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巷口的红灯笼

2018-08-11李忠元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8年7期
关键词:平房红灯笼竹竿

李忠元

漆黑的巷口突然多了一盏大红灯笼,高高地挂在树上,虽然并不怎么明亮,可有了灯笼照亮,经过巷口的夜归人,步履变得轻松了许多,他们能够看清脚下,轻而易举地找到家门。

搞此善举的是谁呢?挂灯笼的树下,只坐着个表情漠然、抱着竹竿的盲人。难道灯笼的主人真的是这个看不见路的老人吗?

总是夜归的心理医生李闯心里感受到了一丝温暖,他开始留心起这件事,终于找到了答案。

挂灯笼的人果然是那个盲人!每天天一擦黑,盲人就有些急切地一只手执竹竿探路,另一只手提着那盏红灯笼从那间低矮的平房里步履蹒跚地走出来,来到那个巷口,费力地将大红灯笼高高地举起,挂在树上旁逸斜出的一个丫杈上,就慢慢坐下来,面向前方,把自己定格成一个翘首期盼的雕像。

李闯很好奇,慢步走过去,轻轻地开口问:“老伯,您每天在这里坐着,是在等什么人吗?”

老人听有人说话,先是一愣,下意识地耸耸肩膀,抱紧了那支竹竿,答道:“是啊,我是在等孙子啊!他放了学就会回来了……”老人说话时,并没有回头,依旧表情漠然地“望”着远方,好像怕因自己一时疏忽,丢了什么东西一样。

老人还说他的孙子是个乖巧的孩子,很听话,在附近的盲人学校念书,成绩好得不得了,将来一定是个高材生!说这话时,老人的脸上没了冷漠,换而代之的是一脸骄傲。

李闯以为自己找到答案了,没了疑问,就撇下了老人,去忙自己的事儿去了。

有一天,李闯回来得更晚,却看到了让他费解的一幕: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晚归,抽出手里早已预备好的小竹竿,交到老人手里,而后被牵引着,有意深一脚浅一脚地拐进小巷,进了那间低矮的平房。

这个就是老人的孙子吗?怎么看怎么也不像啊!李闯停下来,想一探究竟。

不一会儿,那个青年却再次钻出平房。李闯很生气地质问道:“你这人怎么这样,每天晚上折腾一个双目失明的老瞎子,还有没有一点人道了?”

那人被李闯这么一问,竟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起先是抽抽搭搭,继而掩饰不住地大声哭起来。

李闯不知所措,刚要说什么,那人却转身要给李闯跪下,他一边抽搭,还一边乞求李闯,说:“大哥,您千万保守秘密啊!那个老人不是别人,他就是我的父亲,他的精神暂时出现了一点问题……”

李闯耐心地倾听,真的听到了故事里去了。

原来,一个月前,巷子口修路,本来还很宽的路面,却不知为何今年突然瘦身了。老人的孙子在离巷子口不远的盲人学校念书,孩子虽然看不见路,可自己却非常自立、自强,上下学都不用人接送,一连上了五年都没什么差错,可这次修路,却不知为何把路修窄了,青年贪黑起早忙着在外面打工养家糊口,忘了交代孩子,没想到儿子放学了,从学校到巷口40米的距离,他还是照旧走了90步就拐弯了,拐弯撞树上也好,可偏偏市政在那里又新修了一个马葫芦,当天马葫芦盖偏偏让人偷走了,孩子冲上马路牙子,就掉了下去,当时天黑还下着雨,马葫芦里积满了水,刚一入水孩子还将那支小竹竿举过头顶晃动,企图引起路人的注意,可巷口太黑了,没人发现晃动的竹竿,孩子挣扎了半天,终于溺水身亡……

青年说到这里,已是泣不成声。

此时,李闯的眼里也涌出了泪水,但他还是强忍着,继续听着这个让人无比痛心,又异常令人感动的故事──

孩子的爷爷接到邻居报信,当即就昏了过去,等老人醒来后,他就像变了一个人,魔怔了一样,每天天一擦黑,他就点上灯笼,吃力地摸到巷子口,把灯笼挂在树上,坐下来,慢慢等孙子放学,直到青年下班回来,悄无声息地扮演孙子角色,让他牵着回到家里,他老人家才能安心地上床睡觉!……

青年最后哭着说:“大哥,老人都这把年纪了,我能裝装孙子,也算是尽孝了吧!”

李闯很受感动,在李闯的劝说下,青年把老人搀到了他的心理工作室,经过李闯一段时间认真细致的心理疏导,老人的病终于痊愈了。

老人再也不去那个巷口守夜了,可那个没有路灯的巷口,还是每晚都挂着一盏大红灯笼,风雨不误。那是盲人老伯坚持要挂的。他说:“有了这盏大红灯笼,那些走夜路的人才不会像孙子一样迷失方向!”

选自《广西文学》

猜你喜欢

平房红灯笼竹竿
平房
我感到安慰
关东军细菌部队背荫河及平房基地择址原因刍议
红灯笼
取旗
长竹竿的帽子
大红灯笼高高挂
选竹竿
用废长统袜做竹竿套
“平方不算”