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潜艇诞生记
2018-08-12
常规潜艇在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给敌人水面舰艇以沉重的打击。但由于常规潜艇水下续航力很小,因而,它在水下的战斗力就被削弱很多。军事家们认为:作为一种作战兵器,常规潜艇如果能在动力装置方面作全面的改进,使其能在水下长期潜伏,则其仍不失为一种具有相当前途的海上中坚力量。
铀裂变被发现后,德国杰出科学家普·哈塔克教授向陆军工兵署写信,第一次提出了将铀应用于军事的可能。专家们认为,铀既可以用来做成爆炸物,也可以作为一种能源。
那么,能否利用核能作为潜艇的推动力呢?
1945年12月4日,美国《纽约时报》首次引用了海军研究室机电处主任加恩的一段话:“……原子能首先要带动机械,以便推进船舶。”与此同时,《时代周刊》也出现了“用原子能推进水下运输船舶”的可能性的述评。
1946年春,美国海军部终于开始认真地考虑核动力推进应用可行性的探讨。
基于海军总体委员会的决定,海军决定成立一个原子能研究机构,计划挑选4名青年军官作为研究员,并决定挑选一位适合做研究工作的上校军官主持工作。这时,里科弗主动向上级申请,要求组织研制核潜艇。
里科弗的申请很快便获得批准。1946年,他被派往田纳西州橡树岭学习核动力应用专业,并担任了“曼哈顿”工程区计划副主任。
然而,美国政府不久就决定,将原子能发展的重点从军事转移到和平建设中,并专门成立了一个原子能管理委员会。
面对越来越多的困境,里科弗决定带领他的橡树岭小组的4名军官做一次全国旅行,企望在旅行中结识到全国研究原子能的权威人士,把他的雄才大略倾诉给同行的知音。他相信,与同行知音的大结合,将可以有效地推动他梦想中的核动力革命潮流的到来。
于是,里科弗结识了他的顶头上司——船舶局局长米尔士将军,结识了“原子弹之父”泰勒博士。尽管两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均向上司写了说明信,可一切依然石沉大海。
里科弗决定破釜沉舟,再一次从海军、国防部、原子能委员会一步步申请,直到他们同意核潜艇研制工作为止。
要将意见反映到海军部长那里,最为关键的一关是必须通过海军作战司令。当时的海军作战司令是太平洋战争中的名将尼米兹将军,他接到里科弗的意见书后,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很快便签呈海军部长,希望海军部长能同意这个计划。
终于,部长办公室的门打开了,一份签有“同意”字样的意见书被送到了里科弗的手中。1948年5月1日,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和海军联合对内宣布了建造第一艘核潜艇的决定。
里科弗给部属定了这样一个设计方向,那就是:核反应堆生产出核能,然后用普通装置去推进潜艇。这是一个最简捷的方向,实践证明是一种最佳的方向。具体地说就是:把用天然铀作燃料的核反应堆开动,进行核裂变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能,然后把热能传给不带放射性的、流动的水,使水蒸发成蒸汽,进而推动汽轮机组发电。在电的作用下,潜艇便可以在水下进退自如了。
理论是简单的,一进入实际就处处有困难。里科弗和他的同事经过全力奋斗,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在1952年6月14日开始了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铺设龙骨的工作,美国总统杜鲁门亲自参加了这一仪式,并致贺词。
在“鹦鹉螺号”核潜艇完工之前,A反应堆已经建造成功,复制的B反应堆工程已经开始,而且已将使用B反应堆的第二艘核潜艇正式命名为“海狼号”。1953年9月,“海狼号”举行了龙骨安放典礼。
1954年1月24日,“鹦鹉螺号”这人类建造的第一艘核潜艇,经过研究人员大胆的设想和艰难的研制工作后,终于在上万名群众的面前下水了。艾森豪威尔总统的夫人和她母亲杜德夫人手捧粉紅色的玫瑰花参加了下水典礼。此时,里科弗已荣升为海军少将,他和海军部长安德森夫妇及原子能委员会的负责人一同参加了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