副标题“往年农民‘进庙烧香,今春‘菩萨上门服务”,而且加了短评《把方便让给农民》,称赞白槎乡信用社、供销社把方便让给农民的做法“难能可贵,值得提倡”。

这件事虽然过去了30多年,但至今仍深深镌刻在我的脑海中。我国是个农业人口大国,全国13亿多人口中,有70%居住在县以下农村,农村形势决定全国形势。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稳住了农村这个大头,就有了把握全局的主动权。满腔热情为农民做好服务工作,不仅是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促进全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猜你喜欢

乡党委全乡供销社
小镇供销社
下河乡:视察调研全乡重点项目
一个乡镇供销社的兴衰
搭建微信平台助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中国乡村之声
浅谈财务管理在黄骅市供销社资产管理中的作用
用汗水浇灌脚下的土地
面面俱到
破格提拔
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